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1 改进目的 1.1 中学化学教材中苯的溴代反应的装置、试剂和操作存在下列不足: 1.1.1 液溴与苯的体积比(1∶2)过高:表面积极大的还原铁粉作催化剂,反应一旦发生将异常剧烈.若铁粉的用量过多、加入顺序不当,有时会使反应液喷出,造成事故. 1.1.2 实验设计不严密:剧烈放热挥发出大量溴蒸气,长直管冷凝难以充分除去,将会对溴化氢的检验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2.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性质之一,做好苯的溴代反应实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掌握合适的苯、溴配比。多次实验证明,苯、溴的体积为8:1较合适,用铁粉作催化剂,混合后约1min反应液进入微沸状态,反应剧烈程度适中,减少了反应中溴的挥发,并有合适的反应时间,有利于实验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 (人教版 )第二册中苯的溴代实验 ,药品用量大 ,造成的污染严重 ,反应不易控制 ,操作不便 ,为此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吸有溴的胶头滴管 ②迁移管 ③苯④还原铁粉 ⑤石棉丝 ⑥吸有NaOH脱脂棉⑦U型管 ⑧AgNO3 溶液 ⑨装NaOH的烧杯试剂 :苯、液溴、还原铁粉、10 %NaOH、AgNO3溶液(1)向迁移管中垫入少许石棉丝 ,后加入 0 .1g还原铁粉 ,再加入 2mL苯。(2 )向U型管中加入AgNO3溶液至弯管处刚好留一小缝隙 ,在右边导管…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苯的溴化实验的改进 仪器安装如图所示。将10毫升干燥的苯和1克铁粉加入干燥的试管1中,在试管2中加入约40毫升四氯化碳,在滴液漏斗中加入大约6毫升溴。将溴缓慢滴入反应试管中。反应通常不立即开始,当加入1—2毫升溴后,仔细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二册 1 0 5面[实验 4-1 4 ]安排了苯跟溴反应的演示实验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问题 :①实验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由于溴易挥发 ,且有剧毒 ,本身又是放热反应 ,所以挥发出溴蒸气较多。②反应不易控制。由于反应物和催化剂一次加入 ,反应过于剧烈 ,不易控制反应速率。③产品检验。生成的HBr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的溴蒸气 ,造成对HBr中溴检验的干扰。我们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 ,对本实验做了多次探索和改进 ,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用品及作用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  相似文献   

6.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溴苯制取的改进实验有很多 ,但总是达不到污染小、实验现象明显的最佳效果。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能很好地达到上述要求。①蘸有CCl4 的棉团②溴、苯 (1∶2 )混和液 2ml③还原铁粉 (小磁铁石 )④蘸有CCl4 的棉团⑤蘸有氨水的棉团⑥实验NaOH溶液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 实验操作2 1 用橡皮筋将磁铁石固定在干燥管Ⅰ的球形部位 ,送入一小匙还原铁粉 ,让其吸在上部。2 2 用小注射器取约 2ml溴、苯混和液送入球形下部。2 3 用蘸有CCl4的棉花团在 1、 4处塞住 ,按图示连接装置。2 4 松开橡皮筋 ,用手轻…  相似文献   

8.
1 改进的目的 一次装入溴和苯,多次重复实验,避免溴蒸气污染教室空气;易于控制反应,操作方便,现象鲜明. 2 实验装置 3 操作与现象 3.1 在实验准备室里根据实验次数,按每次实验约1ml苯0.5ml液溴,向a中先加苯再加溴,然后盖上瓶塞.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第一册 1.硫跟金属的反应 (1)硫跟铜的反应,将硫加热到沸腾,直到硫蒸气的回流升到试管的1/3处。然后将一束细铜丝灼热后迅速伸入。烧铜丝的灯焰不要离试管口太远。 (2)硫跟铁的反应,如果缺少很细的还原铁粉,而用机械加工的废铁粉,实验可按下法进行:试管(用20毫升的废安瓿代替)中放硫2-3克,加热到硫沸腾,加入铁粉并继续加热(集中火力于试管底部),到混和物开始放出红光时,离开火焰,观察反应的进行。铁跟硫的用量比:7∶4.5,硫比理论用量7∶4稍多。废铁粉的来源及处理:a.从砂轮上打下的新鲜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若按高级中学化学课本第二册(必修)104-105页所述的操作步骤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苯跟溴反应的实验,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向烧瓶中倒取液溴时,就有大量的溴挥发。其次是该反应放热,未反应的溴呈气体充满烧瓶,此时将反应液倒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又会有大量的溴蒸气逸散(若等待溴蒸气冷凝,需要较长时间,影响教学的进程),剧毒的溴蒸气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1.
1 溴苯制备实验的改进我们的做法是 :将原装置 (如教材所示 )中的单孔塞改为双孔塞 ,在此塞子上装配一个自制的弯口长滴管 ,用来吸取和滴加液溴。此滴管的弯口能在取用药品时防止液溴因密度大而自然滴落。将吸取了适量液溴的长滴管弯口插入烧瓶底部事先加入了少量铁屑和苯的液体中 ,塞紧双孔塞 ,实验时轻轻挤压滴管胶头缓缓加入液溴 ,既能较好地防止溴蒸气挥发 ,又能灵活地控制反应速度及药品的用量 ,避免了开放式加入液溴的种种弊端。另外 ,为使学生更直观、准确地观察和认识溴苯的颜色 ,待反应完毕后 ,向烧瓶里的液体中加入 1 0ml左右…  相似文献   

12.
1 改进的目的一次装入溴和苯 ,多次重复实验 ,避免溴蒸气污染教室空气 ;易于控制反应 ,操作方便 ,现象鲜明。2 实验装置3 操作与现象3 1 在实验准备室里根据实验次数 ,按每次实验约 1ml苯 0 5ml液溴 ,向a中先加苯再加溴 ,然后盖上瓶塞。3 2 课堂演示前 ,在烧杯c中加入 2 0 %的NaOH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少量从机床下捡来的螺旋状的铁屑 ,塞上带分液漏斗a和导管的双孔胶塞。在d中加入四氯化碳 ,e中加入水 ,在f中放入浸有浓氨水的棉团 ,然后将A、B、C连结起来。3 3 关闭b的活塞 ,慢慢打开a的活塞让少量的溴与苯…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课本苯与澳的取代反应,若按课本及《教学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因澳剧毒,如果苯与溴的用量过大,且反应在加入铁粉的条件下立刻反应,由于反应放热,使易挥发的液溴挥发外逸,不仅影响HBr的检验,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笔者进行了全封闭微型实验,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不足,具体做法如下.一.装置(1)具支试管(2)苯与溴的混合液(3)带胶塞的铁丝,其下端经磁化后吸有铁屑(4)干燥管内吸足四氯化碳的绵球(5)盛有水的具支试管(6)气球二.操作按图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大约2.ZmL和lmL的苯和…  相似文献   

14.
高中有机化学中常使用溴水、溴的 CCl4溶液和液溴等试剂。溴蒸气可与烷烃发生取代反应,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制取溴苯,溴水用于检验、吸收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苯酚与溴(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等,溴的 CCl4溶液用于检验、吸收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15.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硫粉与铁粉反应,这个实验简单,现象也很明显.但是,若将盛有硫粉和铁粉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置于空气中加热,产生的硫蒸气有刺激性,会污染空气.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本实验不适宜于室内进行.故此,笔者作了如下设计: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SO2由导管导入碱液中.  相似文献   

16.
苯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而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溴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放出溴化氢气体。人教版高级中学化学第二册中介绍此反应时,采取如图1装置。 图1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 a.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溴容易逸出,污染环境; b.铁屑或铁粉混杂于产物中,造成实验现象不易观察; c.溴化铁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不突出。 针对以上三点,本人对该实验做如下改进(如图2),供各位参考。 操作过程如下: a.气密性检查。 b.先向分液漏斗中注人6mL苯,然后用长滴管取3mL的澳,注人苯液下面。…  相似文献   

17.
1 改进目的  高中化学实验中溴苯的制备在有机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讨论苯的取代反应的重要依据 ,而按教材中该实验方案演示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 1 表面积较大的粉状催化剂加入后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反应进程。1 2 产生白雾现象不明显。1 3 由于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易与溴化氢气体一起进入锥形瓶 ,从而降低了溴化氢检验的可信度。1 4 尾气吸收装置不密闭 ,不能避免苯、溴和溴化氢蒸汽对空气的污染。1 5 反应结束后 ,倾到反应混和物到水中时 ,不能避免溴、苯、氯化氢的大量逸出 ,污染极大。2 改进后的效果2 1 使用铁丝…  相似文献   

18.
对高中教材中有关苯的溴代反应实验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1 实验用品 1:2(体积比)溴—苯溶液20滴,10%氢氧化钠溶液20滴,铁粉0.1g,浓氨水,棉花,蓝色石蕊试纸,方形磁铁(2cm×1cm×O.5cm),球形玻璃管,胶带等。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教材制溴苯装置的缺点:①药品用量多;②长导管对溴蒸气冷凝效果差,实验时导管口能看到红棕色雾,所以AgBr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取代反应;③反应后分离出无色溴苯时,有溴蒸气、苯的挥发,污染了教室环境;④红褐色的Fe(OH)3沉淀影响溴苯颜色的观察,所以不适合课堂演示。苏教版教材的装置也有上述①③④缺点,且冷凝管也没法完全阻止Br2的逸出,不能证明一定有HBr生成。药品用量大,要分离出无色溴苯,需反复萃取,污染教室环境。  相似文献   

20.
2-氟-5-硝基苯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粉 +醋酸选择性还原 2 ,4一二硝基氟苯为 2 -氟 - 5 -硝基苯胺 ,铁粉与被还原物摩尔比为 3 4:1,反应温度 2 5~ 60℃ ,产品经重结晶 ,硅胶柱层析后含量达 99 0 % ,总收率为 61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