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在别处     
正"生活在别处"——如同许多人那样,我也是在昆德拉的小说之中读到这句话,并且知道这是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不幸的是,我在一个毫无意趣的场合突然想到这句诗:一个穿大衣的妇人慢悠悠地走过马路的斑马线,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何处     
范秋明 《湖南教育》2014,(10):57-57
很多人都对当下的生活很不满,身在生活之中,心在生活之外,心与生活相脱离。这非昆德拉笔下超越平庸的"生活在别处",而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生活在别处"。  相似文献   

3.
这是秦穆公骂蹇叔的一句话,课本注为:“如果你活到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很大了。意思是说他早就该死了。中寿,七十;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也还有别的解释……”把这句话理解为骂蹇叔早就该死,似与语言环境不合。还有哪些别的解释呢?这里节录洪诚先生在《训诂学》一书中对这句话的分析如下: 《左传》句法实际是“尔墓之木拱矣”句上面,承前文省略了“及师之入”一句。蹇叔说:“我们看见军队开出去,不能看见军队开回来了。”秦伯听了发怒,叫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的  相似文献   

4.
《将相和》的开篇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一句与全文内容有着内在联系。我在教学中抓住此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收到较好效果。 在学生学完了“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部分内容后,我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句并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  相似文献   

5.
1.take,bring,get,carry take和bring可以看作反义词。take指把人或物从说话人的地方带到别的地方去。意为“从这里带去、带走”。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意为“从别处拿来、带来”。例如: Please take this book to the library.请把这  相似文献   

6.
take和bring可以看作反义词。take指把人或物从说话人的地方带到别的地方去。意为“从这里带去、带走”。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意为“从别处拿来、带来”。例如:  相似文献   

7.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此语道出了他与现实生活疏离的态度。昆德拉讨厌熟悉,热爱陌生,为什么他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大概他认为熟悉之处即是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令人不快、甚至烦恼之处。这似乎有些"另类",然而从古至今,此等人多矣。  相似文献   

8.
关于向往生活在别处。1968年巴黎大学将这句话刷在学校的围墙上。我一直很向往。我向往太多地方。比如毛利求斯。就因马克·吐温说当你看到那里的日落时,你才明白什么是天堂。比如托斯卡纳。记得那本名叫《托斯卡纳的蓝》封面上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地方,在早晨可以如此优美地醒来。我惊叹于那里教堂的绝美华丽,迷恋高坡上方湛蓝湛蓝的天空,那一片连着天堂的大多云团。我凝视着这些图片,开始陷入无止境的遐想,无法自拔。我真的渴望,有一天可以完全放下心去旅行。安详地端视着纯粹的海水,抑或无比明媚的向日葵。我知道,我在空想。但我笃…  相似文献   

9.
米兰·昆德拉一向坚持自己的小说不涉及政治批判,只关注人的存在.他的作品<生活在别处>是一幅"存在的图",展示了一位年轻诗人短暂的人生轨迹.但是这幅诗人的人生画卷却明显地呈现出灰暗的政治历史批判底色,流露出昆德拉对人性的关怀与宽容以及对历史政治压制人性的无奈与控诉.  相似文献   

10.
因为自己带教的学生明年也要参加高考,所以对2006年的本省语文高考卷“读”得格外上心。里面有三处地方,我觉得存在着“硬伤”。第一处在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试卷确定的“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B项,这句话是这样的:“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当米兰&;#183;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偶然映入瞳孔,我已经33岁。在中国人的哲学里,33岁应该是一个让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的年龄。往前算,“三十而立”的命题已经拖过了三年的缓冲期;向后看,招聘启事中“35岁”的年龄底线已揪住了开始湔顶的脑袋。处在这样的风尖浪口,读着这样想像瑰丽的文字,又如何不让人心悸而汗颜,又如何不让人扪心而追问——我的生活之树可曾长出了些许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里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是在教育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对于我这样一个早已把学生生活装在记忆中的人来说,见到这句话更是倍感亲切,它使我想起了12年学生生涯中震撼心灵的三句话。  相似文献   

13.
一、这篇课文一共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第一句讲“我们”是怎样的人;第二句讲小学生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第三句讲小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三句话连起来的意  相似文献   

14.
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可怕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的青春,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他们把青春的可怕发挥得淋漓尽致,青春在狂热的理想和残酷的虐杀中完成,历史使红卫兵过早地成熟。翻读父辈们的青春,我曾经为自己晚生了几十年而感到庆幸。然而进入大学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开始笼罩着我的生活。为昆德拉的另一句话——青春的罪恶感归结为期待着长大的烦躁不安做注解的,正是《麦田里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八五年五月二日第二版介绍“徐桂生”一文中有一句是:“他多次被评为劳模、特级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这句话是有毛病的。“劳模”、“优秀班主任”两种光荣称号是有时间性的,今年评上了,明年不一定评得上。但是“特级教师”却是一种“终生的荣誉称号的。这句话将“特级教师”与“劳  相似文献   

16.
小编的话     
不久前刚刚成为“中国首富”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对于“抱怨”曾经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我后来变成我,是因为我是那个时代不抱怨的人”;第二句是“机会就在有人抱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  相似文献   

18.
电气工程是一个古老的专业,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有一句名言:“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这句话曾在我国广泛流传,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很大的影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电气工程的重要性。电气工程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电气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有电的地方就有电气人。  相似文献   

19.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的一句话。由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马克思和列宁在其著作中曾多次援引,在我国1978年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来,一些文章和讲话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可是有的同志并不真正了解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有的甚至把这句名言作为轻视革命理论学习的“理论依据”,说什么“理论是灰色的,学它还有啥用?”这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是法国诗人兰波在一百多年前说的,后来被波兰作家昆德拉拿来作书名,并因此在中国也流行甚广。诗人通常是些感性的人,而感性的生活总在此时此地,因为它需要每一个器官来体会与享用。而兰波祟尚象征主义,着力追寻具体意象背后的旨意,这与浪漫主义未免大相径庭。严格说起来,我以为,诗人本质上应当属于浪漫主义,至于后浪漫主义诗人,多是客串的哲学家或走错了门的他者。最好的生活是此时此地的生活,对古人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大家都活在当下。只有当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以后,才变得心猿意马,永不满足于眼前的一切,而总是憧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