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一、力学综合题例 1 如图 1所示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 0 0cm2 ,其中盛有水 ,水的深度为 8cm .现将一质量为 1 8kg ,底面积为 10 0cm2 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 ,液面上升了 2cm .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缓慢向容器中注水 ,至少再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取g =10N/kg)解析 :(1)本题是应用公式p =ρgh进行计算的题目 .容器中水深 10cm时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ρ水 gh =10 3 × 10× 10× 10 -2 =10 3 (Pa) .根据同一液体内部某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可知 ,水对木块底…  相似文献   

2.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这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例1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试比较:图1(1)各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3)如果各容器的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分析:(1)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A=pB=pC=ρgh;(2)根据压强公式p…  相似文献   

3.
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例1 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 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 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  相似文献   

4.
浮力综合问题的研究对象一般不止一个,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整体法分析往往能独辟蹊径。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图1例1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G金属 G木 G水把金属块拿下后,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G木 G水,显然,容器底所受压力的改变量为:△F=F1-F2=G金属,故压强的改变量为:△p…  相似文献   

5.
例1一个容器里盛有12cm深的水,水中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5cm,则A点处的压强是。错解p=ρgh=1×103kg/m3×10N/kg×(0.12m-0.05m)=7×102Pa。分析公式中的h不是高度,而是深度,所谓深度指的是此处到水面的竖直高度,所以此题h=5cm。例2如图1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放两个相同的物体,则窗口中液面刚好相平,则A液.p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pB。B.pA相似文献   

6.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7.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例1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试比较: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练习》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在水平面上,放着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酒精和硫酸,则三个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A)压力和压强都不同;(B)压力和压强都相同;(C)压力相同,压强不同;(D)压力不同,压强相同。该书给出的标准答案是(B),我们认为这个答案是值得商讨的。原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压强公式p=ρgh和压力公式F=pS的理解,以及解决有关液体产生压力和压强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本题中的ρ和h都是变量,在没有结出容器的具体形状时,是无法直接判断压力或压强的大小,下面对此作一些讨论。没有图1或图2所示的容器,底面积为S_0,装有质  相似文献   

9.
题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1800Pa,今将12N的均匀木块放入其中,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1980Pa.容器内始终无液体溢出.如果将木块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再将它放入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  相似文献   

10.
1.利用公式求h,判断液面升降如图1所示.有一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的位置如何变化?设原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1,冰块的质量为M2.容器的底面积为S.则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冰块完全熔化后,水的质量是M1+M2,这时的压强p2=(?),得p1=p2.再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可知  相似文献   

11.
题如图1,一个柱形薄容器的底面积S1=200cm2,高H=10cm,内盛有m水=0.9kg的水.现将一个长l=15cm,横截面积S2=100cm2,密度为p=0.8 ×103kg/m3的柱形木块,慢慢地竖直放入容器中(木块不会图1  相似文献   

12.
题目如图1,一薄壁轻质柱形容器B,其内放一正方体木块A(与容器底并不密合),木块的边长为L,重为G,向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为零,则容器内水的深度为,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为。解析(1)当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零,说明水对木块向上的压力等于木块重,设此时水深为h,则F水=G,而F水=P水S木=ρ水ghL2,故h=G/(ρ水gL2)。(2)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F'=G水+G=ρ水gV水+G=ρ水g(S-L2)h+G=ρ水g(S-L2)G/(ρ水gL2)+G=GS/L2。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P'=F'/S=GS/L2/S=G/L2。此题的第…  相似文献   

13.
例 1 在水平地面上有 3块边长为 2 0cm、密度均匀且为0 75× 1 0 3kg/m3的正方体木块 ,如图 1 (甲 ) .某小孩把这 3块木块逐一竖直堆叠起来 ,如图 1 (乙 )所示 .求 :( 1 ) 1块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 2 ) 3块木块堆叠起来后 ,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 3)小孩堆叠这些木块至少做了多少功 ?( 2 0 0 2 ,广东省中考题 )解析 :( 1 )m =ρ木 V木 =ρ木 a3=6 (kg) .( 2 )p =FS=3mga2 =4 41 0 (Pa) .( 3)小孩堆叠这堆木块 ,其实只须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做功 ,因此 ,可分别求出小孩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所做的功 .从图 1中不难看出 ,此时第 2块和第 3块木块…  相似文献   

14.
“割补”法的理论依据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是分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ρ、h相等,p就相等·变形若分别将甲、丙两容器按所画虚线割掉、补上(增加的空间充满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发生变化吗?分析:经过这样割补后ρ、h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也不变·另外,我们注意到由于三容器中的液体都变成了柱形,这时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可用公式p=FS=GS液·一例、1割一如割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底烧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其…  相似文献   

15.
题1(2012年天津)如图1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液体压强的习题中 ,常见到两个容器装入液体后 ,压力大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 .如下面的问题 .题目 如图 1所示 ,底面积分别为 S甲 、S乙( S甲 h乙 ,S甲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类难题 :盛有水 ,放有木块的柱形容器 ,当再向容器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后 ,求解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增量Δp .这类题学生求解思路难确定 ,失误频频 .究其原因 ,液面改变深度因素颇多 ,题中隐含物体浮沉 ,讨论尺度心中没底 .如何把握好这类题目的求解思路呢 ?笔者以两道具体的习题加以剖析 ,以求理顺图 1思路 ,把准尺度 ,正确求解 .例 1 .如图 1所示的薄壁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1 5 0cm2 ,沉底的柱形木块密度ρ木 =0 .6× 1 0 3kg/m3,长l =2 0cm、横截面S′ =5 0cm2 (木块与容器底没有密合 ) ,水深h0 =1 0cm .若再向容器内…  相似文献   

18.
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现归纳一下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参考. 一、运用图像比较例1 将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分别倒入如图1所示的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比较P1、P2的大小是( ) (A)P1>P2 (B)P1=p2 (C)P1相似文献   

19.
公式p=ρgh对于计算液体压强是普遍用的,它表明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和液体的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重和容器形状等均无关.例1求图1中A处煤油的压强.分析:公式p=ρgh中的h是深度,即液体内部计算压强的那一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那一点到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此距离为高度),也不是倾斜的容器的长  相似文献   

20.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比较液体的深度;或在深度相同时比较密度,从而判断出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但有时会遇到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入容器后,液面的高度也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密度大深度小或密度小深度大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应用公式p=ρgh判断,这时可采用下面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