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珍珠”体能优势之谜河南大学体育系屈东华,侯卫红在世界排坛这个多肤色的“大家庭”里,一谈到黑人女排运动员,我们就不难想起美国前队员海曼、克罗克特和全队清一色黑人的古巴队(如路易斯、马加利斯、贝尔等世界优秀的运动员)。多年来她们以得天独厚的体能优势屡...  相似文献   

2.
新体育:徐指导,您好。很多喜欢跳水的朋友曾通过我们询问您的近况,能说说这些年您都在忙什么吗?徐益明:1997年离开国家队后,我在广东办了一个国际跳水培训中心,主要致力于少年选材和培训,队员有三十到四十人左右,以十二三岁的孩子为主。新体育:为什么要建这样一所学校呢?徐益明:在国家队时,接手的都是一些基础不错、有一定水平的跳水运动员,很少指导过那些底子很差甚至没怎么练过的孩子。办学校,就是想从基础开始重新研究中国跳水。2003年,我被选入世界跳水名人堂,并被邀请到美国,开始研究业余跳水训练,这期间发现了很多不足,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7,(10):26-26
在2007年度乒超联赛中,我们的几个重点队员总体表现还不错,成绩相对好一些。但是和她们在最高水平比赛时的发挥还是有一定差距。当然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世界比赛回来之后,马上投入联赛之中,奔波又比较多,运动员的身体会比较疲劳。另外她们在联赛中没有系统训练的时间,这对她们的技术发挥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国运动员在没有系统训练或者准备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整体水平的发挥就不会很理想。这是对我们备战2008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个提醒,也是我们在联赛中一个比较大的收获。但是队员还没认识得这么深,她们在联赛中的表现,包括联赛期间的一些公开赛,尤其是日本公开赛中的发挥和世界锦标赛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4.
李庆玉 《新体育》2005,(12):44-45
7月,中国竞技健美六人操在德国杜伊斯堡举办的世界运动会上首次获得金牌,引起轰动。就在6年前,这个项目曾经因为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像在打“太极拳”,险些被国家体育总局放弃。六名队员中,敖金平是惟一没有专业运动员背景的队员。  相似文献   

5.
当前 ,国内高等院校运动队和在校普通学生体育选修课日趋系统化、科学化 ,心理训练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忽视不得。本文着重在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球场意识”上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1 排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或专业运动员在非对抗性训练中技术动作还不错 ,但是打起比赛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已具备的条件。这些队员在场上的行动往往缺乏战术目的 ,常常做出无意识的举动 ,有的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 ,一个动作后下面该做什么就衔接不起来 ,有的队员球不在自己手里就站在场上观望 ,一旦来球就措手不及 ,我们常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晓欢 《游泳》2004,(6):17-18
体育项目中,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因素是很多的,首先要有教练的精心指导,运动员自身的努力,体育科学技术的支持等,还有一个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老运动员对年轻运动员的影响力。当我刚刚进队开始练花样游泳时,曾亲切的被大队员唤做‘欢豆芽儿’,瘦瘦小小的我带着些许羡慕和崇拜的眼光看着身周围的姐姐们;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达到一定运动水平后,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哪怕没有出现新的技术动作,也会开始从细小环节去进行改善。本文分析和比较澳大利亚墨尔本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蛙泳比赛前三名选手和在上海市沈坚强游泳俱乐部训练的上海市游泳代表队队员在蛙泳游进过程中动作变化对游泳速度的影响,抓住世界高水平蛙泳运动员合理的游泳技术共同特征,探寻他们共有的动作特征。世锦赛优秀运动员游进时动作方式对我们游泳运动员影响深远,明白动作原理将对我们提高运动成绩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8.
高兴  岳半 《新体育》2008,(3):29-29
根据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超过3人达到某一项目A标,则可选派其中最多3人参加奥运会。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位女子马拉松队员达到A标。而按照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此前颁布的《田径项目2008年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选拔办法》,参加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女子前6名的运动员将直接获得200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  相似文献   

9.
侯海波 《新体育》2006,(10):45-45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游泳世界纪录成了“易碎品”。在欧洲.美国和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上高潮迭起,世界纪录先后12次被改写,其中一些还是中国游泳的长项。外国选手的突破无疑使中国游泳2008年奥运会的夺金形势更加严峻。 2006年世界泳坛一日千里的发展态势让人感到吃惊,然而这一切的变化并非偶然,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天分与努力外,背后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9,(10):36-36
八一队跟省市队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八一队队员的身份首先是军人,代表部队,所以战斗力比一般球队要强。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更强一些,就像去年奥运会的时候,很多八一队的队员都会行军礼。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著名足球教练员朱广沪指出:“我们以往的青少年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倾向,即把思维和敢于创造地运用、发挥的队员的‘棱角’磨平了,培养出来的队员缺乏特点。”这种倾向实质上是在运动训练中忽视、排斥了运动员的主体性,限制了运动员品格和能力发展的结果。随着世界体育运动水平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少儿运动训练中存在的这种弊病所显示的反差越来越大,影响着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那么,在少儿体育运动训练中如  相似文献   

12.
篮球比赛中“非言辞沟通”,“传达”的特点与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与本队队员、对方队员、教练员、裁判员这间的“非言辞沟通”、“传达”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言辞沟通”及“传达”,有助于队员发押应有的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6年甲A足球联赛昆明赛区运动员体力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6年甲A足球联赛昆明赛区9场比赛中队员的活动距离及活动方式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运动员在体力上仍落后于世界水平;高原对运动员的活动距离影响不明显,但对运动员的活动方式有影响;主客队在高原的体力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南斯拉夫田径队一行8人(领队1人,教练1人,男运动员5人,女运动员1人)于1977年10月来中国访问,该队队员都是南斯拉夫一流水平选手,有的是世界著名运动员。南斯拉夫田径队与中国田径队、广东省田径队于10月31日下午在广州进行了访华的首场比赛。通过比赛交流了经验,为中、南两国人民与运动员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排球健儿国际赛事获奖录杨昭平1962年10月份在苏联举行的第五届男子排球锦标赛上,我国男排队员李宗镛获"优秀运动员奖"。1962年10月份在苏联举行的第四届女于世界排球锦标赛上,我国女排队员曹其纬获"优秀运动员奖"。1977年11月份在日本举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去年,我们对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进行了改革,举行了首届“一带四”田径运动会。具体做法是: 1.由各班的语文、算术老师各带四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男女不限。每个教师所带的四名队员的比赛总分为该教师的成绩。各班两位教师所带的八名队员的比赛总分为该班的团体成绩。 2.每个运动员限报两个运动项目和三个素质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应激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应激水平不高;家人支持与家人不支持的运动员和主力队员与非主力队员在应激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日常生活维度上,不同训练年限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运动员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一直认为足球中的服用违禁药问题是一个新现象,实际上由来已久,只不过未被披露罢了。世界上记录在案的第一起兴奋剂问题出现在1920年。赖斯利·卡耐顿在自传中回忆道:在担任阿森纳俱乐部的总经理时,他遇到了一个碰巧是医生的球迷。这个球迷劝说卡耐顿给队员服用一些药丸。在优胜者杯半决赛前,队员们服用了这些药丸,没想到比赛延期了。半决赛重新打响前,卡耐顿努力说服队员们多服用一些药丸,但是,队员们拒绝了。他们说服用了这些药丸后,嗓子特别渴,而且半决赛延期后,他们非常亢奋,觉得体内有很多能量不能释放。 1939年,沃尔夫汉姆顿队的球员们为一种叫“猴腺”的药丸争论不休。当时,沃队的著名人物弗兰克·布克利毫不犹豫地给了队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退役的和现役的乒乓球运动员陆续到国外去打球。经过个人努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有的已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并代表该国与自已的同胞同场竞技,这些人均被称作“海外兵团”。“海外兵团”的形成,在客观上促进了乒乓球运动的向前发展。正是由于我们有一部分具有相当水平的运动员在国外打球,带动了所在国的乒乓球运动,扩大了乒乓球的影响。“海外兵团”的形成,使中国运动员有了强劲的对手,增强了我们的内在动力。为了消除“海外兵团”的威胁,我们在这些年里  相似文献   

20.
如何能够很好的预测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现今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训练型的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乃至世界从事竞技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的分类。训练型运动员不能有效地适应情境,永远发挥不出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失败告终。比赛型运动员能有效地适应情境,以至稳定甚至超常的发挥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胜利而结束。怎样界定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怎样引导运动员由训练型转化为比赛型?则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