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隐私权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有关国家法律与地区条约确认的基本人格权之一。由于隐私权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来保护自然人的人格与精神状态,所以隐私权还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格权。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历史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隐私权保护在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荣 《湖北档案》2003,(12):19-21
隐私权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有关国家法律与地区条约确认的基本人格权之一。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历史的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本对欧美诸国在  相似文献   

3.
档案开放利用与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2003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记录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包括公民的隐私。美国的维利部长曾…  相似文献   

4.
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和考生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保护考生个人隐私权的重要途径.对此要在《档案法》中增加隐私权保护条款,并在适当时制定《考生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考生档案信息隐私权范围和考生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护个人权益的合理要求,档案保管机构应予以配合。《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的第5章第552条第4款、《德国联邦个人资料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和日本《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与电子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法律》的第17条,都对公民的这项权利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法律,它将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并将隐私权确定为独立人格权;党的十九大将保护“人格权”写入报告,也彰显了党的执政初心及国家对公民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的开放利用变得更加便捷,数字化档案逐渐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传播形式对公民隐私权这一人格权的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受的安全威胁如影随形,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也面临着挑战.鉴于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缺陷与不足,应加强立法,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的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出台《民法典》,明确并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修改《档案法》,加强对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技术革新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同时档案用户信息隐私权保护也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档案用户隐私信息与信息隐私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数据技术的特征,总结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用户信息隐私权带来的挑战,提出大数据时代针对档案用户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定、信息隐私等级划分制度、信息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对档案的合理利用与隐私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剧了档案合理利用和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内在张力;对隐私权的侵犯具有了双向性。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确实便利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但也为隐私权的侵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和空间。应该重新界定隐私权的范围,修改《档案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档案时空》2003,(6):38-38
《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2期发表了王少辉的文章。笔者认为:信用档案主要分为个人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档案两大类,就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来讲,它遇到的最大法律问题就是如何在信用信息披露和个人隐私权保护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隐私权的保护应贯穿于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在收集过程中,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只能收集与其本身职能有关的或  相似文献   

11.
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在公民档案意识增强的同时,其法律意识也日益提高。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讨。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  相似文献   

12.
广角     
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丁先存、马仁杰在《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1期上指出,随着档案开放利用力度的加大,隐私权问题浮出水面,日益成为档案开放利用的焦点。文章从新的视角概括了档案隐私权的法律特征、隐私权的内容和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措施。档案隐私权的法律特征可概括为:档案隐私权的专属性、秘密性、处分性、历史性、多样性。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隐私权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保密权、利用权、知悉权、修改权、支配权、救济权。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限制:为了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档案开放利用中固然要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13.
陈再雄 《兰台世界》2012,(35):82-83
近年来,我国学生个人信息买卖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学生档案信息隐私权保护问题的关注。目前,在《档案法》中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少有提及,应当通过不断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冯馨雨 《湖北档案》2014,(12):12-14
一、公民档案隐私权的概念和内涵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档案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公民档案隐私权当属民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独特的法律内涵。  相似文献   

15.
档案网站中的隐私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众多档案网站的建立,传统环境下不太明显的隐私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等模式,使档案利用者享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快捷与便利,但同时也使个人隐私遭到巨大冲击,隐私权保护更加复杂困难.  相似文献   

16.
王鹏 《青年记者》2015,(10):79-80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特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在带给未成年人快捷与便利的同时,也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在网络中(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享有的个人信息,网上个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公开、传播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受侵犯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众多档案网站的建立,传统环境下不太明显的隐私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等模式,使档案利用享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快捷与便利,但同时也使个人隐私遭到巨大冲击,隐私权保护更加复杂困难。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到的公民隐私权以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注意保护公民隐私权两个方面,对隐私权概念阐释;并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隐私权保护提出部分意见建议,旨在提示档案工作要在保证公民隐私不公开的前提下,提供馆藏档案利用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最早明确提出对隐私权保护的档案法规是1991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暂行规定》。该规定第7条列举了20款"例外",其中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例外"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与公民  相似文献   

20.
焦静 《四川档案》2010,(3):36-37
该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与做府信息公开条例》作比较,针对两者在立法原则以及公民隐私权保护和救济制度方面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在政府信息公开形势下加大档案开放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