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化不能只是西方化,全球化的实质,应是人类的优秀文化全人类共享。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一种美学,那就是全球美学。我们建构的当代美学虽然也是全球性的,但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中国古代不仅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有一个完整的与西方美学可以相互印证但又不一样的美学体系。这个体系对于构建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美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美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学在西方的发展美学在西方的发展总体上来说大致经过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发展阶段。在古代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美学 ;笛卡尔以来的近代美学主要是一种认识论的美学 ;而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美学则开始了“语言学"的转向 ,主要是一种语言论的美学。在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前 ,美学研究一直都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西方古代的哲学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 ,因此 ,古代的美学也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美学思想。所谓本体论的哲学就是把“是"、“存在"本身而不是把那些具体存在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从巴门尼德创立“存在…  相似文献   

3.
后实践关学以实践美学的代替者出现于中国学界,使中国美学见证了现代性。但后实践美学并不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国百年现代性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的经验之上的,因此,后实践关学不是原创性的中国美学,而是移植的西方现代美学。当其进入美学原理,由于古典主义的体系构造方法,后实践美学罔顾全球化时代民族审美文化的差异,忽视了关学话语的异质性,导致美学知识域的缺损。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王国维引进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重新给予评价和研究。王国维首先在《红楼梦评论》中倡导宏壮、崇高的悲剧精神,从而打破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谐的传统,其次又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对西方美学作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最后在《人间词话》中完成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的新的阐释。王国维在引进西方美学的同时注意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和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更新改造,从而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建立打下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对当代西方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作一简要比较,中心论点为当代西方美学日益走向“非人化”,而当代中国美学则是既见物又见人的美学,其本质是为人的美学,是“人化”的美学。究其原因是由于两者的哲学基础与文化传统、特别是社会制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对当代西方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作一简要比较,中心论点为当代西方美学日益走向“非人化”,而当代中国美学则是既见物又见人的美学,其本质是为人的美学,是“人化”的美学。究其原因是由于两者的哲学基础与文化传统、特别是社会制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和谐美、抒情美、写意美、形式美四个方面概括了古代戏剧的美学思想,探究了古代戏剧美学思想的文化意蕴,旨在深刻理解我国古代戏剧的特质,从中认识民族心理结构,以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接轨。  相似文献   

8.
邓以蛰先生是中国美学家中较早接触西方美学并运用西方美学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邓以蛰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美学特别是黑格尔美学理论对其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黑格尔美学理念及其进行艺术研究的方法论出发,通过对邓以蛰艺术观的历史和逻辑分析及其对"诗与历史"关系的阐释,浅析了黑格尔对邓以蛰美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美学的语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最初的接纳期,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融合期,始终是在西方语境下发展的,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学大讨论中其学科体系才真正确立.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应该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这种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而建构起来的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既是西方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亲和力的美学形态.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为指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实践美学流派.实践美学的缺点和不足告诉我们,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伦理型、直觉感悟整体性、天人合一和谐性的特色,吸取西方美学的美真统一科学型、理性分析逻辑性、天人相分二元性的优长,克服它们的不足和缺点,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新实践美学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西方美学”主要是指欧洲各国以及美国、俄国的美学。美学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始 ,到 175 0年由“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用“Aesthetica”这一名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再到之后的歌德、康德、席勒直至黑格尔这一美学的集大成者 ,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而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的美学观点和见解更是层出不穷 ,丰富多彩。其中部分美学思想蕴涵的教育思想也是颇值得探讨的。   (一 )个性教育思想  西方美学史上盛行于 11至 14世纪的经院美学后期 ,有一位著名的奥古斯丁主义者邓斯·斯各特 ,他在自己的美学思想中提出了“此一性”这个概念 …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美学经历过三大形态:认识论美学、价值美学和生命美学。生命美学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美学的制高点,封孝伦的《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以自己的三重生命学说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生命美学理论,是对生命美学的扎实贡献。但是,其不足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之关系,对实践美学的独特理论价值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美学和古希腊美学都是和谐美的典型,但是二者又有很大不同.它们产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美学理想和个体幸福观都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我们就更能清楚地认识中国美学的特点,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美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道家与西方古代基督教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建立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需要借助中国古代道家和西方古代基督教化,通过比较对其深入阐释。它们两都是古典形态的存在论生态审美观,都是一种超越之美与内在之美,又都贯穿着终极关怀精神和悲剧色彩。这些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但仍需结合新的时代给予必要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的胡乱阐释和“理解”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杨文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与审美形式性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中国当代所有反对和否定实践美学的美学观点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实践美学忽视美和审美的形式性。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并不忽视美和审美的形式性,而是强调在社会实践之中形式性与内容性的统一所实现的实践的自由。无论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话语实践,都是形式性与内容性的统一。它们表现为形式性,但是离不开内容性。美及审美的形式性和内容性,在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之中高度统一而显现为形象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蔡莉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51-152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关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史上,除《乐记》外,一篇思想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在当今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既是实践的也是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实践论与马克思存在论的结合,建立实践存在论美学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物质实在性与精神实践性的统一,而又以精神实践性为其本质特征.艺术和审美就是一种精神实践.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就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传统出发,而不是从主义出发或从本本出发.  相似文献   

18.
山水诗在中国古诗中地位特别。古人往往寄情山水,以摅怀抱,故借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山水诗习常的旨趣,而山水诗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当今,新资料的发掘机会甚少,山水诗研究该如何发展,成为学人思想的焦虑。何方形试图以审美切入,通过大量文本的通读,总结山水诗的艺术流变,其研究思路可为后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学必须经受语言分析的洗礼方能浴火重生,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所提供的语言分析方法是美学得以更新自身的契机,只有将美学研究彻底奠基于语言分析上,才能完成美学中的“语言转向”.相比较而言,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方法对主体论美学的批判虽然有力,但从理路上还存在不彻底之处.因此,转向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所开辟的美学语法道路是必然之理;由解释学美学“拐”入语言学美学实乃学术思考的自然之果.  相似文献   

20.
一、“美学”作为专科研究,是近世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和实践,因此可能发生“搬”、“套”西方美学条条框框的流弊。二、中华美学本来散见在各种书籍体之中,成语、单词、短论、佳话……内容至广至富至要,而一向缺乏系统的整理辑录,以致并未真正形成此门专学的规模和精义之总汇。三、这些有关词汇、成语、名句、佳篇,处处涉及到中华汉字词语的本源训诂定义和化涵蕴的历史积累(大量的化学艺术的审美信息),皆有待于从头作出新的、准确的解读或“今译”。因此,必须将汉字训诂学、献学、诠释学(笺注学)等紧密地结合起来,方可有望于打开一个中华美学的伟大的崭新局面,推进弘扬中华民族化的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