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本文结合三省市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了当前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交流与合作有效机制,就促进下一步发展合作提出了思路、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驱动。目前京津冀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及协同模式,但还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体制壁垒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整合、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方向及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凝聚科技创新要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技协作平台、共建创新驱动示范区、出台科技战略规划、探索跨区域利益共享、完善社会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首都科技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北京市属科研院所与中央在京科研单位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完善合作开展成果转化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属科研院所与中央在京单位的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利视角下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器人产业作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提升其发展水平对于推动京津冀产业智能化具有深远意义。从专利分析入手,对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研判:(1)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2)京津冀机器人技术主要集中在高校,企业占比明显不足;(3)京津冀机器人技术构成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不均衡、不对称现象;(4)京津冀机器人技术合作外溢明显大于京津冀区域技术内合作吸收;(5)北京市机器人技术成熟、发展稳定,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更加多元。并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在政策设计、成果转化、区域联动和区域竞争力塑造等方面提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全面梳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对接、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提出京津冀深化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京津冀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京津冀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整合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天津的研发转化优势和河北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协调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等多元主体,构建京津冀军民融合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五链融合”发展模式,以产业链促进生产合作,以人才链创新合作方式,以创新链构建合作研发平台,以资金链拓展融资渠道,以政策链完善合作机制,提升跨区域军民融合产业持续竞争能力,逐步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在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SWOT方法分析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论证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发现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微观层面,从区域协同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依据协同论和创新网络等理论,基于基础、主体、要素、载体、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分析框架,研究京津冀协同创新基础,从主体合作、要素流动、载体共建、产业协同等方面系统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进展与成效;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包括创新基础有待改善、主体合作仍需加强、要素流动与共享程度不够、载体共建能力还需提升、产业协同水平亟待提升等;最后,提出“夯实创新基础—强化协同合作—加快共享互通—加大共建力度—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导致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重要原因."双一流"将缓解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缺乏内在动力这两大问题."双一流"将打破身份壁垒,营造公平环境,催生高校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双一流"将释放河北地方高校建设学科动力,局部逆转"虹吸"方向;同时还要求京津冀各地明确地位,根据自身优势找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小萍  宋卫  李正墨 《学会》2004,(7):22-23,25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践总结,为解决和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对于搞好学会工作,促进学会创优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融合在思想里,落实在行动上,贯穿于学会工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娜 《西藏科技》2009,(6):31-32,37
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西藏高等学校要发展,必须立足西藏区情,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支配下,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技术负效应,使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日益严重。克服或消除技术发展的负效应,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规范技术发展,从思想观念、发展模式、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实现技术生态化。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且从中央到地方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改变我区贫穷落后面貌,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西藏畜牧业大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珍惜机遇意识,树立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抢抓项目规划,干一番大事业的思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脚踏实地,尊重客观,自然经济规律,求真务实;一切从西藏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发挥产业优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紧紧抓住大好历史机遇,努力把西藏畜牧业引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16.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那曲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全局高度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那曲县为基本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畜牧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畜牧业发展思路、对策、措施进行了思考探索,提出了畜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牧业立县、科技兴牧、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孟晓星 《学会》2001,(3):19-20,22
中国昆虫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昆虫学事业的重要力量.自成立以来一直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促进了学科发展与繁荣.多年来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结合实际需要,始终把学术交流作为学会的主要任务,通过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促进了我国昆虫学的发展.1990年~2000年,我会共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48次,参会代表11147人,会议交流论文10937篇.现就几个有代表性的大会做一简要介绍,并谈谈我本人对学术交流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清先  何珍 《西藏科技》2002,(7):22-30,49
西藏是我国西部的“西部”。西藏农业在全国无总量优势,但特色优势突出。依托农业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又一次升华,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必须大力缩小科技发展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确立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观,并着力解决科技发展内部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