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技术动作的节奏规律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把赛、练给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比赛能力.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气手枪项目运动员的节奏规律越强运动成绩越好,在训练过程中,先有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认知,才有按照正确技术动作要求去执行的方法,通过长期坚持,产生协调一致的技术动作,这就是该要的节奏规律,通过实践证明,它对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比赛的正常发挥,能起到少走弯路,快出成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散打比赛中的节奏主要包括技术节奏、进攻节奏、全场节奏。散打的对抗就是双方运动员争夺对全场节奏的控制权。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有不同的节奏战术,同一运动员在对抗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时也会变换不同的节奏战术,而运动员的技术节奏则一般都会按平时训练时的节奏进行。运动员的节奏感及体育素养等因素,对节奏战术的使用和最终的表达有显著的不同。体能是影响驾驭节奏战术发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将生物节奏的规律运用到竞技体育中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核心在于如何解决训练和比赛节奏与人的生物节律协调起来,并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控,使运动员在各种不同的机体生物节奏时相中均能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传统的训练所采用的监测手段和训练方法的制定基本上都以生理,生化的指标为参照依据,对运动员进行控制,但很少见运用生物节奏的规律进行调控。尤其与赛艇训练直接联系并把生物节律运用到训练中,对训练起指导意义的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计算机科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等学科,在体育训练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科学化训练指出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科学化的训练还应重视对训练对象——运动员本身的分析与研究,拟订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必须掌握运动员的生物周期和生物节奏的变化规律。本文就生物节奏与运动训练、竞技状态的关系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并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供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发现80%以上同学在800米测试中,无论成绩优劣,跑的节奏均是典型的“先快后慢”。 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训练中只重视了800米跑的训练方法,而忽视了跑的节奏安排与训练,导致了运动员对800米跑的节奏控制不好,在测试中盲目加速,造成体力、速度储备分配不均而影响了成绩。 我针对800米跑对运动者在心理、生理、体力分配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在训练和比赛中尝试着采用了一套节奏安排方法,改进了运动员在测试中盲目加速的缺点,对提高成绩,很有实有价值。 具体做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管场上情况如…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节奏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锋  朱瑜  高岩 《中国体育科技》2014,(1):10-16,87
为了讨论不同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不同分段的节奏策略,运用被试间事后准则多样组设计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按比赛名次的25%平均分成4组,分析各组个人最佳成绩、比赛成绩、分段成绩特征及组间差异。结果表明,1~4组比赛成绩平均速度相对于个人最佳成绩平均速度比例分别为98.3%、98.1%、96.9%、96.4%,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运动员的成绩比其他运动员更加接近于个人最佳成绩。第1组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异小,表现出前慢后快的"J"型抛物线型节奏策略,而第2、3、4组表现出前快后慢的积极性节奏策略。第1组的初始速度低于比赛成绩和个人最佳成绩的平均速度,但后半程出现加速甚至高于比赛成绩和个人最佳成绩的平均速度,而第2、3、4组却相反。结论:名次靠前的运动员重现个人最佳成绩的能力强于名次靠后的运动员。运动员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除了身体训练水平之外,选择适宜的节奏策略也非常重要。选择适宜的初始速度,能有效避免后半程速度的过度下降。战术考虑、环境认知等心理因素影响了运动员节奏策略的选择,采用适宜的节奏策略能在运动成绩和名次上超过身体训练水平高但节奏控制不好的其他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网球运动基本理论和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及教练员只重视对网球基本技战术的训练,而忽视对网球比赛节奏训练的现实情况,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代网球比赛的节奏特点、影响网球比赛节奏因素、比赛节奏的控制手段以及如何培养网球运动员掌握比赛节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旨在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网球比赛节奏的认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的调控比赛节奏,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节奏对射击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保证。节奏表现的是一种重复的或连续的现象。体育竞技项目中的气步枪比赛,就是要求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完数十发子弹的连续发射过程。毋庸置疑,在一场比赛中,也确实存在节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研究这个现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缩短运动员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环与非10环成绩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瞄准阶段时间越长,运动员的成绩越稳定。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声动反应并不能作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技术监控的有效指标。因此,作为国家队教练员不能一味强调射箭技术的快节奏,需要注重射箭技术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撑竿跳高节奏的意义撑竿跳高运动节奏作为撑竿跳高技术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撑竿跳高技术训练和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运动员由于缺乏台理的助跑和竿上节奏而导致试跳的失败,这一现象在少年运动员和初学者中更常见,其原因部分是由于过分紧张或受场地环境变化等影响,而另一些则是由于节奏概念不清或缺乏专门的节奏训练所造成。撑竿跳高与体操运动相类似,如果运动  相似文献   

11.
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世界著名跳远运动员卡尔、刘易斯的助跑水平速度竟高达l1.4米/秒。总之,助跑速度在跳远运动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为此,所有的教练员都非常重视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快速助跑节奏。我们设想从控制训练的角度出发,可否为运动员建立一种可随时调整和提高的助跑节奏模式进行更为有效的训练呢?从理论上,运动生理学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多种感觉机能参与下同大脑皮层动觉细胞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充分发挥听觉和视觉与本体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正确动作的频率和节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运动员竟技能力的日生物节奏和体力、情绪、智力的多天生物节律规律,及其在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不同机体状况下的表现特征,以及可变性与可调性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证了生物节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影响的客观存在;探索了依据生物节奏的规律合理安排训练、调控赛前竞技状态、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威和莎拉波娃的进攻节奏进行统计分析,深入发掘和整理影响网球比赛进攻节奏的因素,找出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攻的节奏变化以及如何控制比赛进攻节奏,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网球比赛节奏的理论认识,进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比赛节奏的方法,为实际的网球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拳击比赛对抗激烈,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及耐高乳酸负荷能力。随着拳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间的技术水平十分接近,比赛的攻防节奏越来越快,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无氧供能能力。低住高练(living low-exercise high,简写为LoHi)是让运动员以常氧训练为主、低氧运动为辅的一种低氧训练方法。在  相似文献   

15.
<正>高水平运动员800米跑的实战训练和比赛模式多为匀速节奏跑模式。普通体育考生虽无法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但可以借鉴他们的匀速节奏跑模式,提高800米术科考试成绩。一、匀速跑节奏控制训练的方法结合800米跑供能特点、普通高中体育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跆拳道比赛节奏的概念跆拳道比赛节奏是指在跆拳道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组合与组合之间的时间间隔关系。双方运动员通过克制、反克制移动,将快与慢、单向与多向因素按一定规律掌握比赛节奏,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合理而迅速地调整比赛节奏的能力。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节奏是影响运动技术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节奏不具有空间特性,所以一般容易被运动员和教练员忽视。跆拳道比赛的节奏可分为运动节奏和攻防节奏两种。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相当成熟了。伴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技术及战术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比赛中节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节奏就是羽毛球比赛的灵魂。本文通过对羽毛球比赛中节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对羽毛球运动员节奏感培养的重视,旨在为日后我国羽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气象、气候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气象、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气象、气候条件时刻制约着体育运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并对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运动员的情绪、行为和健康,影响着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分析体育环境中的气象、气候等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对拟定运动训练和比赛计划、选择各种运动装备、提高运动成绩和防止运动创伤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排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排球运动的比赛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加强网上实力,运动员的弹跳高度不断增加;为接近球,运动员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运动员运动器官的损伤率较高,这是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对省市排球队及体育院系接受临床损伤治疗的115名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器官的损伤部位、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在运动训练中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1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洪霞 《游泳》2008,(6):42-43
现代游泳运动的发展趋势表明,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与技术的改进、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过程中,技术训练必不可少。蝶泳是竞技游泳的一种泳姿,掌握正确的蝶泳技术,是运动员全面发展乃至提高成绩的需要,掌握合理的动作节奏并给予巩固和强化是技术训练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