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机沉迷是当今社会一个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世界性难题。未成年人手机沉迷表现出手机游戏成瘾、手机视频迷恋、手机社交依赖和手机学习异化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发展,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过度化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诱发心理疾病;捷径化使用手机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与积极学习体验,弱化学习力;无序性沉迷手机增加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与不良人群的机会,引发失范行为。为更好地防控未成年人手机沉迷,需要从严控未成年人手机“触网”的年龄、空间和时间红线入手,保障未成年人手机使用时长合理化,推进未成年人手机接收内容分类化,指导未成年人手机“触网”行为适度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手机,防止未成年人成为“被手机耽误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已呈现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依赖。本研究以“社会化”和“家校合作”作为讨论的切入点,了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与智能手机的互动关系,研究新媒体时代小学生社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和对策,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协同家庭教育设计科学合理的手机使用、干预方案,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能力和素养,促进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于2014年7月14日发布的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3)显示,分别有61.2%和60.6%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报告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中,近五成使用微信。  相似文献   

4.
<正>一、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青岛市黄岛区的两所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有效回收率87.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所有学生均拥有手机,甚至还有17%的学生拥有2部及以上手机,价位主要集中在800元至2000元之间,但也有19%的学生拥有3000元以上的手机。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上网服务类型也非常的丰富,主要包括手机浏览网页、网络游戏、微博、  相似文献   

5.
刘洋  冯琪 《云南教育》2023,(11):6-7
<正>目前,未成年人对待网络的态度如何?他们都在网络上做些什么?家长对于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关注几何?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家长和学校、社会该从哪个方向发力?近日,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记者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相似文献   

6.
从2018年至2021年连续4年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呈上升态势。2021年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城镇未成年人,低龄未成年人触网比例不断增高,新型上网设备迅速普及,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不良网络娱乐行为受到严格管理,网络安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网络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未来应当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推动“青少年模式”改良升级,在预防网络沉迷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促进学校、家庭、平台企业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德国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传播青少年(14~18岁)色情和儿童(14岁以下)色情内容均已立法追究。2009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阻碍网页登录法》,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保证遵守联邦刑警局每日更新的儿童色情网页禁入清单,从技术上使用户难以登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的现象随处可见。笔者任教的班级共56人,在2011年新生入校时只有4名学生有手机,到2012年增加到10人,到2013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发达地区如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更是超过76%!手机进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只堵不疏,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不行;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更不行。  相似文献   

9.
对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更好地教育引导中职生合理使用手机提供依据。调查发现,中职生拥有手机已是普遍现象,他们使用手机的内容,首选是看小说,其后依次是聊天、打游戏、学习以及浏览黄色网站;学生使用手机虽未达到上瘾的程度,但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话题背景:近日,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召开的“抵制手机网络色情”座谈会上.有教师代表建议,从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应立法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1.
一鸣 《成才之路》2011,(23):99-I0016
2020年时手机什么样?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技术人员已经描绘出了手机行业在未来10年的发展。那时候的手机,可能像纸一样薄;手机的屏幕可以拉扯和折叠,手机因此可以变成一块电子写字板;手机里的微型感应器可以感应各种情况,包括手机主人的情绪、天气情况、所在位置,等等。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手机将不再是单纯的机器,而将成为人类的伴侣和朋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技术主管多诺万说:"未来的手机能知道我们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77.4%的小学生使用电脑,31.3%的小学生拥有手机。这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日本各地5000名中小学生和家长。调查表明,在日本中学生当中,电脑和手机使用者比例更高。81.2%的初中生和88.6%的高中生使用电脑,57.6%的初中生和96%的高中生拥有手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成本的大大降低,很多青少年学生也能很轻易地使用手机了。有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  相似文献   

14.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应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而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手机新媒体这一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探索新的模式,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应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而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手机新媒体这一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探索新的模式,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表明: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未成年人约1.28亿人。可见互联网已经是未成年人学习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17.
<正>【题解】各校实行禁止手机进校园,家长积极配合工作,学生的声音很多元,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觉得限制了个人自由等等。可学生第一任务是学习,现阶段中学生应该拥有手机自由吗?【手机自由】手机自由带来内心自在文/贾玲玲我读初中的时候,最想拥有的就是手机自由。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23,(S2):6-7
<正>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素养促进也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姜红伟 《初中生》2006,(11):40-40
在美国的声讯台、互联网、电视和电影里,有许多不适合青少年的节目。美国政府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尽量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不良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社会里,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未成年人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大千世界的奇妙,可以十分便捷地搜索到我们所需的信息,它带给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初,中国共有9000万网民,其中1600万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上网一直受到不同方式和程度的管制,但即便如此,依然有60%以上即960万未成年人通过家庭网络接触互联网。而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孩子们上网常常会成瘾,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受到一些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很多不可预知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相关调查: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