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2,(5):13-13
“你觉得第一场比赛打得怎么样?” 电话里的杨晓靖声音有些慵懒:“打得不怎么样。” “怎么不怎么样?”我刨根问底,因为我知道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你不问,他绝不说。 “很多东西在家练了都没有发挥出来。” “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3.
对照书本研习悬坠钓多年,自以为很有心得。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钓箱、不用炮台,那还怎么压水,还叫什么悬坠钓?”犹如一句棒喝,我忽然醒悟:自己多年来沾沾自喜的悬坠钓,还真是算不得真正的悬坠钓。昨天上午,我和另两位不认识的钓友在只收几块钱就可以钓半天的北湖沟里钓鱼。当时我一个人的钓获,比他们两个人的总和还要多一倍,直惹得两位频频“侧目而视”,后来有一位还当了我的“忠实观众”。他在欣赏够了我的花花绿绿的袋装饵料之后,又看了我的钓组,说“你的钓法跟我们还是不一样”。他说这句话时,加重了“是”字的…  相似文献   

4.
一位满脸愁苦的中年人对心理医生说:“我有很多钱,事业也很成功,有着很好的前景,周围人都羡慕我,对我很尊敬,可我为什么还是觉得不快乐呢?”医生把他领到窗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中年人回答说:“我看到了路上匆忙来往的人群。”医生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中年人不  相似文献   

5.
闲逸通幽     
【不妨一笑】主持●开怀1一不做二不休王二突然肚子疼,医务室给他开了病假。他把病假单交给班长后,就躺在车间里的板凳上。班长见了,问:“你有病怎么不回家休息?”“回去要扣奖金的。”王二说。“那你躺在板凳上干什么?”“我这叫‘一不做,二不休’。”患喉炎不是秘密亨利打电话给经理,称他患了喉炎,不能前去上班。“如果你是患了喉炎,干吗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还这么大,怎么不把声音放轻一点儿?”“我为什么要把声音放轻一点儿?患喉炎又不是什么秘密。”开战之前教堂里正在举行结婚仪式。有人悄声说话:“为什么新郎和新娘要手牵着手?”“嗯,…  相似文献   

6.
“明天的节目是关于徐根宝的,你来吧!”“大师”师旭平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感受完那次漫长的《足球之夜》后,养精蓄锐了几天,我决心再跑一次《体育漫谈》,以前这个栏自叫《体育沙龙》,易名才不久,还有点不习惯。“这次保证有新东西。”放下电话,我自言自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徐根宝比作“足球界的马俊仁”,和马俊仁一样,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新闻,就有豪言壮语。上次见徐指导还是三年以前,他率领申花队在先农坛体育场被国安以2:0轻取,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我曾问了他一个挺“冲”的问题:“瓦西里(申花当时刚聘的俄罗斯外援)怎么看怎么像‘水货’,是不是?”“徐根宝强硬地说“不”后却在不久便炒掉了这位俄罗斯小个子。一别三年,远走羊城率广州松日“死里逃生”的徐根宝早忘了当年的那个毛头小伙,但  相似文献   

7.
冯雪松 《垂钓》2008,8(5):16-17
我和老公是一对人见人羡的“神钓侠侣“,然而我们的垂钓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老公迷上钓鱼时,我也很不理解,但谈不上有多反感,因为钓鱼让他有了很大的转变。譬如以前他很懒,太阳都晒屁股了,怎么叫他也不肯起床,我总是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8.
王恩久是个老实人,什么叫老实人?于是就有同行站出来解释道:“不知道什么叫老实人?到王恩久跟前站定了,瞧他半天,您就不用再去查字典了!” 那天我去北京164中学采访他,正逢他带课间操,手里拿着个话筒,站在学校操场的最高处,声音洪亮地喊着口令时,我觉得这个镜头不错,就拿出相机为他拍照。王恩久竟红了脸,使劲向我摆手,意思好像在说:“别,这叫什么呀?”我倒有点闹不懂了,多出风头呀,当着几百学生,有  相似文献   

9.
问:你是否知道人们认为你是一位专制的教练? 答:不,我不是。我很惊讶这样说我,我不喜欢“戒律”这个词,而更喜欢用“尊重”。我从不允许哪位球员自以为是,训练时迟到,让大家等他一个人。在队里大家是平等的,但规矩必须严格遵守。 问:你的性格更像德国人而不像拉丁人,你认为你的这种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答:可能是父亲的遗传,他是学校教师,一位教育家。另外,我出生在奥地利,可能祖先是德意志民族。我的运动生涯也告诉我胜利的取得必须建立秩序,无政府主义是行不通的。 问:如果有球员向你提战术建议,你是否会置之不理? 答:不,我愿意接受一切,倾听球员们的建议永远是积极有用的,因为他们是球场的主人。而且这是一种明智的教练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当要进行比赛时,你需要和很多人谈。在米  相似文献   

10.
快乐岛月报     
1955年9月19日,毛泽东主席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怀仁堂举行。这一壮举,新华社发了新闻,写的是发生在“前台”的事。在“后台”——休息室里却另有番欢乐的景象。“元帅阁下”,陈毅问贺龙,“当初您在南昌回叶挺打响第一枪时,可曾想到要当元帅?”“元帅?”贺龙用手摸一下胡子,“吓!我连这打的第一枪地未想到,我只想到怎么打好这一枪”。叶剑英插话问陈毅:“要是叶军长还在,贵军——新四军就会有两位元帅出现了,不是吗?”“不!”陈毅爽朗的笑声中带着严肃的口气,“要是他还健在,我就把这元帅的桂冠奉送给他。那时,在十大元帅中有两个叶帅倒是真的。”当周恩来走向老帅们时,陈毅故意向他敬个军礼:“周副主席!”叶剑英则叫他“我们的总参谋长”。贺龙纠正说,他应是“未授军衔的元帅”。周总理听了,边仰天大笑,边摆手:“不,不,我只是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为诸位元帅当后勤。”  相似文献   

11.
1 马麦罗刚来中国那会儿,经常向翻译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有一次,他问翻译戴大庆:“中国人怎么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的?”他用双手扯动两个眼角,扯向两额,就是吊眼梢子。 原来在巴西时,他们很少了解隔洋隔洲的中国,这吊眼角的样子还是他偶尔通过中国戏曲脸谱知道的。 去年,那次四川队主场迎战吉林队之前。马麦罗、法比亚奴等和翻译上街,遇到了独自在成都大街上闲逛的吉林队的两个韩国外援,马麦罗就问翻译:“他们怎么敢自己逛街呢?”翻译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自己不能上街?”他们不明白,两个韩国人难道不怕中国人,不怕中国警察?翻译对马麦罗等的疑问大为不满:“你们来中国这么长  相似文献   

12.
圆梦     
3年前的夏季,J君在院子里叫住我。 “君子协定:看完即还,不得截留!” 他那掷地有声的话,叫人很不舒服。 “什么宝贝!值得如此郑重?” J君从手提包里掏出几本旧杂志。仍然那么神秘、郑重,还夹杂几分得意。看着他那样子,我故意逗他:“看不看,我还不一定哩。”  相似文献   

13.
我叫萧秋水,那当然是笔名。如果谁有看过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神州奇侠系列》,你就该明白我是想做个嫉恶如仇的大侠。可惜我的想法很多人都弄不大清,反正同事们都喜欢叫我水哥。其实这样也好,起码这里有三个意思能令我很兴奋:1.记得成奎安(就是那个大傻)和星仔在港台片里也都是被人唤做“水哥”的,一不留神,我也有些与荣焉的意思;2.别人叫我哥总是很爽的,要不这些年岂不是白活了(当然了,要是私底下有哪位小MM偷偷唤我一声“哥哥”,我会更乐意);3.我的个性中“刚”的东西好像多了一些,如果能加入一些水水的东西在里面,也许会更好,拜托,以后别说我是“真男人”了,这些奉承话我都听腻了……  相似文献   

14.
刘天祥 《新体育》2003,(7):60-61
记:你怎样评价你自己?田:我还真没评价过自己,不会评价。嗯,是个不懂生活的人吧。但就算懂现在也实现不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自己有很多设想,都想去做,但因为跳水现在没法去做。记:也就是说本来构想的怎么去享受生活,却因为跳水而放弃了这种享受的权力是吗?田:对。我觉得还不到时候。比如说有很多别的事情,因为跳水没时间去做,就是说有些东西不是我想这样的。记:有没有什么东西让你特别恐惧?田:战争和非典。记:有没有感到“非典”对你的威胁?田:有啊。我觉得只要一染上可能我跳台上的希望就成空了。我希望所有认识不认识的朋友都把…  相似文献   

15.
四哥     
水淼 《垂钓》2003,(2):58-59
四哥不是我亲哥,而是我的一位钓鱼师傅。他叫王胜云,快50岁了,因在家排行老四,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四哥”。四哥的钓技、钓德在三门峡很有些名气,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姓名却知道他就是“四哥”。  相似文献   

16.
艾子的邻居,都是齐国粗俗的人。一天,他听见邻居有两个人在议论。一人对另一人说:“我们与齐国的达官贵人,都是受有天地人三才的灵气的,但为什么他们聪明,而我们却不聪明呢?”另一个人说:“人家每天吃肉,所以聪明,我们平日粗茶淡饭,所以就不聪明。”还是第一个发话的人说:“我恰好有卖粮的钱好几千,不妨我与您每天吃肉试试。”过了好几天,艾子又听见那两个人在议论。一人说:“我自吃肉后,觉得心明了,长见识了,碰到事情要处理就很有办法,不仅有办法,还能把事理说得头头是道。”另一人说:“我现在再看人的脚,往前迈步很是方便,若是倒着往后走,…  相似文献   

17.
天涯     
引子 一个夜晚,一个人在酒吧,一杯酒和一根香烟。 没有人认识他,也无人去理会。他坐在角落里,头掩藏在脖领中,酒还有半瓶,两根手指上掐着或明或灭的半支烟。 后来,看得出他的心情好了很多,和旁边人聊起了足球。“要知道,没有球队是永恒的NO.1。”他说,“既不是皇马、也不是拜仁。” “然而。”他接着说,“这两支球队之间的较量就称得上是永恒的第一,每次遭遇都会进出火花、每次较量都会成就经典瞬间、每次比赛都能叫人热血膨胀、每次交锋都将创造出新的英雄。很遗憾,他们将在八分之一决赛中遭遇,无论谁被击败都将令人惋惜。多少年,多少英雄,在这两支超级强队的王者对话中,我发现了足球的精华所在。他们是来自于两个世界的球队,风格上截然相反,从没有球队能像他们两个之间那样不同、那么彻底,或许,仇恨也是那般深刻。” 服务员走进来,脸上似乎充满了好奇的神情,她问那位正在侃球的顾客,“先生,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不。”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在和另一个世界的我说话。你知道吗?他和我是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的人。”  相似文献   

18.
无梦之舞     
天才分很多种,天才的离去也分很多种。 辉煌?悲壮?无奈? 对于德贾明哈来说,都不是。 2005年2月下旬,前拉科鲁尼亚和巴西国脚德 贾明哈宣布退役,我想没有太多人会对他的退役感 到惊讶,就像是没有人会对他的告别宣言感到惊讶 一样--"我有能力可以再踢几年的,但只有十分 有诱惑力的合同才能吸引我,所以我拒绝了帕尔梅 拉斯的邀请,因为他们不够优秀。" 这就是口不遮拦的德贾明哈,可无人否定他的 足球天赋,以至于人们赋予他这样一个名字:鬼才 何谓鬼才? 2004年岁尾,素有乐坛鬼才之称的黄霑长逝人 间,但其佳作却被后人传唱,包括那首不朽的"沧海 一声笑",我相信这样的传世之作也只能出自一个桀 傲不驯的天才的笔下。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是俗人武林只有俗人,没有圣人。圣人都是吹出来的。狂人也是俗人,譬如宁秋离。我有一位朋友,看了宁秋离收徒的光盘后,说了一句:“他怎么也搞这一套?”朋友说的“这一套”,指徒弟向老师磕头递帖,是如今很时兴的一种仪式。在我朋友看来,像宁秋离这等自号“楚狂人”的人,不该效法时兴,否则让人觉得他到底迈不过世俗的门槛。比之老宁,我是更俗的俗人,所  相似文献   

20.
大脑有氧操     
1、谁天天去看病?2、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3、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会生出一个没有眼睛的后代?4、加热会凝固的东西是什么?5、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6、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7、某地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收音机里不断传出受灾情况以及寻人启事,一位老大爷的孙子就生活在那个城市,他一直在注意收听收音机的报道。有人问他:“收音机里播放过你孙子的消息了吗?”他回答说:“没有。”接着他又说:“但我知道我孙子肯定平安无事。”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8、南来北往的二个人,一个挑担,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