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中国人的育儿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人们的育儿方式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畸形。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小皇帝”、“小公主”们高高在上,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无边,不管不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把几代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切实际的要求与压力也都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利他主义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讲奉献,使幼儿的自我观念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3.
忧虑·深思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结构下,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这无可非议。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也应“运”而生。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一些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做一颗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相似文献   

4.
自私,这是许多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固然同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不当,主要表现对孩子的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宠爱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逐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纠正孩子自私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耐心、细致。这里,建议家长采取下列措  相似文献   

5.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什么样的家庭、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目前的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误导,主要表现在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被视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个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得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这就为"人来疯"埋下了"隐患"。而有些家庭对孩子期望高、管束过严,严重抑制孩子喜欢玩的天性。当班级里有家长在场时,孩子就会抓住时机尽情释放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背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他人对自己的关怀是理所应当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难免会对孩子更加溺爱。家长采用何种教养方式来教育孩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在今后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意识与能力。如果家长采用了更为优质的教养方式,注重对孩子多方面健康意识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种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家长对孩子进行过度的"保护",事事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被迫"养成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成年后无法快速地融入社会。大家要共同努力,做一位与时俱进的家长,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2.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把对孩子的爱由感情型化为理智型,做到“爱之适度”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娇纵、百依百顺、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委屈,在这种过度保护的卵翼之下,孩子缺少锻炼机会,容易滋长懦弱、自私、懒惰等不良习性。  相似文献   

13.
期望值的冲突家长的期望值使孩子身心疲惫。当家长的心愿超过孩子本身的能力时,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专家认为,每个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有差异,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正趋向多元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切合实际。保护溺爱孩子的冲突过度保护与溺爱导致孩子的无能。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国大多数家庭都以独生子女为主,出现对子女过度宠爱的情况,让孩子无条件服从家庭教育的弊端或者让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情,使社会对独生子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始终被他们的自私影响。通过幼儿园教育改善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是目前社会在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科不仅知识性强,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它来自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而西方社会非常讲究文明、礼仪以及规范。 在中国,由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6.
首先,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树立正确教育观。 家长的教育观包括教子观、亲子观和儿童发展观。 教子观是家长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念。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其一,家长应树立慈爱和威严并重的观念,对孩子施以理智的爱。中国特有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中,六个大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监护式的,他们把所有的宠爱集中地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有余,而威严不足,结果致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心理脆弱等弱点。所以必然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日本的许多家庭就非常重视对…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教育普遍存在误区,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却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孩子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过度呵护,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依赖心理,对父母为家庭生活付出的辛劳不闻不问,对他人的遭遇和困难冷淡、漠视,不懂他人的感受,不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和难处,缺乏同情心。———由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形成了他们怕吃苦…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材的问题上,许多家长都不自觉地走入了小孩不能太野,听话才是好孩子;过度溺爱,过分宠爱等教育思想意识上的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材。通过整理分析得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希望能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材的问题上,许多家长都不自觉地走入了小孩不能太野,听话才是好孩子;过度溺爱,过分宠爱等教育思想意识上的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材。通过整理分析得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希望能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造成孩子以我为中心,自私,贪婪,自以为是,为所欲为.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长期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始,让他们学会感到,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