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前不久播放的电视剧《浦江叙事》;首肯者甚多,估计收视率不会低。然而也有人指出了它的缺憾,比如第9集,申华厂厂长罗逸明一口气炒了几个人的“鱿鱼”,其中一个是他的妻子雷真,一个是刚刚当上承包经理的“西瓜皮”的妻子菜花。这两个是什么人物,里面包含着什么复杂微妙的关系,观众心里很清楚,可罗厂长全然不顾坚决炒掉。照理这是应该令人肃然起敬的,但奇怪的是,反倒让人觉得过火,似有“拔高”之嫌。作为雄心勃勃、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一厂之长,要重整纪纲励精图治,狠狠心把违纪的妻子和菜花请下岗,本来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英…  相似文献   

2.
每次发表文章,我总是第一个打电话把喜讯告诉妻子,与她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因为我最清楚,这收获的背后,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妻子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也是“第一编辑”。写完一篇文章,我总是先给她看,让她提意见。她的意见没有阿谀奉承的成分,总是直率地指出缺点所在,提出修改意见,处处激发我的灵感。 我喜欢写一些政治工作热点、难点的文章,写这种文章一要有新的观点,二要有翔实的素材来证明观点。在女兵连当排长的妻子成了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前年我针对“法轮功”问题写了《封建迷信在官兵中的思想反映及对策》,去…  相似文献   

3.
妻子要写论文彭仪钦妻子要写论文,几乎让我要笑掉牙。“几十岁的人喽!别逞这个能了!你以为写论文就跟吃馒头似的一口一个那么容易吗?我不假思索地就给了她一瓢冷水。妻是某企业档案馆的干部,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旁作着。尽管厂离我们家较远,上下...  相似文献   

4.
每个通讯员成长的经历各不相同,我是靠采写“家庭新闻”起步的. 一天,我发现,妻子和我结婚多年,竟没有叫过婆婆一声妈.细细一想,在我们这儿,不仅我家如此,媳妇不叫婆婆为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尊重老人的一个表现。为此,我写了《媳妇,请叫婆婆一声妈》的家庭新闻,被《山西青年报》采用。这一下,更促使了我注意寻找家庭报道的素材。我想起有一天,我回家很晚,妻子问我干啥去  相似文献   

5.
老朋友打来电话,要我为《新闻天地》"老记茶馆"写点东西,指名要写采访胡耀邦的稿子。我虽然一口承应了,却一时找不到因几次搬家不知塞在哪里的采访本而无法动笔。时间毕竟过去十三年了,记忆虽然十分清晰,但岁月磨平了细节。我不能凭印象来写伟人的话,希望尽可能精确记忆。终于在盛暑的一个晚上,我翻箱倒柜在一大堆旧资料中找到了想要找的材料,并写下了这篇《桥牌朋友》。 1988年除夕,我从北京学习归来回到长沙,妻子告诉我,副省长俞海潮找了我几次。俞副省长是我的老领导,他在长岭炼油厂当厂长时,我是岳阳化工总厂的新闻干  相似文献   

6.
写新闻要真实,连细节的真实都不能忽视。去年,我写了一篇人物通讯。文中的主人公是某厂厂长。为了突出他的清正廉洁,我写了他家简朴的陈设:家俱陈旧,至今仍看14时黑白电视,连沙发都没有。稿子发表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六月二十七日,我抽空采访了黄台寨村的民办教师郑林东以身殉职的事迹。至今再没有抽出时间写成稿件。吃过晚饭已是夜里九点多了。我决心要把这篇稿子写出来。家里没有煤油,没有电,老屋闷热不堪。我点上蜡烛,连标题还没有写出来,已是大汗淋漓了。疲惫的妻子催我睡觉来了。“你睡去吧,今晚我必须把稿子写出来。”她拿毛巾帮我擦汗,突然叫起来:“你看看,蚊子咬了一身扁皮疙瘩,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8.
清朝,有一位姓钱的秀才,写文章最不简潔,人都管他中叫“罗嗦先生”。甚至他的妻子都嫌他罗嗦。有一次,这位罗嗦先生赴京赶考,临走的时候,他妻子再三嘱咐他:写文章无论如何不要罗嗦。他也答应了。到京后考试完毕,当他快要返里的时候,事先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信:“吾妻妆次:前日罗嗦而令不复罗嗦矣。吾在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以下引者略);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下月因小月之故也。  相似文献   

9.
1981年秋天,副总编林忠要我写一个村实行“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的调查。我选的那村,叫“草坡大队”,在安丘县官庄镇。  相似文献   

10.
1994年9月2日,广东省佛山市彩色印刷厂的历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座谈会在该厂召开。 会议由六二届校友缪振汉厂长主持,并作了讲话。缪厂长在讲话中要求我厂的校友不仅要好好工作,为佛彩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要求各校友多写工作心得、学习体会、理论探索,为我国印刷理论工作作出贡献,为母校争光。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5,(5):18-18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沦,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作品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叫“败笔”;写作造谐很高的作家,其人其作叫“大手笔”;  相似文献   

12.
文燕 《出版参考》2007,(8):43-43
温格·朱利是美国的一位婚姻问题专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幸福婚姻法则》,为了提高该书的发行量,他决定聘请一位代表性人物作为该书的代言人。 2006年情人节,有一对夫妇被美国有线电视网(CNN)隆重推出。他们是102岁的丈夫兰迪斯和101岁的妻子格温。这一天,他们之所以成了美国的新闻人物,是因为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美国,他们俩创造了一项纪录,婚姻维持了78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个叫约翰的人,左手和右手做事时常发生矛盾。左手拿东西,右手就阻止不让拿,左手要脱衣服,右手却非要穿。有一次,约翰生气,左手握拳要打他的妻子,可右手却去救他的妻子,不让左手去打。看到这里,我心中顿时产生“?”:此人为何  相似文献   

14.
范敬宜同志讲到《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时说:放在头版头条,是想提倡一下新闻的创新。这条消息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而且是不大被人注意的新闻。二、要善于找新角度。如果这篇报道从正面写天津这家工厂如何为国争光、注意质量,就可能写得很一般化;如果不把刘厂长放在这个新闻背景下来写,而是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也不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三、要  相似文献   

15.
缺乏经验的通讯员,为了突出现任领导的功绩,总喜欢将前任写得一无是处,其结果往往引起许多难以排解的麻烦,长期争论不休,影响工作,甚至酿成风波。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某县一通讯员,写该县酒厂改苹奖金分配制度,产量成倍增长的报道,将前任的管理工作说得一塌糊涂,效益下跌,濒于倒闭。稿件刚一刊出,正在支持该厂厂长改革的前任厂长,态度立刻消沉起来,遇见厂长也象贴错了门神,横眉相对。厂长缺乏前任老领导的支持工作异常掣肘。后经上一级部门协调,矛盾才算得到解决。还有一个通讯员,写罐头厂新任领导在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发扬开拓精神、转办卷烟厂,给地方财政带  相似文献   

16.
向菲 《中国广播》2005,(4):22-24
打算起笔写下面的文字时,刚刚看完一封听众来信。这封信来自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写信人叫陈德祥。因为妻了的不辞而别让他心生恨意。2005年春节前夕,他辞去工作,在妻子娘家附近租了一间小平房,买了一整桶汽油和一瓶农药,他打算在正月十五那天,先放火报复妻子娘家,然后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1997,(1)
时代呼唤短新闻《雅安报》文文时代呼唤短新闻,但想把三五百字的短新闻写好,并不容易。写短新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全国、协主席李瑞环曾经告诫新闻工作者:“新闻,要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只有压短,人家才能爱看,才能增加信息量。这也叫尊重人,尊重人的...  相似文献   

18.
5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书记打碎厂长入党梦厂长端掉书记铁饭碗》,比写同一事件的其他报纸高出一筹。首先是标题俏皮而鲜明具体,一看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着意写了被辞退的书记现在到街头卖鱼汤,使两个月前的事有了现场感和新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说说我写稿的苦与乐成都军区七0一八厂赵治淮我1969年参军时,初中未曾毕业,别说写新闻报道,就是一般的记叙文也写不好。但在工厂第一任新闻干事、现任厂长范旭东的热情鼓励下,在众多新闻界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写稿,而且坚持25年从不搁笔,成为工厂党委...  相似文献   

20.
(一) 1992年5月3日中午,身着印有“陕西电视台”字样上衣的四男一女来到地处咸阳市杨陵区的西北植物研究所饮料厂。一下车,厂长立即迎上前去,热情地与为首的一位个头在1.8米以上,长得挺帅的小伙握手。寒暄之后,厂长把他们领到招待所安排住宿。登记处的服务员照章办事,要看证件,为首的小伙递了过去。服务员打开记者证,只见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