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近,听了两节数学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毫米的认识”,现将几个教学片断摘录如下,供大家对比、辨析。一、毫米的引入教例A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分米、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生:1米=10分米摇1分米=10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你发现什么?生1:不到1厘米。师:今天,我们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板书:毫米)教例B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把它们比划出来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自言自语。)师:请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想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有的量币,有的量…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过程】一、实际测量,激发需求1.唤醒已有。师: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1米和1厘米分别大约有多长?(每个小组比划自制1米长的尺,没有分米刻度线)2.激发需求。师: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我们还是请米尺来帮忙,大家一起数一数……  相似文献   

3.
王泰臣 《四川教育》2007,(10):37-37
【活动再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条毛线,你能用它围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踊跃举手,请生A演示,先将毛线打了个结,试着围了一下,然后望着老师。)师: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三《森林小卫士》。【教学片断】[片断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师:同学们会听故事吗?(学生听到奇怪的问题抿嘴笑)师:有的同学笑了,听故事谁不会啊?那么有会讲故事的吗?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8页~第29页,第32页练习五第1题~第5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你能用一些数来介绍一下自己吗?比如,老师家里有3个人,女儿9岁,上三年级,她的身高是134厘米,体重是32千克。学生介绍。(略)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师:刚才几个同学都联系生活,用一些数介绍了自己,很多同学提到了自己的身高。大家看,这是谁啊?(课前到该班拍了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题目】给你一张长40厘米、宽35厘米的长方形红纸,请你剪出两直角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的完整三角形小红旗,最多能剪出多少面?(学完三角形面积后使用)【分析与解答】因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可先算出最多能剪出多少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8.
<正>除了国家课程规定的数学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外,还有怎样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课程"进入学生的学习视野呢?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直到这一天,班上一位名叫许诺的学生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使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从三角形到椭圆2013年4月8日星期一晴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练习题:有两根小棒,分别长14厘米和12厘米,可以把其中的一根剪成两段,然后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大家讨论后,我们对这道题形成了如下统一的想法:(1)不能把12厘米长的小棒作为截断对象,只能剪14厘米长的小棒,因为14厘米>12厘米,无法形成三角形;(2)拆分14厘米长的小棒时,分成"1+13"厘米不  相似文献   

9.
吴文娟 《云南教育》2003,(34):42-42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数学“比例尺”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师:(出示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长24厘米,宽18厘米,你能在练习本上画出这本书的示意图吗?看谁画得最像?中途有学生反映,练习本上画不下。老师让他自己想办法,他发现应该将图缩小了画。老师将学生画的图选出几幅贴在黑板上。师:观察一下,哪几幅最像?(学生指出几幅像的和几幅不像的。)师:请画图的同学说说你画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确定长和宽的?生1:我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我是想3是24和18的公约数,我就把长和宽同时缩小了3倍。生2:我画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情境导入大象和小老鼠去体检,这是它们的身高报告单。哎呀,忘贴照片了!猜猜看分别是谁的。伸出你们的小手,分别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在长度单位的王国中,有比厘米大但是比米小的单位,也有比厘米还小的单位呢。我们随大象和小老鼠一起去研究,好吗?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大象拿出文具盒量了量说: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相似文献   

11.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适合学生学习,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下面就以其中的精彩片断谈谈自己的感悟。【精彩片断】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知道干什么吗?生1:摆角。师:不,是用来摆三角形的。你们会摆吗?生:不行,不行!要3根小棒才能摆三角形。师:那好,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是5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你会再配一根小棒,使这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摆小棒,也有学生在纸上画)生汇报结论:6厘米、4厘米、2厘米、7厘米、8厘米、3厘米、1厘米、0.5厘米。师:上面的…  相似文献   

12.
【实录】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又长高了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身高?(五位学生汇报身高:149厘米、146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2厘米)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计一下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生1:我估计可能是142厘米,因为平均身高应该接近中间身高。生2:我估计可能是141厘米。因为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17厘米,所以,我想平均身高应该与最高身高相差8.5(17÷2)厘米,所以是149-8.5≈141厘米。生3:我想可能是140厘米,但我说不出理由。师:大家的猜想很丰富,也很真实。究竟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为90厘米,宽为40厘米,将它锯成2块,然后拼成~个正方形,你能做到吗?(第九届“华杯赛”初赛试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创设童话情境)厘米跟毫米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朝夕相处,每天都生活在一把尺上。可是有一天,厘米看了看身边的毫米,心想:毫米这么小,竟然跟我平起平坐。于是厘米很不服气地冲着毫米说:“每次主人让我俩去度量时,总是我出的力多,你只是偶尔量一下,几乎不派用场,你算老几?竟然跟我平起平坐,你给我滚一边去吧!”……师:如果你们是毫米,听了厘米刚才的话心里高兴吗?生:(齐答)不高兴。师:那你们会对厘米说些什么呢?生:你厘米有什么了不起,还有比你更大的长度单位呢!生:你1厘米是由我们10个毫米组成的,你神气什么?生:如果有比1厘米…  相似文献   

15.
三、千米和吨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尺度时用的单位 ,通过直观和操作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首先引导学生用尺量一下数学书长多少 ,宽多少 ?学生汇报时只知道比××厘米多 ,比××厘米少 ,从而引出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例 1是观察尺子 ,除了厘米外 ,还有什么 ?引出 1毫米后 ,让学生数一数每 1厘米中有多少 1毫米 ,得出 1厘米 =10毫米。 1毫米多长 ?让学生量一下一分硬币的厚度 ,他们能清楚地看到一分硬币厚度是 1毫米。然后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夹住一分硬币 ,把硬币抽出 ,看到两手指间的空隙 ,就是毫米长…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艺术》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1.出示一只海螺: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它是什么?生:海螺。听说小海螺都会唱歌,你们想听听它的声音吗?(请学生用耳朵贴近海螺。)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师:(课件显示公园图片)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公园美吗?公园的门口摆放着很多盆鲜花,好看吗?(显示鲜花图)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要不要让学生发现?(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生:又缩小了。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相似文献   

19.
1.Can we eat in school?我们能在学校里吃东西吗?(P72)【在线点拨】in school意为"在上学;在求学",school前通常不加冠词。【拓展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24页。【教学过程】活动一:铺一铺,议一议师:(课件依次出示两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请同学们看,这是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厘米、8厘米,这儿还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如果用这种小长方形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你觉得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学生观察思考后,少数学生举手)生:我觉得能正好铺满的是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师:(不正面评价学生发言是否正确,以激发学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