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做;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自然、社会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知识,做一些他高兴做的事。可今天,这些做到了吗?不彻底改变“淘汰选拔”的教育机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提高,“解放”就永远得不到落实。  相似文献   

2.
我家孩子在学校表现很是乖巧,很听老师的话,可是一回到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得很"叛逆",在家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爱提条件.比如我提醒他糖纸要丢入垃圾桶中、关门要轻一点等,他总是提"妈妈给我买玩具我就……",请问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郭景轩 《辽宁教育》2006,(11):31-32
对于一个学生来讲,给了他事做,他就有了价值;有了价值。他就有了地位;有了地位,他就会得到尊重;得到了尊重,他就会有自信;有了自信,他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4.
告别网吧     
我们班的小李是个电脑迷。隔三差五地跑网吧,还买了游戏软件在家玩,考试成绩每况愈下。有一次放学后他偷偷上网一个通宵,在游戏厅的门口被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逮了个正着。气急的家长流着泪水数落他。我想,要把他从电脑游戏中拉回来,得给他找点事做做,丰富他的文化生活,让他“忘记”电脑游戏。  相似文献   

5.
如今,号称“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中,至少占95%。他们的确不好教育:自私、任性、不合群,给幼教工作带来不少新问题。我刚担任小斑教师时,感到头痛极了。三、四岁的幼儿根本不听话,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教他不能做的事他偏要做,你批评几句,他不但并接受,反而和你顶牛,边哭边发脾气,大声嚷嚷:“我叫大灰狼吃掉你;我拿枪打死你。”搞得我啼笑皆非。以后我读了幼儿心理学,渐渐领悟当幼儿从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有位教育专家说,现在教育的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学校的事家长做,家长的事学校做;小学的事大学做,大学的事小学做。他列举了若干事例证明了这一观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该做的事全由父母包办,到学校以后自己睡的被子不叠、宿舍不打扫,一双袜子穿了一个星期,……我近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慢的艺术,而生命的绽放需要等待,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花开的瞬间。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就是学以致用。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一味效仿别人,否则美丽总是别人的。数学研究不是教会的而是做会的。提到金军,脑海里开始检索与他一起学习、交流的影像,记忆定格在他课堂教学中几次关键性的场景之上。初识金军,是在2001年的区双优课比赛上,敦厚、朴实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听了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这一课,对他有了初步了解:条理清晰,细腻严谨;引导适时,点拨到位;循循善诱,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8.
理想,不一定要远大。这是小对候父亲对我说的。在记忆中,父亲是那种没有理想或说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从我记事时起,就从来没有看到父亲雄心勃勃地计划一件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见他高谈阀论他的理想,他似乎永远一成不变地上班下班.把每天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完。  相似文献   

9.
步兵的习惯     
有个经历过很多战争并得过很多勋章的步兵退伍了。刚回到城里,他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于是他们俩有了一个约会。在他出门之前,他朋友给了他很多忠告:“你可能在战争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有些事你要听我的。第一,你下车后要替你女朋友开门;第二,你女朋友入座时你应在她椅子后帮她;第三,她说话时你要温情地看着她;第四,她需要什么东西你一定要抢先做好,不要让她动手。”那个步兵说记住了,于是就走了。第二天,当朋友打电话问步兵昨晚如何时,步兵沮丧地说:“我没有希望了!”于是朋友问他:“你是不是忘了替她开车门?”…  相似文献   

10.
问: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怎样激励孩子争强好胜?答:要让孩子有好胜心,就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让他有自信心,敢于去竞争。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发现他的长处,多鼓励他。同时,还要给他确立适合他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也会让孩子在挫折中渐渐丧失了自信。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总喜欢和一些比她年长三四岁的孩子们玩。有的朋友警告我说,和年长的孩子玩会提早知道一些年幼的孩子不该早知道的事情,比如年长的孩子之间会谈论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事情;也会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比如年…  相似文献   

11.
有的学生不是不想独立,而是教师不给他独立自主的机会,万事都为他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样便在无形的约束中削减了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他们的依赖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要想办法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着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到的,教师尽量不要插手,而是给其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6,(5):17-17
2000年4月,冯志远突发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他随妹妹冯宝珍回到了故乡长春。到家后,冯志远请妹妹帮他做一件事:“给我找几个学生来,我还想义务给孩子们辅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心情了无痕     
我的外甥拿着他的作文本,满脸疑问地出现在我面前。“阿姨.老师说写事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我明明写的啊,可为什么老师给我评语还说我的心情是干巴巴的呢?”顺手拿起他的作文.只见作文上好几处被画上了红色的横线。他这样写道:看着老师发试卷,我好担心;马上要发到我了,我紧张得要命;看到自己考试只考了72分,心里难过极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碰到过学生这样的情况:作文中一到抒发自己感情时,学生每次都有空喊口号的嫌疑。“我真开心!”“我真难过!”这类句子数不胜数。那到底应如何让自己的心情在纸上体现呢?我把外甥拉到身边,准备给他讲一些自己独创的作文小窍门。  相似文献   

14.
我要将纪念品送给他表示谢意,他却大为不悦,表示给我的帮助是无偿的,请我不要做些伤害我们友情的事。受公司委派,我去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工作,在那里认识了一位芬兰朋友雅克。最近我的电脑故障频出,面对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我向雅克求助。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学生表扬优点、批评缺点已成了不少教师的思维定式。教师习惯于用统一固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其实,一律这么做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身上的毛病很多,连他的家长都很无奈地请求我,要多给他“穿小鞋”,少给他“戴高帽”。 我和班干部多次找他谈话,严厉批评,并不断地给他“穿小鞋”,谁知并不奏效,他依然我行我素。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身上也有不少长处。如,遇到吹拉弹唱、跑跳投等文体活动时,他就劲头倍增,生龙活虎;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他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在路上遏…  相似文献   

16.
杨伟元 《班主任》2014,(12):46-47
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改变一种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学生做事磨蹭,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你着急,他不急;你催促,他慢条斯理;你训斥得凶了,他干脆就罢工不做了,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了。倒不如多给他一点时间,为他搭建台阶,一步一步地让他慢慢来,别人花一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花两小时做完也是成功。  相似文献   

17.
我当了40年的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一个很清楚的回答——在我的有生之年,这件事肯定是不可能的。电脑可以帮我们去做我们要做的事,它只是扮演一个帮忙的角色。而教育并不是把已知的事填鸭、灌输给学生而已;教育也不是出作业,改习题而己,这些事电脑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件事情,电脑是做不到的——老师在课堂上看到了每个学生的表情、反应后,他马上可以调整他的说话语调、教学内容,这些事情电脑做得到吗?外,老师怎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如何对学生表达关心等等,再强的软件设计也没有办法做到。言传不如身教,言传可以通过电脑帮助,但…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界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不相谋的过程。”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而特别强调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取知识。陶行知先生的这种理论对今天的高职教育仍具…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曾教育他的弟子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做。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宽容。但我觉得不完全对,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那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可  相似文献   

20.
记忆辅助器——新一代的袖珍计算机郑恢今天的计算机只能记住你告诉它们的事情,而未来的计算机将能自动记住你做的每一件事,以及你在什么地方做了这些事倩。你在办公室里要马上给销售会上碰到的一个重要的董事长回电话,但是你放错了他的名片,也记不清他的电话号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