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履行WTO协定所确定的条约义务,即WTO协定如何在中国适用。从国际法(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和各国实践出发,分析WTO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公法的特殊性质,参照各国适用WTO协定的做法,阐明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非直接适用WTO协定是我国履行WTO条约义务的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WTO义务既具有整体的性质,又具有互惠的性质。由于WTO义务是一WTO成员方对所有其他WTO成员方负担的义务,它们都是无法量化的、不可分的,因而性质上不能被视为双边的,其应被认为是集体性质的。只看到WTO互惠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整体的一面,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WTO成员方不得以WTO义务属互惠性质为由主张WTO若干成员方彼此间修改WTO协定,也不得以其必须履行人权条约或多边环境协定下的义务为由违反WTO协定的规定,人权条约或多边环境协定的义务并不优于WTO义务。  相似文献   

3.
司法审查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简称WTO协定 )中被多次提到 ,虽然WTO协定没有规定各国应制定统一的司法审查制度 ,但司法审查制度在各成员方履行WTO协定义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中经常引用WTO协定以外的条约,这些非WTO条约有的已被并入WTO法律体系,其地位类似于WTO协定,可以作为法律渊源被DSB适用,没有被并入的非WTO条约不能作为法律渊源而适用,但可以成为DSB在解释WTO协定时的援引渊源.  相似文献   

5.
1924年5月31日由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加拉罕在北京正式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中苏之间的第一个条约。苏联历史学家认为,该协定的一些条款“由于中国封建军阀集团的不肯执行而未能实现。可是,苏联政府却严格地履行了自己根据协定所承担的一切义务,这也就是它对中国人民真诚友好的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还是从我国有关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力地位的角度,无论是根据WTO协定的性质和要求还是WTO主要成员的实践和争端解决机构的主张,我们都只能采用转化立法方式遵守和实施WTO协定,在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不能适用WTO协定,更不能赋予其优先效力。  相似文献   

7.
条约适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约国际层面的适用,具体由国际机关实施;另一方面是条约国内层面的适用,由当事国国内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其中条约的国内适用是缔约国善意履行“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义务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入宪方式规定条约适用,中国当前依然坚持着“逐个领域、逐个立法”的条约适用模式。学者应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一道,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层面的困境,推动条约适用制度早日入宪,以更好地推动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WTO法律体系是全体成员方必须遵守的国际贸易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并作出了相应的承诺,有义务履行相关协定内容。目前,我国外资法律制度与WTO基本规则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因此,我国外资法律制度应在WTO框架下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碳税或能源税边境调整措施是这类措施中最受争议的一种类型。尽管WTO具体协定条款和以往争端解决案例在判断对进口产品实施碳税或能源税边境调整措施是否符合WTO规则上还存疑,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种措施的实施必须符合WTO的基本原则,并且从历史经验可知企图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条款来规避WTO义务的论证过程将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10.
WTO协定与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协定是对其所有的成员国具有拘束力的国际法。它要求其成员建立符合其规定的司法审查制度。对于WTO协定在我国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应在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又参照各国通行的做法,采用混合适用的方式。若WTO规则与国内法规定发生冲突,应优先适用WTO规则。同时,还应适当参照或援引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的专家组决定和上诉机构的裁决。  相似文献   

11.
ECFA是两岸在WTO框架下签订的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的过渡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在解决ECFA所遇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时,应遵循"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原则、法域平等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参照国际条约原则和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具有司法性质的争端解决机制,为WTO框架下的多边协议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于WTO已经将投资问题纳入其调节范畴,WTO法律框架下的一系列协议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投资相关联,且产生与这些协议的争议都须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因此,WTO争端解决机制事实上为投资争议的多边解决提供了新的机遇,它可以弥补一系列传统投资争议解决方法的不足,推动投资争议解决的“非政治化”,确保投资争议解决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协定的实体规范及程序规范的竞合类型着手,结合协调法律竞合的国际法原则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协定法律竞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引渡制度     
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颁布施行,为中国国内有关机关处理中外之间的引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在中国的适用原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介绍了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分析了我国条约适用的模式特点,评述了国际上关于WTO法在国内适用的各种学说,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适用WTO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作为其重要方面的跨境高等教育得到了重大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对其进行国际法律规制的需求.这一任务主要在三个平台上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一个是在WTO和双边及区域性服务贸易协定平台上以成员国承诺的方式展开,进行硬性规制;另一个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上以指南建议的方式展开,表现为软法劝导.但两者都为成员国创设了义务,应该得到成员国善意遵守.  相似文献   

17.
跨境高等教育的国际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跨境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现实也提出了对跨境高等教育进行国际法律规制的需求。这一任务主要在三个平台上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一是在WTO和双边区域性服务贸易协定平台上以成员方承诺的方式展开,进行硬性规制;二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上以指南建议的方式展开,表现为软法劝导。但两者都为成员方创设了义务,应该得到成员方善意遵守。  相似文献   

18.
从法律关系的内容出发,国际法现阶段还应以义务为本位。从理论上分析,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强行法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法主体内涵体现了义务本位;国家主权体现了义务本位。在国际法实践中,国际法院有关案例、海洋法、环境保护法、WTO法等都体现了义务本位。  相似文献   

19.
WTO规则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法律框架,对成员国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通过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旨在消除或限制各成员政府对跨国贸易的干预,同时对成员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留有一定的灵活性。WTO规则具有国际经济法的性质,不能在我国直接适用,只能转化适用。WTO规则对我国经济法规范体系的影响是直接的、全方位的。我国经济法应该从价值取向、理念、功能、调控方法及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定位,以实现与Wrm规则的接轨。与此同时应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例外、豁免、过渡期安排、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等,保护我国经济主权,保持我国经济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