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小畅是个活泼的小姑娘,快十二岁了,从不见她皱眉,更少见她烦恼.这几天,一向活蹦乱跳的她突然沉静了许多,似有若无的烦恼总浮现在她的眉心.这孩子怎么了? 我问她,她无精打采,一声不吭.问别的同学,似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联想到这几天她不爱活动,我一拍脑门:咳!她八成是来那个了吧!  相似文献   

2.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她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下诀别信.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礼物     
在那之前,她并不快乐. 打一出生,她就与常人不同,因为她只有一条腿.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却无济于事.她是先天畸形,无药可治.这似乎已经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赏识孩子,需要一颗爱心 当我们的孩子呱呱坠地时,小小的她,只需要我们一个小小的臂弯.在这臂弯里,她会感到安全;在这臂弯里,她会变得安静;在这臂弯里,她会获得温暖;在这臂弯里,她非常快乐.在生命的起点阶段,她对父母的要求只有这一点点.当父母倾情地对孩子付出这小小的臂弯时,就是对孩子小小的赏识.小小的孩子,上帝也会让她知道,她很重要.于是,她很幸福,即使在睡梦中也会露出令人心醉的笑魇.  相似文献   

5.
班上有一位女生,早晨到校经常迟到,每次老师批评、教育她.她都承认迟到是不对的,并保证下次绝不再迟到.似乎“心悦诚服”了。但我知道,她对自己迟到这一不良行为早已习以为常了.老师对她的教育批评她也习惯了。果然.第二天这位女生又迟到了。这一次我意识到用老办法是不会奏效的。我决定暂时不去找她,更不批评她,静观其变。我从窗外看到她坐在位子上东张西望.神情慌张(尽管她对迟到和批评早已习惯了,但还是担惊受  相似文献   

6.
马老师: 我的女儿从小就和她父亲特别亲近,却不大愿意和我在一起,那时我没拿这当回事.随着岁月的更替,现在女儿已经10多岁了,更依恋父亲了.就说那天,她父亲出差回来,给她带了些吃的、用的,她高兴地搂着她爸,亲个没完;后来,她看到她爸也给我买了衣服,便大吵大闹.我和她爸一时傻了眼,面面相觑.我女儿这是病吗?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活泼的、文静的、调皮的、稳重的……望着他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雁归来”的喜悦.然而就在他们中,有一个身影总是茕茕孑立.她自我封闭,很少与同学们交往,在她脸上满是12岁孩子不该有的忧郁.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个经历特殊的孩子,需要我倾注更多的爱.通过课下谈心,我了解到由于家庭关系不和睦,使得一个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过早地“成熟”了.她很钟爱这一句话:“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人都不应该绝望.”这句话出自我借给她的一本诗集中.自从她阅读之后,我就经常在她的作业中读到这句话.从中不难看出她是多么孤独、无助.这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只有触动她的内心世界,才能点燃她心中希望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07,(2):52-53
我有一个小孙女,不言而喻我非常钟爱她.她喜欢画画.起初,一支普通圆珠笔对她来说也就足够了.可是她的妈妈发现她在这方面有特殊爱好之后,毫不犹豫就给她买回了彩色粉笔和彩色铅笔.  相似文献   

9.
"她结识了一位男生,很快被他折服:乌黑柔亮的头发,白晳清秀的脸庞,高挑匀称的身材,清甜圆润的歌喉……她把他当作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她思念他,在他教室周围徘徊,在校门口等他.可是他似乎不愿见她.这无法排遣的思念折磨着她.老师,这个女同学该怎么办?"这是一位女生写在课外习作本上的一段话.仔细琢磨,我明白了,她是借他人之口向老师泄露隐私.女学生能向老师亮出内心世界,这是信赖的表示.面对她的单相思,直言不讳,会伤害她的自尊  相似文献   

10.
在这所特殊的学校,她是一位特殊的园丁。为了这群特殊的孩于,她的青春和智慧.她的爱心和奉献.比她的同龄人的付出,不知多了多少倍,不知艰难了多少倍。胡晓平.安徽省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她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乐于奉献.她来自偏僻山村,家境贫寒.幼时的她立志将来做一名老师,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取得了很多荣誉,但在成绩面前,她始终觉得这只是一名教师的本分.她,就是淄博职业学院教授曾照香.  相似文献   

13.
母亲是个好女人,她真的很好.不管她感觉多么糟糕,也不管这一天过得多么倒霉,如果你问她怎么样,她一定会回答--"很好".母亲经历坎坷,从德国移民来的外祖父英年早逝,她15岁就被迫辍学,整天做工贴补家用.母亲常说,她小小年纪就懂得了生活不总是赐予你想要的东西,你只有尽力打好手中这副牌.她永远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肯让别人为她担忧.  相似文献   

14.
在这之前,我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是谁.在这之后,我的生命里多了一份牵挂.  相似文献   

15.
滕静 《文教资料》2008,(5):15-17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她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她身上具有独特气质:柔情与刚性,正是这一对矛盾的组合使得李清照血肉丰满.无论在个人感情上,还是文学作品中,她都表现得个性鲜明.她之所以脱离了一般怨妇的小家子气,成为一代大家,恐怕与这多重的气质与性格有关.本文试以她的思想情感及诗词作品采分析这一特质.  相似文献   

16.
本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乔叟笔下的巴思妇人的性属问题.她是英国诗歌之父一乔叟笔下成功塑造的一个妇女人物形象.她追求独立,她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平权利来控制她的丈夫的女子.她一直都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性属角色的反抗者.这一概念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超前的,所以这位作家都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位妇女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与社会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沙诺喜欢蝙蝠衫,这是她通常的着装风格.所以提到蝙蝠袖,大家就会想到她. 有一天,她忽然穿背带裙了,原来,是林帆说,她穿背带裙可能更好看.  相似文献   

18.
唉,怎么和她坐在一起呢?别看她表面上文静,可这完全是伪装.重重包装下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谁知她会干些什么,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这是和她同桌后,同学给我说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一 于小颜在文城一中很有名,每个人都知道她.她不漂亮,学习成绩很差,才艺和特长也寥寥.于小颜之所以极负盛名,是因为她长了一副惊天动地的龅牙一—那是我所知道的最严重的牙齿畸形,连嘴唇都合不上,只能每时每刻微张着嘴,这让她看起来愚蠢至极.最要命的是,她还很胖.这基本就给一个女孩判了死刑. 刚升学时,有人同情和关心她,可她没有任何反应;有人嘲笑和讽刺她,她也没有任何反应.她不感谢,不愤怒,不微笑,不哭泣,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任何表情.从她宽阔平板的脸上,两条线一般的眼睛里,你看不到她在想什么.她只是张着嘴,露着她鼓出来的牙,像一头缓慢而孤独的巨大野兽,视而不见地接受我们给她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深夜,她在朋友圈里见到这首《致橡树》.猝不及防间,那些熟稔的句子,在她心里放了一场又一场烟火,她在这悲喜交集的烟火里,想起他. 那时,她心里有他.不,还不是爱,爱太鲜明,太醒目,太张扬,太浓烈,不合适用来形容她心里那一份情愫.他于她的意义,是一颗裹在层层叠叠的糖衣里的小小的硬硬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