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具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名闻遐迩的琉璃厂文化街,经过改建,面貌一新。在欢庆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前夕,有十九家百年老字号恢复营业。这些沿着街铺的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同门前的牌匾宫灯、雕饰彩绘相映成趣,使古老的文化街重放异彩。在琉璃厂文化街管委会成立的一次会议上,一贯关心文化街的建设并花了很多精力来抓改建工程的国务委员谷牧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文物商店。他对管委会的委员们说:琉璃厂文  相似文献   

2.
阚红柳 《出版发行研究》2017,(11):106-108,63
坊刻本缙绅录是清代北京极富代表性的书籍,自清初以迄清末,琉璃厂数十家书铺四季刊刻,广为发售,本文详细探究清代坊刻本缙绅录经营的社会历史环境、市场条件和营销策略,以有助于清代图书出版发行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是河北省冀县人,生于1914年。9岁时入私塾读书,15岁时因家贫辍学到北京谋生,经家叔郭恒利介绍到隆福寺嵇古堂书铺学徒,三年出师后当伙计。1939年应勤有堂崔符先的聘请到勤有堂担任副经理。1943年在琉璃厂文化街创办开通书社,独立经营,自任经理。1956年公私合营并入北京市中国书店,曾任琉璃厂古书店副经理、收购员等职,现为中国书店业务顾问。 我从事古旧书业工作六十多年了,经历了许多人和事,现在把它写出来,或许对希望了解该行业历史的同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琉璃厂海王村公园门左设有铸新照像馆,某年旧历新春,将北京著名画家肖像放大嵌镜,悬于门首。中有齐白石先生像,身着反面狐裘,头戴黑色之土耳其式冬帽,手摇一扇,上为齐氏自撰之“裘扇铭”。文曰:“摇扇可以消夏,着裘可以御凉,二者日日须防,任人窃笑颠狂。”其人性情孤僻,铭文亦怪。 琉璃厂东门外杨梅竹斜街西口街门有联曰:“琉璃掩映春堆厂,杨梅横斜香满街。”  相似文献   

5.
首先概述清代搢绅录的整体出版情况,梳理现存清代搢绅录中有关出版、发行、版权方面的材料,并在稗乘、文集、政书中搜集相关记载,找寻清代书坊大量印行搢绅录的途径及合法依据.鉴于坊本中又以京都琉璃厂荣录堂所刻最多,试以荣录堂为例,做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题记:琉璃厂:一片文化的沃土。就是这片沃土,哺育了一代代学子。就是这片文化沃土,托举起中国近二三百年间多少文化与科技巨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我们已经有了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分类,但尚缺一种叫做"商业遗产"的门类。北京迄今为止公布的两批共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里,琉璃厂东、西两街亦在其中。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依照这一定义看琉璃厂,其历史文化价值,恰恰体现在其古老的文化商业方面。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内天安门的右前方约一公里处, 有一条蜚声中外的文化街——琉璃厂文化街,整个街道从建筑店面到经营内容都是古香古色,由收购、销售历代的古旧书籍、碑帖字画、文房四宝、篆刻用品及古董文物等各具传统特色的商店组成。这条街以其悠久的历史、典雅的古韵吸引着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刚到位于此街的中国书店出版社工作时,曾写过几句对琉璃厂初步印象的“自度曲”:“日下叠琉璃,  相似文献   

8.
琉璃厂的典故和历史,可以写成一部书。琉璃厂的人物和故事,可以演成一出戏。自从清前期琉璃厂发达之后.已经不知有多少文人涉足这里.为它写下过诗文。在过去平常的日子里.没有今天的潘家园,琉璃厂是人们淘宝和寻古旧书籍的最佳选择地。琉璃厂,在过去旧式文人的笔下,出现的频率颇高。道光年间曾有杨静亭写下过这样一首竹枝词: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皆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9.
冉庚文 《云南档案》2006,(6):21-21,20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县城条街,占地面积555平方米,格局属于二进式四合院,是典型的清代民居。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琉璃厂的文房四宝和书画是最有名的,清末、民初时期,众多书画大家的作品只在琉璃厂出售,这也吸引了大批的收藏家前来,书画交易一度盛行。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清代东北第一书院”的铁岭银冈书院(前身名“致知格物之堂”),由清代原湖广道御史郝浴创建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它对清代早期铁岭文化的影响具有着开发和发展的意义,有筚路蓝缕之功,对今天的铁岭本土文化仍然有着深刻的渗透。为此,从铁岭近代文化状态、银冈书院的产生和发展、银冈书院教育对铁岭文化的贡献、银冈书院对今天铁岭文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繁荣和发展铁岭现代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清廷对戏剧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澈 《历史档案》2003,(3):77-85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朝代,仅就戏剧而言,清代的戏剧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出现了昆曲的繁荣、徽班的进京、徽汉合流的辉煌以及同光十三绝,最后促成了京戏的诞生,也为当代中国京戏的发展准备了优秀的人才。清代戏剧文化的发展,与清廷  相似文献   

13.
赵安民 《出版史料》2007,(2):112-115
吴希贤(1911~2001年),河北省冀县(现为冀州市)人,高小(六年)毕业文化程度。1926年经人介绍到北京琉璃厂南阳山房古书店学徒,从此结下长达七十多年的终生书缘。吴希贤的早期书业生涯,据孙殿起所撰《贩书传薪记》《琉璃厂书肆三记》以及雷梦水撰《琉璃厂书肆四记》等文献记载,可以知其大略。  相似文献   

14.
琉璃厂的阳光祝勇若不是台湾女作家苏伟贞来京,也许不会舍得抽出一整个下午去逛琉璃厂。电话里苏女士心情急切,她恨不得在下飞机的那个晚上就去。琉璃厂永远是书生的乐园。可惜我整日埋头于编稿出书,已经许久没有享受“淘书”的乐趣了,自然乐意给自己一个理由,可以安...  相似文献   

15.
南涧县文管所收藏着一件清代税票木刻版,该木刻版是20世纪80年代在南涧县拥翠乡长虫街(也名蛇街)征集到的,为清同洽十一年(公元1872年)蛇街税局向当地商贩征收税费的一种票据木刻版。  相似文献   

16.
琉璃厂,这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文化街,多年来吸引了中外人士的关注。今天那里车如流水人如潮。人们到此领略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之深之醉人迷人,尽己之力购买一些或收藏或实用的书籍文玩、纸笔墨砚等文化品;更有一些当年与琉璃厂有特殊关系的人,到这里踏故寻旧,追思过去的见闻和足迹。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民族生产活动关系密切,不仅是清代满族人们增强其民族体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清代满族人们征服自然、发展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对读书人来说,买旧书习惯称为“淘”书,大概是取沙里淘金之意。而到北京“淘书”的首选之地,非琉璃厂中国书店莫属。尤其是每年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读书人真像淘金者一样涌向琉璃厂,在全国最大规模的海王村古旧书市上寻找自己的钟爱。不少人如愿以偿,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旧版绝版书刊。现如今,在中国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都加入了到琉璃厂“淘金”的行列。学者的心声,政府的关怀琉璃厂的书香已延续了几百年,而中国书店的事业则直接得力于我国学界一代宗师的积极倡导和国家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1952年初,身为人民代表的著名学者郑振…  相似文献   

19.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3,10(6):22-24,31
清代,甘肃人才辈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而且潜心研究学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章介绍了以邢澍、张澍等为代表的清代甘肃学者的学术成就及其著作的流传,并从地域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甘肃文化教育事业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今年77岁的王志鹏先生,解放前出身于以经营善本而闻名的邃雅斋书店。他精湛的古书抄补技术在琉璃厂书肆中独为翘楚,而诚心敬业的态度,又使他赢得许多学者的尊重。如今,六十多年的书店生涯,使他成了琉璃厂这一文化胜地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人。 精本满架的邃雅斋 王志鹏14岁入邃雅斋当学徒。在1956年并入中国书店之前,邃雅斋坐落在琉璃厂西街路南,毗邻庆云堂、震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