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理念确立,引领校本教研的方向 我校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对教学质量注入新的内涵:1.全面发展:不唯分数论英雄;2.全员发展:不让一个孩子趴下;3.一生发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把潜力留给中学。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对此,有的人抱憾终生,而有的人却把这种“遗憾”幻化成一个美丽的梦,并为之而奋斗不息。苗颖杰,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世界电器业巨子松下幸之助,传奇般地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一流的跨国公司,被人们尊崇为“经营之神”。他一生历尽沧桑,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但终生难以忘怀的,却是一个眼镜“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的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王景桂老师任教于崇文区金台小学,她把“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高尚的师德.无私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特需生”。  相似文献   

6.
邹志安  段柄仁 《初中生》2007,(7):36-39,50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创业观点     
一个朋友值多少钱十五年前我开始了一项特殊的创业──交朋友。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这比任何方式都更适合我这个穷小子创业了。中国有句俗话:多个朋友多条路。而我的思考结果更把这个观念进行了量化,一个朋友值多少钱?假如把一个朋友对你的帮助折合成钱,那么一年是多少钱,一生又是多少钱。你估算一下,我看不会少于一万元。假如你病了,朋友去照顾你,你不仅可以省去护理费,因为心情好,还可以省去一些医药费。假如你是个生意人,情绪不好时去找朋友聊聊,调整了心情会在生意上有多少收益。一个作律师的朋友一生会给你多少免费咨询…  相似文献   

8.
本的一生     
孙琛 《小学生》2004,(11):45-45
我是一个漂亮的本,陈列在一个用塑料纸包装好的美丽的盒子里。一天,一个小女孩来到货台前买具。售货员阿姨把我拿出来,小女孩一下子就看上了我,对售货员阿姨说:“就要这个了!”从此,我便开始了我崭新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二三十岁的时候,我喜欢发议论。如下边一段: 教师的幸福感与尴尬感恐怕是一回事。 学生问老师而老师一时失语。是老师的尴尬,而当老师把这个尴尬转化为自信时,便有了教师幸福感。一个老师。总是淹没在学生的提问中的,无数的尴尬往往伴随一生。因此,把尴尬转化为自信,也许是老师一辈子的事,是老师幸福一生的事。学生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是老师获得幸福的最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微格情境学习完了《分数的意义》,徐老师说:“现在我们大家总结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们一个个把手举起来。一生:“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就是分数的意义。”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你能具体地说说吗?”一生:“老师,我来说。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一生:“我来补充。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是用来表示单位‘1’平均分以后得到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师:“还有谁来说?”一生:“我们还学到了单位‘1’的概念,知道了单位‘1’和自然数‘1’不同。”师:“还有吗?”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再没有举手的。师:“想想…  相似文献   

11.
程启飞 《教育》2008,(9):32-33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教48年,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工作成绩突出,一生所获荣誉100余项,曾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捐资助教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他一生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把省下来的10多万元钱捐给了社会。他叫郁忠诚,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还影响了自己的后代献身教育。  相似文献   

12.
谈教师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生是反思的一生,只有善于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有人把课堂教学称作“遗憾的艺术”,我非常赞成这一观点,笔者从教23年来,正是在这种遗憾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时至今日,可以说没有一堂课不存在遗憾,也无时不在进行反思。实践表明,对于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只有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自己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教育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们一生的命运。只有老师放开自己的手,相信孩子,把“权利”真正还给孩子,才能培养出一个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份平凡的事业坚守一生;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单纯的理想奉献一生。在滇中昆明,在那所修智养德、求实启真的昆明十中,红颜苍老、青丝染白、年近七旬的俞泰红老师,将自己的生命理想浓缩在了三尺讲台中,她把自己50年的心血与时光,倾注在了莘莘学子身上,成就教育界耀眼的“红”。  相似文献   

15.
弘扬王力精神创办特色学校郭德瑛王力先生是世界首推的汉语言学家,著名的教育家、诗人、翻译家.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艰苦自学成才,勤奋钻研成家,出名后,不留恋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是回到贫困落后的祖国,把自...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听话就是好孩子,上学了听讲就是好学生,工作了听领导的就是好同志,如果继续走这种老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陶宏开教授说,与此相反,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真正的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孩子,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人感叹:人生,多么短暂!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会不会真的很短。我也不知道"人的一生"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过我可以把它换算为:人的一生=1天 1天 ……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山东教育》2008,(11):30-32
一位教育专家在论述素质教育问题时指出: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因此,在我国新时期提出的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中就把品德教育排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9.
夸美纽斯曾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了。”身为教师的张毅给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把教育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努力做一个高尚事业中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20.
黄玮  曹静 《教师博览》2005,(9):54-54
师风骨,是由传奇人生铺垫的。贾植芳曾这样总结自己: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历经战火、牢狱和各种精神磨难,却不改其刚强乐观,一生坚持知识良知和社会批判精神,努力“把人字写端正”,是为贾氏“风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