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端于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涵养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运用于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命题,和谐生态观、生态系统观、民生福祉观、绿色发展观及国际生态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家需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企业需要践行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生产力;个人需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升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球生态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我们应当系统地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及治理制度、坚持长期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培养来推动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及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的具体化,具体表现在,构建了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理念,促进了其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奋力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青年力量、先锋力量,培育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安宁片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及其实现是贯穿于人类思想史的终极命题,也是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更从生态领域回应了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嵌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了“天人合一”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在个体和社会双重意义上的统合,同时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等级思想与迷信内容,将人从服从自然、服务于“天道”的客体地位中解放出来,赋予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吸收与重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了西方生态思想中主客体对立、人与人之间对立的观念,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纳入彼此依存的共同体视域中,实现了对西方生态思想的反思与超越。从人的本质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生态领域的嵌入与展开,实现了对人类思想史的接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思政课上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时代价值,即传播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诉求,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培养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笔者认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应该包括:积极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引入微课教学,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形式;开展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8.
赵江涛  张冉  沈小婷 《教师》2023,(5):12-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文章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以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提出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强化生态平等意识、营造学习生态氛围、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学校建设等路径,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探索,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本源先后经历了生态文明意识萌芽、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生态文明思想启蒙、生态文明思想奠基四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两山论”,确立了生态优先地位,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由对立向统一转变。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在政治、文化、技术、制度、市场、全球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创新,为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聚焦问题导向,加强综合治理与监管,不断丰富并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领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是当前理论界的热点课题。现有研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生成逻辑、体系结构、核心特征、世界向度、实践指向等论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基础探索。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较为系统性的认识、多元性的思考和深入性的探讨,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注入活力。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体系研究尚待完善、整体性角度考察不够、交叉研究薄弱等不足,有一定拓展空间。基于此,要推进多角度、跨学科深度研究,大力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要进一步加大理论创新研究力度,持续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学理化水平;要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研究,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层次性;要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逻辑,明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推进理路;要更加注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联系研究,深化对以“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加大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的跨文化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厚的哲学意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当代展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习近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人类社会的有机系统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分析的方法,将自然界看成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构成,阐释了人、自然、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思维、系统思维、主体思维等特质,展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两山理论"和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坚持绿色、协调的乡村发展模式。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的重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乡村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法治观三个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具有四个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层面:一是作为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层面的生态文明;三是作为价值、理念和方法层面的生态文明;四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复杂巨系统层面的生态文明。整体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厘清四者的逻辑关系。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自然环境治理困境需要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方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重涵义的深层关联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国际国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角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发展的视域下阐述了生态生产力理念、绿色福利理念、发展与文明的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回归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具有鲜明的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性质,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辽宁教育》2023,(4):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连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思路,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辐射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8.
黄娟  陈帅 《中国德育》2023,(23):23-29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涵盖四个维度:动因维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者、实现现代化与中国梦等的迫切需要;内容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生态道德、生态思想、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绿色科技与生态法治等内容;对象维度,生态文明教育可分为青少年、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有教育培训、舆论宣传、实践养成与绿色行动等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构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初步探索、过度征服到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迈入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发展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任;学科教学更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更具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必然需要在这场绿色文明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将思想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从生态理想、生态精神、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这4个维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理想是绿色家园梦、美丽中国梦和美好生态生活梦的统一;生态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绿色阐释;生态道德是共同体、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是法治思维培养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