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状一是心理恐惧———一看到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就害怕 ,心发慌 ;二是思路盲目———面对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 ,半天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听老师讲课听得懂 ,看书上的解答也能理解 ,但要自己动手解题却感到无从下手 ,说不出个所以然 .2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四多四少”现象严重 :教师讲得多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得少 ;解题技巧强调得多 ,常规方法重视不够 ;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总结得多 ,分析题意 ,由题找方法 ,举一反三做得少 ;机械训练做得多 ,解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历来强调"举一反三",但是"举三反一"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有时比前者更为重要.事实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可以看成是演绎法和归纳法.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则倒过来,先从许多现象出发,归纳出定理.他还说,演绎法是学了对付考试的办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了算",即让学生先"说"后"计算"很有好处.让学生"说了算",能真正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说",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哪些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还不够好.  相似文献   

4.
一、探究性学习要富有启发性,注重"举一反三" 第一,方式多样化、趣味化.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习材料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灵活、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可以独自查阅资料,也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探究,可以相互探讨、各抒己见,也可以展开专题讨论、辩论.  相似文献   

5.
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魔术棒一点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点"词"成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自主的思想,人很难有表达的愿望.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根本.没有情感,"抒发"什么?没有思想,"言说"什么? 命题作文,规定学生必须"抒发"一点什么,而且必须要"真";规定学生必须阐释一点什么,而且必须"正确"(还得"负责").从小学到中学,大量的命题作文"训练",并经过未必切合实际的评价,造成学生恐惧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因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不少数学教师教学时感到自己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就是数学教师关注知识的"教"多了点,而关注学生的"学"少了点.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为学生创设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呢?笔者做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8.
谈"一点"     
"一点"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常用词语,但其用法却相当复杂.可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词类组合,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本文从"点"入手,分析"一点"的多种词义和句法上的不同搭配,以及其重叠式"一点点""一点一点"在句法语义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学科更重要的使命和更丰富的内涵,其中一点,便是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的课堂演绎和活动呈现,"资源"是可以帮大忙的.演绎得是否精彩、呈现得是否顺利,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是否精彩、是否顺利.对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语文课程的"资源观",并解决好以下五个"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云云 《班主任》2011,(11):41-43
一、班会目标1.树立"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积极理念;2.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二、班会主题和形式分析1.主题分析"每天进步一点点",非常朴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对学生成长最有用的道理。"一点点"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它却可以引起大的变化。"水滴石穿""积沙成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相似文献   

11.
温故知新,及时反刍,就可以让学生学会知识。然而,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得让学生会学知识,懂得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喜欢听好话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教师的表扬使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但是,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催化剂.因为表扬是把双刃剑,也像生病服药一样,不能乱用,应遵循它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则和禁忌要求. 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随意夸大其词——"你很聪明","你回答得真棒".这种"满堂夸"的廉价奖励方式,表面上烘托了课堂上的气氛,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度,显得过滥过多,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让学生以为自己回答得很好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让学生试算"15减9等于几",并说一说你的想法.结果让我非常惊讶,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做这道题,归纳一下共有四种解法: 方法一:9加6得15,15减9等于6; 方法二: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相似文献   

14.
一、"双动"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动"教育模式中的"双动",就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让教师主动、生动地教."双动"模式,把握着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把握着这两个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最优良状态:生动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握着这两大关键环节,让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更充分,让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更强烈.  相似文献   

15.
走进新课程后的今天,"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我欣喜地发现,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数学日记"中的内容,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教育目的也自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从中可以看出 ,在大力提倡“学生作文自由表达”的同时 ,必要的基本训练是不能放松的。这些基本训练就是通过有相对统一要求的课堂作文来达成的 ,所以对小学生来说 ,课内作文仍是作文教学的主线。课内作文 ,离不开教师在内容技巧上的指导 ,更离不开教师讲解课文写作上的特色 ,或让学生举一反三 ,或让学生摹写 ,或让学生改写 ,或让学生联想。总之 ,重在围绕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 ,假设环境 ,创造氛围 ,让学生通过当堂审…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要让物理思维的花朵在学生心田绚丽绽放,需要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通过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巧释疑点来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来促使信息增殖,思维发散,进而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语文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促使他们的语文能力不断发展,即达到以"本"为本,读写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俭 《科技文萃》2004,(7):9-11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一点举世公认.但另一点也让世人不敢恭维,这就是技术工人、蓝领阶层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工更是少得可怜.在许多地方,不缺硕士、博士,急缺高级技工,已发生了严重的"技工荒".  相似文献   

20.
陈天玺 《贵州教育》2005,(19):46-47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与学”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在“教与学”上究竟应该做到哪些呢?下面,试就“教与学”两个方面略抒己见。一、在教方面虽然教无定法,但是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想学,学的时候容易学懂,学懂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良师。显然激发兴趣至关重要,而兴趣的维持也不容忽视。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每一册生物课本都有绪论课。绪论是教材提纲。绪论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课程的学习。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知道书中所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