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内容是《年、月、日》。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2月份定为平月呢?把1月份定为平月不是好记一些吗?”授课教师回忆道——当时这一问题难住了我和其他同学,我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很难!现在老师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这个问题留待你们课后去研究,看谁  相似文献   

2.
交换     
“老师,这朵花叫什么?”一个学生兴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举起一朵鲜红色的小花。“你拿什么来交换答案?”我微笑着问,“我刚才观察过了,这朵花有二十四个花瓣,边缘是光滑的,中间没有雄蕊和雌蕊……”她急不可待地一口气说完了一些花的特征。“好,那我告诉你,这是一朵重瓣的茶花,你可以再去研究研究为什么没有雌蕊和雄蕊?”这就是我最近跟学生的“交换”游戏——如果学生有问题来问我,她必须自己先有一些发现才能交换到我的答案,学生对于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偷懒”是个贬义词,没人会喜欢偷懒的人。我说的这“懒”是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太“勤快”,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动脑筋去思考。教师有时要学会装傻,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寻找答案。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次讲座中,刘建彬老师发出一个质问——“老师们,大家关注过吗?学生怎样的状态才是倾听的状态?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倾听了吗?”这一问,我的心猛然被一击!是呀,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教师的课堂语言“:请大家注意听讲!”而很多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位老师已在提醒学生去学着倾听了,是在落实课标的要求了。对这个问题再没有深思,这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落实”需要如此深细!反思教学我们只是将目标当作了一次次的要求,一遍遍的训导。原来我们误把“训导当作了“训练”,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听,应该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  相似文献   

5.
孵蛋记     
“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呀,一直想解开这个奇妙的谜!于是,我去请教科学老师,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老师却告诉我:“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先有鸡,有的人说先有鸡蛋,而且持两个观点的人都有不同的进化论。”科学老师都不清楚,这可怎么办呢?我只好上网去查这方面的资料,但结果也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新课标、落实两个教学常规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前些天,听了一节课,上课的教师充满激情,富有经验,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气氛浓厚,给听课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句话“请你告诉我”,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请你告诉我,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老师问。“请你告诉我,读到这里,你又想像到了什么?”老师又问。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我”自然就是老师自己。初步看来,这句话也没什么错误,但从这句话的意思想开去,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告诉老师一人了。那么其他学生似乎可…  相似文献   

7.
【缘起】在“量长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练习题:一张课桌高80()。面对学生的错误,大家一致认为应让学生逐个去试,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试”固然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怎么去试?在试的过程中,需不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怎样的引导才是有效的?教师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既获得了空间观念,又找到了正确答案?面对以上问题,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两位老师对同一道题进行了研究教学,下面将其中的一个教学过程记录如下,以求教于大家。【案例】题目:一张课桌高80()。【案例1】学生练习时,出现了两种答案:80厘米,80分米。师:想一想,…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范文我的英语一向很差。一天英语课 ,老师兴奋地把印着我英语作文的试卷发给全班每人一份 ,我不禁有些受宠若惊。接着 ,老师又兴奋地说道 :“同学们 ,这篇作文很不简单啊 !凡是你们能够想象得到的错误 ,都能在上面找到。好 ,现在我们就以它为范文 ,开始改错。”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农夫看见一小男孩正在偷苹果 ,农夫叫道 :“我待会儿一定去告诉你爸爸。”孩子听后 ,马上向树顶喊到 :“爸爸 ,下面有人想找你谈话……”礼貌某生因为叫一个胖女生是“肥猪”而被老师教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你这孩子太没礼貌了 ,怎么能别人像什么你就叫什么呢 ?…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傍晚,我值周巡视到二年级教师办公室,发现有一男生正在做一道“九宫图”问题。见他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窘样,我凑过去问:“老师教过这道题的解法吗?”这个学生无奈地说:“老师说,你要认认真真地去凑数,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我心想,就是凑到半夜,他恐怕也做不出来。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带领学生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时,曾教过这道题,于是我把解题方法耐心地告诉了他。他高兴地把作业本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飞跑着回家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的数学教师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出示了一道题:一块菜地平均分成 8份,5份辣椒,3份西红柿。问辣椒比西红柿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学生埋头解答,很快就完成了。教师投影展示一学生的解答过程:5/8-3/8=2/8(份)答:辣椒比西红柿多这块地的 2/8份。“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教师环视四周,眼里充满期待。“好像这里不应该要单位。”一个学生试探着说。 “对!问题中没有单位名称,所以这里不应该有单位。”一些学生频频点头称是。“我反对!老师说过,解答应用题要有单位、有答语,因此这里应该有单位。”该生的反驳引出另一些学生的附和声。到底该不该加单位呢?接着,教师先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1.
爆笑幽默     
缺点老师:“你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学生:“认识到了。”老师:“缺点是什么?”学生:“缺点是不如睡在床上舒服。”茄子同学昨天晚上,偶一同学去食堂打饭,指着一份菜问大师傅:“这是什么呀?”“茄子同学”我那同学一听就不愿意了,心想:你怎么把茄子和同学连起来说啊。于是又问:“那个是什么啊?”“土豆同学”“那个呢?”“莴笋同学”他生气地把饭盆往窗台上一墩!“给我来份粉条师傅!”就见那个大师傅把饭盆冲后面盛菜的师傅面前一递,说了声:“粉条哥们!”长度的单位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  相似文献   

12.
一名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有的说是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重温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候老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上爆发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一路要注意什么。“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也许这并不是教材的重要知识、课间的必要内容,对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并无多大影响,但这一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  相似文献   

13.
青春     
“时髦的服饰,丰润的容颜,乌黑的头发,强健的身体,不羁的言行,这就是青春吗?”我仰头痴问上帝。天庭中传来一个肃穆的声音:“不只是这些。”“那是什么呢?”我追问道。上帝和善地笑了:“由你自己去寻觅感悟吧!找到了答案,回来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指一指”这个环节,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自己在教室里所找到的角。学生有的找的是黑板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数学书封面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桌角等。但在汇报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多数孩子指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角,而是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现在就该告诉他们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了呢?但转念一想,今天不妨“装傻”一回。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很多角,现在吴老师就把你们找到的角画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些,好吗?”好!”孩子们大声回答。在学生期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常去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与我比较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曾不止一次地向我介绍他们学校图书馆工作紧密为教学服务的情况。他们的介绍,引起我很大的兴趣,于是,在我每次去学校了解工作之时,都有意识地去图书馆走走,渐渐地我对这所学校的图书馆,有了较深的印象。中等学校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应起什么作用?如何为教学服务?如何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在这里我初步找到了答案。从熟悉图书入手现在该校负责图书馆工作的胡英楣老师,原是一位地理教学工作者,1960年下半年.调到图书馆工作。对于一个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面对着一万多册图书,如何进行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她:过去教地理时,因为掌握了  相似文献   

16.
幽默校园     
答案一日,某老师在班上讲练习,一选择题无答案,但学生却在下面A、B、c、D喊个不停。该老师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后,朗声问道:“有没有不选的?”其话音刚落,一生就把手举得老高。“好!”该老师大喜,快步走到他面前,“说说,你为什么不选?”那学生站起来憨笑着说:“老师,我没做。”  相似文献   

17.
首先,教师出示一本影集但不打开,非常神秘地告诉学生:影集里面珍藏着一张未来科学家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随后话锋一转,说只有解答出了下面问题的同学才有资格上讲台来看。接着便出示思考性较强的发展性问题,解出的学生就跑到老师身边悄悄告诉答案,如果正确,老师就大声肯定,打开影集让学生看看,并叮嘱该生不要把看到的告诉别人,这样就造成一种神秘色彩。其他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从而更加积极思考。最后,教师打开影集,揭开谜底:原来影集里面是一面镜子,未来的科学家就是自己呀!此时,教师满怀深情地说上一句:“只要…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不喜欢作文的现象普遍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没有兴趣。”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而教师却硬要学生愁眉苦脸地写,这怎么能把文章写好呢?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确实是智慧之门,只有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高超艺术。教师的艺术表现,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和方法,其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多年来,我采取了下面几种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上的一幕:“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很精彩,现在老师有一道难题想考考大家……”老师的问题尚未问完,一只只小手已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课堂气氛真活跃!教师们满怀希望地洗耳恭听。然而奇怪的是,学生的回答却是牛头不对马嘴,更有甚者是哑口无言。此时,上课者尴尬万分,听课者疑惑不解。究竟怎么回事?公开课结束后,我和一位学生聊起天:你们班的同学发言很积极。”嗯!”你也举了好几次手吧。”是的!”你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很紧张,把答案也给忘了?”“不是的!”这位学生急忙解释:因为老师说,今天上公开课,让我们要积极举手发言,谁举一次…  相似文献   

20.
斜45°的脚步     
“道路是脚步多多。”伍佰有声有色地这么告诉我。于是,我便在上学的路上尽量地去感受脚步多的道路。说来可笑,有一次走得太投入,忘了时间,结果迟到,迟到的结果当然是难逃一“死”!老师问我原因,我又不好意思把那“辉煌的历史”说出来,只好编个理由说我睡过头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在意料之中,又被老师一顿好K。无奈我只能一声叹息地走出办公室。放学路上。脚步声中我在想:时间就这样一年年过去,怎么才能不枉此生?是锁定目标义无返顾呢?还是追求理想,执着执着再执着呢?再不就是潇洒走它一回?Oh!My God,please tell me答案。真灵!就在我稀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