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首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通过汲取生活的营养,充实作文的内涵。1.留心观察生活留心观察生活是成就习作本领的第一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而等到写作文时又没东西可写,对此,教师要着力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让学生观察什么呢?①观察自己的家庭生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我们应鼓励学生每时每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和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二、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写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和现象,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初步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生不能在写作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个作者,要时时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作家贾平凹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可见,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美文。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条理地表达。这多角度的观察正是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生活,深入进行情感体验,并调动多种感官去直接感受事物,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见解。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说是一篇好作文,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实践说话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相似文献   

6.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为此,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各种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能随时随地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地学和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小镜头,以小见大,从平常中见特别,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呢?很多人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放开思维去想,把自己真实的感悟写下来。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的美,为写作收集素材,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  相似文献   

8.
"生活即是学,学即是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生活德育的理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德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正生: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说生活是写作的来源,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往往是"上学—放学—做功课—看电视—睡觉"一条线。生:我们看到的无非是村路,几幢房子,视野非常狭窄。师:在我们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怎样观察、认识自己的日常生活?我注意在平时和学生闲聊时挖掘写作素材。如"五一"节后,李明对  相似文献   

10.
作文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这就是作文素材,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用自己的笔去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1.
潘鸿 《中学教育》2004,(5):38-40
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要成篇作文,这对学生来说,确是一件苦差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却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二、读了那么多文章,作文时却语言干涩。也就是说。学生到了三、四年级,还不会观察生活,不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察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有一个在言语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过程。可割裂的思维方式往往忽视这个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化为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自主性写作。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  相似文献   

13.
生: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说生活是写作的来源,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往往是“上学—放学—做功课—看电视—睡觉”一条线。  相似文献   

14.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自言自语"一词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师:你能把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样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表演读句子)师: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吗?生:因为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不着大声说。师:那你们像他这样表演  相似文献   

15.
王娟娟 《广西教育》2014,(45):121-121
正美术源于生活。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勾勒出生活的画面,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类的衣、食、住、行等  相似文献   

16.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好的作文能给人眼前一亮,如浴春风的感觉。但是,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一、写作来源于身边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写作的素材,作文就是生活的精华。高尔基说过:“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把见到的、想到的用笔记下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  相似文献   

17.
<正>习作课难教,习作难写,这已经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难题。教者说难教,是因为课堂的时空限制了教学内容,无奈中只能流于工具教学。写者喊难写,是因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奈中流于脱离生活的机械模仿和虚情假意。下面的两个案例相信会给大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习作课例一:在课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请他们观察市民的周末生活。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以纯真的童心感知生活,并收集了照片、视频等多种素材。课堂上,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谈感受。有的说,他们全家于夏日的夜晚沿河漫步,看到灯光璀璨,人潮涌动,好不热闹;有的说,他们全家到了周末,  相似文献   

18.
冯兰婷 《小学生》2012,(11):44-4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见,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关键。一、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和写作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部"无字"的大书。还要引导学生积级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有目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一是心理问题,二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力欠缺。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深入观察和了解生活,给他们创造积累素材的机会。只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20.
林秋玉 《中国教师》2014,(14):46-47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由此可见,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进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生活,主要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