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亦君 《宁夏教育》2012,(11):64-64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瞿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只有倾注全部感情和爱心才能拨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教师的爱心是班主任成功的主要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出色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爱优秀生,也爱后进生,爱自己班的学生,也爱别人班的学生。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艰难曲折的工作探索、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倾注了心血和汗水,播撒了理想和希望,这都使我感到了当教师的欣慰。做好班主任工作,用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稚嫩的心灵,是我一生坚持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曾有人这样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让我深深地明白: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倾注爱心,用心去关爱他们,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林英强 《教师》2014,(10):118-118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呼吁教师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所以,对待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是尽职的"爱",对学生寸步不离问寒问暖是关怀的"爱",而适当地对学生放手也是一种智慧的"爱"。教学半途,我接手了一个"问题班级",如何才能拿扭转局面呢?面对其他同事劝我放弃管理的善意,我心中一  相似文献   

5.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这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应该用爱启迪每位学生的求知欲,打开知识的大门,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送上知识的高峰,用爱去潜移默化地、循循善诱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回顾一下自己的教育旅途,已过去了30几个春秋,从心眼里也实实在在地把爱都倾注于孩子身上,对孩子采取了种种的教育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教师最无私的奉献;爱,是教育学生的桥梁;爱,是沟通情感的钥匙;十五年来,我把美丽的无私的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真心诚意地爱着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我真正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导如师长,交如朋友,会生活上对他们体贴入微,  相似文献   

8.
金娟 《新课程研究》2007,(11):18-18
六年前的金秋,我手棒着书卷,也捧着满满的羞涩,第一次走上了讲台。那时教育只是一种工作的概念。现在,我依然手捧书卷,天天往来于讲台间,但没了羞涩,多了爱。几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明白,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阳光,能够照亮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驱走冷漠,让心房变得温暖:教师的爱是雨露,能够降临学生心灵的每一寸土地,战胜干旱,滋润干涸的心田;教师的爱是一  相似文献   

9.
爱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学生也是如此。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是教师的品格和义务。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班主任的爱,正是这种情感的渗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只有倾注真情,付出爱心,把他们当作事业的同伴,信任他们,以诚相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达到师生心理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成绩源于爱。"成功的教育都出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只要有爱,倾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我们就会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学生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把爱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一、用爱让"优秀生"不断进取优秀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生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学生倾注真爱。教师不仅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倾注慈母的真爱,对中等生和学困生更要付出更多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爱心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创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我们要做到率先垂范,给学生以表率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也许不经意间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做一位与爱相伴的教师,给学生的心灵徐上爱的底色。爱的底色,有一种色彩叫"尊重"。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称之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想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6.
一、倾注爱心,多给学困生一些偏爱 西方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情感也会消融。”没有爱,  相似文献   

17.
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教师只有倾注真诚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如何通过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20.
钱红艳 《教师》2012,(36):18-18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进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一个个学生培养好。”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笔者从言语之爱,架设沟通的桥梁;关切之爱、维护自尊的良方;赏识之爱,照亮心灵的阳光等方面诠释了爱对幼儿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