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皮埃尔告诉妻子,他已邀请公司经理到家里吃晚饭,并让妻子准备晚餐主菜——烤羊腿。妻子说:“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手头拮据,没钱买羊腿。”皮埃尔很尴尬,但很快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妻子讲:“当我们入席后,你在厨房里故意打翻一只不锈钢的盘子。我就说,‘糟了,我想这是烤羊腿掉在地上了……幸好,还有土豆泥。’老板肯定会体谅我们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土泥请他了。”请客那天,刚刚喝完开胃酒,厨房里就发出了一个很大的响声。皮埃尔赶紧说:“糟糕,这一定是我太太把烤羊腿弄翻在地上了……幸好我们还有土豆泥。”就在…  相似文献   

2.
阿拉法特的法国犹太人顾问思佳编译当有人问加布里埃尔·巴农,为什么他的办公室门前经常有两位保镖的时候,他耸耸肩答道:“你看看拉宾怎么死的,就知道为什么了。”他接着补充说,“我是个宿命论者,如果有人想杀我,那他就来杀我好了。”可能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勇气和大...  相似文献   

3.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4.
老鞋匠     
做好一件工作的自豪感是最大的满足他是巴黎历史上有名的马雷地区一家小店铺的一个老鞋匠。当我把鞋递给他时,他起初回绝我说:“我没有空。你把鞋送到大街上另一个伙计那儿去吧,他当时就会给你修好的。”但是我已在他的铺子里瞅了老半天,光看他工作台上堆满了工具和碎皮子,就知道他是个技术高超的手艺人。“不,”我回答说,“那个家伙准得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与幽默吉高妙方一天,马克·吐温听见别人在谈论梦游症,在谈话的人当中,就有一位梦游症患者。“我有办法对付这种病,”马克·吐温说。“你快帮帮忙吧,给我治一下!”那人恳求道。“必须买一盆图钉,睡觉之前撒在你床边的地毯上。”书与割草机有一次,马克·...  相似文献   

6.
使帕瓦罗蒂深受鼓励的话当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把他抱在膝上说:“你将成为一个大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他母亲梦想他当个银行家。“然而,”帕瓦罗蒂说,“我却当了小学教师,只是偶尔唱唱。但父亲不断地激励我,说我唱歌很有潜力。”帕瓦罗蒂终于在22岁那...  相似文献   

7.
幽默一束     
一个十分吝啬的老板送给店伙计一瓶威士忌,以祝贺圣诞节。伙计很惊讶,可还是把酒带回家了。晚饭时,他打开酒瓶先尝了一口,然后就喝起来。第二天,老板问他那瓶酒味道如何。 他说:“这酒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老板问:“你说的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如果这酒再稍微好一点儿,你绝不会送给我,如果这酒再稍微坏一点儿,我也决不会喝它。”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听见母亲的歌声那个时候起,音乐就永驻我心间了。”米·尤·莱蒙托夫写道。诗人莱蒙托夫很有音乐才能。正由于诗歌才华和音乐天赋的这一和谐结合,产生了绝妙的、迷人的诗歌。“当你读着出自莱蒙托夫笔下的每一行诗句时,你仿佛在听着悦耳的和音,注视着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上面奏出和音的震荡的琴弦。”维·格别林斯基写道。莱蒙托夫终生对音乐怀着强烈的爱。他的诗歌的才华又成为许多俄国和苏联作曲家创作灵感的源  相似文献   

9.
李威 《世界文化》2002,(2):17-17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乞丐坐在街道的拐角处,当我从他旁边走过时,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高速公路上的,他还为我祈祷,求神保祜。并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妻子打来电话,不耐烦地问:“你还在那里做什么?要知道有客人来吃晚饭,你还不快回来!”她非常生气,而我还有许多工作未完成,也很着急,就生硬地说:“桑德拉,这不能怨我,晚餐是你安排的,就得由你来招待,该回去的时候我会回去的。”放下电话后,我感到妻子的责备有些道理。假如我重视这件事,假如我表示出对她的爱与理解,其结果会与此截然不同的。当我请人们说出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时,95%的人提及家庭或与家庭有关系的问题。约75%的人把家庭放在首位。然而当我们发觉想象中的完美生活与现实…  相似文献   

11.
劳伦斯在离开博韦尔学校以前,就已经和杰西·钱伯斯,他书中人物米里亚姆的原型,成为朋友了。他们在哈格斯农场厨房的一间小屋里一起做作业。他常常先做完,然后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些零散的诗句和整首诗,写完也总是随手乱丢。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我妻子和女儿正做晚饭时,我们坐在炉火两边聊天。他突然探过身子大声说:“威利,我将要成为作家了。”我吃了一惊,说道:“是吗,伯特?好啊,如果你认为你有写作的才能,那就干吧。你必须做好经受得住几次退稿的准备。但是只要你有才华,某家出版社会发现你的才华的。”他回答时脸稍微红了一下:“我有创作能力!我知道我有。”我把这句话当做是一个知道自己聪  相似文献   

12.
男孩和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喜欢来到这里,在大树周围玩耍。他爬上树顶采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瞌睡……他爱这棵树,树也愿意和他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不再来树旁游玩。有一天,孩子来了,神色黯淡。“我们来一起玩吧,”树对男孩说。“我已不是一个小孩儿了,不再需要在你身边玩耍,”孩子回答说,“我现在要的是玩具,要的是买玩具的钱。”“真对不起,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走我身上所有的果子,把它们变卖成钱,这样,你就有钱买玩具了。”男孩高兴万分,他采下树上的全部果子,兴高采烈地走了。从此,孩子再也没有来…  相似文献   

13.
迟到     
冬季的一天早上 ,某公司一位职员迟到了50分钟。他向老板解释说 :“路上结冰太难走。我每向前迈一步 ,就要向后滑两步……”老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说 :“你讲的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 ,你又怎么能够来公司上班 ?”“噢 !”职员回答说 ,“后来我打了退堂鼓 ,决定转身往家走 ,结果却来到了这里。”迟到@正华  相似文献   

14.
让路     
玛丽·尚塔尔跟一位汽车驾驶教练学开车。“小姐,请你不要忘记,当你行驶在一条较狭窄的马路上时,如果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你要给他让出至少一半的路面。”“好的,先生,可我应该让出哪一半呢?”让路@正华  相似文献   

15.
回忆毛姆     
威利——从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起,我就这么称呼我的叔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无疑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或许,可以说是最可悲的作家。这位瘦小、弱不禁风的老人有一张干瘪、布满皱纹的面孔,活象一位中国的圣人,总是拖着脚在法国南部弗拉角的豪华住宅——他那莫雷斯克别墅宽敞而空荡荡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象个迷了路的幽灵。他追索过去的安逸,对现实感到迷惑,对未来又充满恐惧。 1965年,当我陪他一起住在这栋里维埃拉赫赫有名的别墅那阵子,几个月来,我是他的第一个客人。“你知道,”他口吃得厉害,对我说,“我活  相似文献   

16.
初恋情感底片一:雨夜不再来“当所有的悲欢散尽,容颜更改,我依然守侯在你必经的路旁,把心灵点燃!生日快乐!”读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愣了一下就猜出了来处,岁月潮水冲刷去了生命中许多或美丽或苦涩的往事,而事隔多年,却怎也没能够让我忘记那样的一个他,那样的一个雨夜……  相似文献   

17.
你曾想过要私自出走,到大海上去吗?约瑟夫·康拉德十五岁时就开始向往当一名海员。他不打算偷偷出走,于是,把想法告诉了家里。家里人当然根本不予理会。他曾三番五次向他们表白自己的志向,最后他恼火了。“你们信不信我的话?我马上就要出海去!”家里人却说:“你们听见了吗?这孩子说的话多离奇!”他们取笑他,逗弄他,使他痛苦万分,但他仍然坚决要当一名海员。家里人无法理解,因为他住在波兰,没有见过大海。他生于1857年,那时波兰人还从未干过水手这行当,他们中间有人曾当过士兵,为祖国的自由而战,也有当过诗人和作家的,  相似文献   

18.
汉斯·凯尼原是德国柏林的一位机械师,他和妻子结婚多年了,可是当了解到妻子因为爱上了另一位男子,而准备抛弃他时,他一气之下,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一分为二,并且还用电锯把双人床、地毯、书画等锯成了两半。他非常得意地对妻子说:“这下好了,现在你有应得的一半家产,是去是留,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了。” 最稀奇的是,在法院所受理的许多离婚案件中,引起家庭纠纷的第三者不是情人,而是家庭中的宠物。  相似文献   

19.
凡尔纳创作丰赡,仅小说就撰写了104部,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于是,人们便传说他有一个写作公司,公司里有不少作家和科学家,而他只不过是占有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而巳。听了这个传言,有位记者特地前去看个究竟。凡尔纳得知他的来意后,便微笑着把记者领进了自己的工作室,指着靠墙的一排柜子说:“我公司的全部工作人员都在这些柜子里,请你参观吧!”记者傻了眼,  相似文献   

20.
谢谢您,教授     
将近六点钟了,我下班回家,在路上偶然遇见了老教授,我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他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大城市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这次相通使我分外高兴。老教授……身材魁梧,整洁端庄,头发已经斑白,我在这里不说出他的名字,因为只是答应了这个条件,他才肯把我要讲述的那封信给了我,并且他预先声明,我也同样不能讲出信上签名的那位乡村医生的名宇。“你就随便写上一个什么名字吧,”他当时说,“反正你是一个作家,这事不难。”写那封信的人,同我原是中学同学。十年制学校毕业后,他立志当医生,而我则喜爱诗歌,这样我们就各走各的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