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家议论     
《上海集邮》2001,(2):36-37
郑成功到底何年收复台湾? 国家邮政局计划于今年12月13日发行《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我查阅手头《辞海》的“郑成功”和“赤嵌之战”条目,所见“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永历十五年(1661年),他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击溃敌人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兵,经过八个月的战斗,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按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13日,福建晋江市邮政局配合2001-27《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邮票发行,启用郑成功史迹风景日戳5种。王东旭设计,浙江省邮电科研所刻制。  相似文献   

3.
范知行 《集邮博览》2001,(12):30-30
国家邮政局将于12月13日发行《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邮票l套3枚。民族英雄,明末名将领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之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时被封为延平郡王。清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投降清廷,郑成功曾苦苦相劝,未能阻止。郑成功于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高功 《收藏界》2010,(7):117-121
台湾,像一叶轻舟,永远漂泊在祖国的东南海域上。从公元16世纪以来,台湾饱受西班牙、荷兰、日本等帝国主义的欺凌和霸占,先后长达100多年,直到1945年才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郑成功、刘铭传、刘永福等民族英雄,为收复台湾岛、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奴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宋晓文 《中国集邮》2001,(12):10-11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同东南沿海的联系,很早就开始了。到了三国时,吴国曾派人到达台湾。以后,有很多汉族人民迁入,和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建设台湾。宋、元时曾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17世纪初(明朝末年),荷兰殖民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军进入了台湾。清朝政府设置台湾府,进行管辖,并派军驻守,加强了那里的边防。  相似文献   

6.
刘晓丹  张达莉 《收藏》2009,(8):141-145
台湾油画发展概况 台湾油画有近100年的发展史。依据谢里法的《台湾画坛五十年回顾》(《新美术》1982-2)和《五十年来台湾西洋绘画回顾-从“沙龙”“画会”“画廊”到“美术馆”》(《社会科学战线》1984-4)。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12):178-179
李传新1946年生,安徽临泉人。早年师承绘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转益多师,曾得著名画家范曾、宋文洽、亚明、白雪石、方增先、刘文西诸先生指点,获益良多。作品曾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先后在日本、法国、意大利、埃及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被许多海内外朋友收藏。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荣宝斋》《收藏》《中国书画报...  相似文献   

8.
严燕 《上海集邮》2000,(3):15-15
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许多借明月之景,抒发思念之情的描绘。至1998年止,新中国邮票图案中出现月亮的共有22种。 以月亮作为图名或主图的有8种,即T42《台湾风光》邮票  相似文献   

9.
谍影     
《新体育》2012,(6):23-23
《赛德克·巴莱》 本片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筹划长达12年、跨国动员2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太阳旗》和《彩虹桥》两部分,全片长达4.5小时。存中国大陆与海外播映时,缩短为154分钟。赛德克·巴莱是台湾赛德克族词语,意为:“真正的人”。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存日本统治之下,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而发动的雾社m件。故事从1895年至1930年,导演选用两名原住民演员担纲主角。  相似文献   

10.
廖国柱 《收藏》2010,(11):167-167
鉴于近年民间收藏趋于成熟,《收藏》的办刊方针也得到读者的肯定。综观《收藏》2010年l~6期,展现给读者是一组独特的看点。感谢《收藏》向读者推介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西藏布达拉宫、享誉世界的青花瓷、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九章》表现了屈原深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具体表现为肩负历史使命,变法革新;被疏后,心忧敌国,矢志不渝,以身殉国;抗击外侮,收复沦亡国土。同时,《九章》充满了对“党人”谗巨,甚至对怀王的憎恨和谴责。  相似文献   

12.
黄敦 《上海集邮》2006,(11):33-34
夏大纬先生在2006年3月的《中国邮刊》(台湾)第81期上发表《新发现的贵州末期银元汇票》,其图1、2是我的藏品,即《上海集邮》今年第3期拙图8和图4,夏图5、6、7(本图1-1、2-1、3-1)曾在2002年3月的《今日邮政》(台湾)第531期上发表,夏图8(本图4-1)则初见,读后,我对夏图8汇票产生疑点,与夏先生通过电子邮件探讨,并翻出我的藏品比较研究,我认为夏图5、6、7也是伪品。  相似文献   

13.
陶喻之 《收藏》2006,(9):124-125
从前读台湾女作家施叔青的系列短篇小说《香港的故事》(图1),对于其中在1985年巴金主编的纯文学刊物《收获》转载而反映香港收藏家生态,感情景况的《窑变》一篇印象深刻。其中的女主角方月是一位气质不丹的博物馆女职员,她因与美籍丈夫分手而从台北南下,后跟身居港岛“上只角”(高档住宅区)半山的陶瓷收藏家姚茫发生一段若叩若离的情愫。  相似文献   

14.
李白 《收藏》2009,(9):56-61
自然之物贵在自然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台湾重设“邮政总局”。最初使用的邮票都是在大陆旧存民国票上加盖,以后台湾货币改制,于1950年6月26日发行第一套在台湾印制的新台币面值邮票,图案为民族英雄郑成功像(图1)。  相似文献   

15.
郑成功     
郑成功(2001-27-1),图1,参见011110),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原名森,又名福松,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人。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长崎。1645年,郑成功随父郑芝龙朝见隆武帝朱聿键,以一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被赐朱姓,易名成功。1653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封他为“延平郡王”。1646年秋,朱聿键被清兵生擒。郑父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降清,率部在广东南澳岛起兵,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占领厦门、金门。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北至浙江舟山,南至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惠地区。  相似文献   

16.
宋康年 《收藏》2016,(1):105-10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据史载,早在公元230年的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大臣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即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临海水土志》及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对此有撰述记载。隋唐时期和宋代,沿海渔民先后分批迁居台湾澎湖等岛。至宋、元两朝,朝廷在台湾设立了行政机构。据连横《台湾通史》载:"台湾与我闽疆一苇可通,  相似文献   

17.
艺华 《上海集邮》2004,(4):i001-i001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流传千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台湾中影公司强强联手,打造中国首部经典影院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于2004年1月16日起在全国各地全线上映。 动画手法演绎的《梁祝》,宛如现代偶像剧,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完美地  相似文献   

18.
陈根远 《收藏》2014,(1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无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正当台湾铁路节时,爱好铁路与火车邮票的同仁郑玉藩、马嘉良、蔡英清、廖光禹、魏耀林等,于邮政博物馆802室成立了火车邮票俱乐部,由邢忠义先生负责资料室工作,决定出版《铁路邮刊》。火车邮票俱乐部比较特别,它是一个邮会组织,是台湾第一个小型专题性的组合,会友多是老铁路和对铁路与铁路邮局十分喜爱的人,所以很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李鹏超  李维群 《收藏》2010,(3):158-160
2009年12月28日,台湾著名收藏家、古董经纪人、台北观想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政夫先生做客《收藏》杂志社。一场由《收藏》杂志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收藏沙龙正在这里举行。窗外寒风冷峭,室内暧意融融,徐政夫先生以他丰富的藏海阅历就台湾收藏的国际化视野及格局侃侃而谈,吸引了与会者专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