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运动员的视角对运动员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的测评、约束因素(个体与环境)和运动心理咨询的提升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认为,性别、种族、人格以及先前的运动心理咨询经历等个体因素,以及对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文化与国籍、运动项目类型与运动水平等环境因素是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和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运动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良好的运动员-运动心理咨询师关系、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是改善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及选择运动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是当前高中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通过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与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成绩。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越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越好,因此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直接关系到身体素质。教师需要运用持续跑步训练、重复跑步训练、间歇跑步训练、健身器械训练、肌肉训练等方法,来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运动耐力与力量训练,以实现耐力提升和力量提升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借助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人体的链结构、运动链及其弱链进行讨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不同功能作用的链结构,诸如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能量链等,是运动链依存的物质基础,运动链与运动弱链研究有助于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科学创新。随着竞技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能力挖潜日趋极限化,认识、发现及消除运动弱链应当是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领域重点关注的新课题,有助于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与效益、疲劳恢复及运动性损伤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运动心理测量方法、运动训练实践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特点与运动成绩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与择时运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文献,分析择时运动、昼夜节律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发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运动会影响血糖代谢反应,择时运动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进餐时间有关;择时运动能够降低代谢与心血管风险,与早上运动相比,晚上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更大益处;AMPK、PGC1α以及HIF1α在运动调节昼夜节律影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是择时运动影响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认为:择时运动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病理的有效处方,将择时运动和进餐时间与分子时钟同步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对全身代谢健康的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可尝试探索不同运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技能表现认识论角度构建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符合体育教育训练学特征的运动技能构成框架、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理论特征、运动技能积累获得性的规律特征、运动技能扩散与创新性规律特征等,揭示运动技能形成与演化的一般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帆船运动文化的历史源流切入,对帆船运动文化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帆船运动文化是在长期的帆船运动训练、竞赛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是被广大帆船运动参与者所普遍认同的,具有鲜明运动项目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价值理念,是帆船运动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帆船运动文化主要分为横向和纵向2种结构,并具有导向与约束、凝聚与激励、外塑与发散等功能,其特点主要包括历史性、地域性和竞争性。未来帆船运动文化将主要朝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专业与社会相结合、职业化与商业化相统一、航海文化与城市品牌文化相结合、帆船运动文化与生活理念相互渗透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动、自由基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迅速发展,运动与自由基、运动与免疫、自由基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运动、自由基和免疫的关系探讨运动疲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运动与尿酸的形成,安静时、经常运动者与无规律运动者血清尿酸的差异。长期训练与血清尿酸、单次运动与血清尿欧浓度、运动强度与血清尿酸浓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究太极拳桩功结合深呼吸练习对大学生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其在太极拳桩功结合深呼吸练习前、中、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TP、LF/HF)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HRV时域指标在运动中降低、运动后升高,运动中与运动前、运动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RV频域指标中,HF在运动中与运动后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中与运动前比较中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LF、LF/HF在运动中与运动前、运动中与运动后比较中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一次性太极拳桩功结合深呼吸练习能够对心脏产生有效刺激,提高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社会大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也将发生诸多变化;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在新时期不断融入社会多元文化,与多种思想交流和融合,增加了新的元素,使得大学生体育行为以体育锻炼行为为主,不断衍生出体育健身行为、体育消费行为、体育经营行为、体育志愿行为、体育实践行为、体育学习行为、体育教育行为、体育休闲行为、体育娱乐行为、体育保健行为、体育饮食行为、体育传播行为、体育社会交往行为、体育攻击行为、体育道德行为、体育择业行为等,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标准体系架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育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纵观国内外,关于体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因此推进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体育标准的范围分为体育基础与通用标准、体育场所标准、体育活动标准、体育组织标准、辅助科研标准、体育设施设备标准、体育人员标准及其它体育标准.以机构职能为导向,体育标准体系主要分为体育基础与通用技术标准、竞技体育标准、群众体育标准、体育经济类标准和科研类标准化五大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与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南京7个都市群众体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以及体育经营主体多元化、体育需求产品个性化、体育活动内容复合化、体育管理组织网络化、体育运作方式社会化的都市群众体育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及提升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就是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 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的体育软实力,它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体育强国软 实力提升路径:提升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精神在内的我国体育文化实力、通过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来提升我国体育软实 力、统筹规划,逐步提升我国体育整体软实力、塑造国际体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回顾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即体育产业概念的探讨深化了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体育场馆改革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足球改革成为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突破口,体育健身休闲会所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商业性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体育中介服务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体育用品博览会成为体育用品业的亮点,体育彩票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体育问题应分为体育科学问题、体育一般问题与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三类。体育科学问题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是不断推进体育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体育科学问题得到解决,转化为体育一般问题,但还应认识到第三种现象存在——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它是体育科学问题的萌芽状态,易转化为体育科学问题。这三者既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有着互为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冰雪运动》2007,29(6):41-44
举办大冬会对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物质基础、人才培养、体育人口、体育管理、体育文化和体育经济等多方面论述了整个大冬会举办周期对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认为大冬会的举办能够促进举办城市和区域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和齐备、专业体育队伍的建设、体育人口的增加、体育赛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赛事运作经验的积累、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竞争力,促进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人、社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区体育新理念。本文在探讨城市生态社区体育概念的框架下,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应该考虑物质体育环境、非物质体育环境和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样的观点,针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区别与传统社区体育的三性,即"社群性、地域性和共生性",阐述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的建设特点与内容,并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模式与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天津9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运动自我概念和运动自我效能总体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女生的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受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性别、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是预测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