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杰纯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5):11-14
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是影响我国速滑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少年速滑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并指出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训练方法和负荷安排,以期为基层教练员指导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成长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十分重要。速度滑冰运动在体能技术、战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少年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必要保障。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对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乳酸阈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因此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广为教练员和运动所采纳用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将乳酸阈应用于速度滑冰的运动训练当中,对个体乳酸阈值在速度滑冰训练中应用进行评定,并分别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强度都进行了评定。提出实例来说明速滑专项耐力素质训练中利用乳酸阈训练提高速滑有氧耐力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使乳酸阈训练方法更加有效地指导运动员的冬夏季各项训练,为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曹洪宇  李军 《冰雪运动》2010,32(2):6-8,31
有氧训练是提高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基础,良好的速度耐力基础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在比赛600~1000m段落降速较国外运动员明显,表明速度耐力不足是运动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改变训练理念,通过控制有氧训练的强度、有氧训练的比例、有氧训练的质量有效掌握有氧训练的负荷;采用风阻式速度滑冰专项能力训练器、高住低训等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我国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对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和研究较多,但国内速滑界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队的速滑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实验,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提高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运动员机体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比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韩短道速滑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跟踪调查和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中、韩短道速滑有氧耐力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内容及手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选手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安秋  苏明  李雨  高中村 《冰雪运动》2007,29(4):12-15
有氧耐力素质对速滑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进行有氧训练是一个相对长期和系统的过程,而要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多年冰上运动训练实践经验,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冰期不同阶段的有氧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些观点与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高寒季节少儿业余室外冰场训练,由于气温太低,常规的训练安排经常发生冻伤,进入赛季,由于队员缺课多,同上冰初期相比,运动成绩有所下降。为了解决高寒地区高寒季节冰上训练冻伤多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将室外短距离训练同室内有氧耐力训练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运动员在市少年速滑比赛中,连续6年获得团体总分第1名,多次打破市少年速滑记录。  相似文献   

10.
对速滑大全能项目运动员耐力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速滑大全能项目的特点,对如何打好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基础,如何发展一般性耐力和专项耐力,如何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就具体的训练和监测指标、课型等,全面阐述了训练方法、途经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