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青蛙》的教学设计雍华小学自然常识第六册《青蛙》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两栖动物的特征。由于城市中的小学生对青蛙比较生疏,因此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根据本课的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选...  相似文献   

2.
一是尝试调整教材与教学。去年春季,我校一位任教四年级的教师把《养蝌蚪》从教材的第三课调整到第一课,第四课的《两栖动物》调整到第八课,调整计划上报到学校,自然教研组考虑到本地青蛙的产卵及其发育成青蛙经历的日期的具体实际,批准了这一调整计划。我们的考虑是,现行教材虽具地方特色,但毕竟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它不可能全面适应各地的教学实际。这就需要乡村的自然教师密切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一次教学低年级《镜子》时,我们根据教材设计了“找镜子、找人影”游戏,要求孩子们离开座位,自由地在实验室内找…  相似文献   

3.
《青蛙和蟾蜍》(第二册十六课)教学目的要求是,通过指导儿童观察青蛙和蟾蜍的外形特点,生长发育史,以及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培养学生联系生态环境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和能力;认识青蛙和蟾蜍对农业生产有益,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多年的自然教学中 ,做好三个调整 ,切实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看法。a .调整教学时间。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出现各种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时间各不相同 ,因此 ,在自然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应配合季节的变化 ,适当调整好最佳的教学时间 ,力求较好的教学效果。如 :《花的构造》在上学期开学后第 2周进行教学 ,而此时很多地区油菜花还未开放 ,桃花及教材列举的其他花开放得更迟 ,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将此课推后。又如 :《养蝌蚪》与《两栖动物》相隔 1课 ,即从养蝌蚪到讲两栖动物其间只有 2周时间 ,而蝌蚪长成小青蛙却…  相似文献   

5.
新编初级中学《动物学》(试用本)第141页上有一道习题:“为什么说两栖动物是由古代的总鳍鱼类进化来的?试从青蛙的胚胎发育和总鳍鱼类化石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我认为,“试从青蛙的胚胎发育”这一提法不妥。我们知道,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进行卵  相似文献   

6.
学了《两栖动物》后,我们班的同学对长大后的青蛙能否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产生了疑问。有的说两栖就应该是既能在水里也能在岸上生活;有的指着书上的概念说长大后只能在岸上生活。双方争执不休,就一起去问自然老师,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很爱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但发现了问题,何不像科学家一样,经过自己的探究而找到答案呢?”对!我决心自己去寻找答案。第二天,我在家门外的小沟边,小心翼翼地捉来两只青蛙,然后打来一盆水,把青蛙浸入水中,五分钟后拿出水面,只见青蛙没有丝毫的异样。我又把另一只青蛙浸入水中,过了十分钟左右,我发现青蛙有点挣扎,…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的自然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课内外相结合,才能稳步提高自然教学效果。小学生对大自然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比如对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小学生比较熟悉,他们经常在水沟里捉小蝌蚪玩。然而,对于青蛙和蟾蜍的生活史并不十分了解,也未曾作过系统的观察。根据这种情况,教学《青蛙和蟾蜍》,必须傲到课内外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教师在上课前一、二周就布置学生观察蝌蚪生活的环  相似文献   

8.
全册教学内容综述一、知识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十四课,从知识内容上学,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岩石在低年级学习了粘土、石头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五二课。(二)植物在低年级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花和各种各样的种子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构造和种子的构造。包括第34课。(三)动物在低年级学习了青蛙、蚂蚁、蟋蟀等动物个体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两栖动物和昆虫的共同特征;介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包括第7、8、9课。(四)宇宙在低年级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之后,本册向学生介绍太阳和月…  相似文献   

9.
《青蛙的眼睛》(第六册第27课)是一篇科常性说明文,文章主要说明青蛙的眼睛的特点和“电子蛙眼”的用途。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本课教学重点如课文所示,介绍“青蛙的眼晴”,其着眼点又在突出人们发现青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导入,走近英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11.
答:青蛙属于两栖纲,这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一个过渡类群,属低等脊椎动物,在结构上还不够完善,心脏只有两心房和一心室(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在青蛙的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新教材第一册89页第七课《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科普知识童话,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水乡》中的一首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材分析:《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曲,拍,F大调。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有趣的、带有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相似文献   

14.
两栖动物概念形成的教学,一般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先根据概念的几个方面,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条逐条地找出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过程等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得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再认识几种两栖动物。分析上述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对两栖动物共同特征的认识是从找相同点开始的。一方面,没有让学生全面收集形成两栖动物概念所必需的事实材料,没有事实材料作依据,“相同点”从何而来?另一方面,“相同点”是教师按概念所包涵的3个方面的内容逐条逐条提问  相似文献   

15.
《和声学》是高师音乐专业一门基础技术理论课。这门课程的设置,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所谓的必修课,指的是《和声学》共同课。所谓选修课,指的是《和声学》提高课,要求学生必须修毕《和声学》教程的全部内容。要想培养出适应中等师范专业所需要的合乎规格的音乐理论教师,必须把《和声学》选修课学好。必须制定《和声学》选修的教学规格。只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规格,才能完成培养中等师范专业音乐理论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1.小蝌蚪的妈妈都是青蛙吗?(《小蝌蚪找妈妈》) 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以变态而成成体,但蝌蚪有很多种,长大后不一定都变成青蛙。蛙、蟾蜍(癞哈蟆)、蝾螈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叫蝌蚪。蝌蚪成长时有的先长出后肢,继而长出前肢,例如蛙;有的先生前肢,后生后肢,例如蝾螈。所以说,小蝌蚪的妈妈不一定都是青蛙。 2.为何“春眠不觉晓”?(《春晓》)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人们常常会觉得困倦,这种现象称为“春困”。“春困”期间,人特别爱睡,往往天大亮,不知醒,所以诗入写道“春眠不觉晓”。 从生理角度看,冬天人体体表的毛细血管和毛孔,  相似文献   

17.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四篇是新课文:一组第四课《小水车》,五组第14课《笋芽儿》,九组第27课《青蛙的眼睛》,十组第32课《小蝴蝶花》。另外,第30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小儿垂钓》,也是新选的。《小水车》选自1982年第2期《东海》杂志,作者张一民。它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个还没上学的小男孩自己制作一架小水车的事。一天,作者从一户社员屋檐下避雨出来往家走,路上看见一群孩子在水渠边泼水嬉戏,其中一个小男孩独自蹲在桔树下,入神地欣赏着一架小水车。小水车是用青桔子和桔叶做成的,虽然简单,却很灵巧。小男孩发现站在身边的是姐姐学校  相似文献   

18.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再一次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三次教学同篇课文,深切感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课程改革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我也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教师应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一、课程改革以前的教学(一)自由读第一段。青蛙坐在哪里?谁飞来了?“井沿”指什么?(教师用语言描绘什么是“井沿”。)(二)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1.第…  相似文献   

19.
“数 感 ”是 我 们 既熟 悉 又 陌 生的 一 个 概 念,过 谛,用数 学去 认识周 围的 世界。去的小 学数 学教 学大 纲从 未出 现 过这 一内 容 。《数 例 如 ,人 教 版 课 标教 材 一 年 级 中《数 一 数 》的学课程 标准( 实验 稿)》(以 下简 称《标 准 》)在 总 教学 ,我 是 这样 设 计 教 学 过程 的 。课 前 根 据 教材 所体目标 中提 出,要 使学 生“ 经历 运用 数 学符 号和 图 提供 的主 题 图 ,拍 摄 本班 学 生 上 学 、打 球 、跳 绳 、观形描 述 …  相似文献   

20.
[课例] 第4册《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内容: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中描写大青蛙外形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