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合韵"体现的是古音材料中常规谐韵关系与例外失谐现象之间的矛盾,特征是"古与古异部"。段玉裁用"古合韵"统摄了韵脚、谐声、假借、转注异部,以及异体字声符的变换异部、通语与方言异部等"失谐"现象。段玉裁用"合韵"统摄古音体系内部各类失谐现象,并非对上古时代语音的时空变化失察,而有特殊用意和所面对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龚瑜  李雪林 《教育》2011,(26):42-43
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梵文、巴利文、古波斯语、古亚美尼亚语、旧约希伯来语、古典阿拉伯语、中古埃及语、中古蒙古语、满文、古芬兰语、匈牙利语、苏美尔语、古藏语……如果要把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掌握的外语列一个清单,至少需要四五百字满满当当的一大  相似文献   

3.
地名不仅是地理名词,而且也是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佤语地名具有以"永"、"班"、"耿"、"达"、"斯"、"叶"字为首的六大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云南古地名和云南民族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错误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学习者语言掌握的情况,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启示。本文通过阐明"语际语内错误"的定义、内涵以及表现形式,采用错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一非英语专业的作文抽样调查,统计了"语际语内错误"出现的比例。针对不同的错误表现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教学中的纠错策略,旨在对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6.
"囧",因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遂在网络语中迅速窜红,并被主流媒体关注,形成一种网络风尚。许多人认为,流行字符"囧"是个"复活"的古代汉字。古"囧"今"囧"是同一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对于这种古字新用现象,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优读法"引导学生"读"语篇并"抓"主题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使学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更好掌握语篇的主题大意。多样化的阅读,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综合地深度理解,有效丰富自身的感知思维。在阅读指导中,应以文本为载体,理顺思路、理解主题大意、把握影响价值等,鼓励学生能灵活自如地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8.
方芳 《考试周刊》2011,(24):105-106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理论,对罗素"What I Have Lived For"一文的四种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译文与原文的差异,探讨语篇功能对翻译的指导性意义。分析原文的主位结构及信息分布有利于译者掌握文章脉络,翻译应尽量忠实原文语篇结构。同时也应注意英汉差异,适当调整语篇表达,以求通顺地重现原文。  相似文献   

9.
语篇融入英语语言的各种元素,阅读语篇,学生可以拓展词汇、学习语法、感悟文化等,因此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大餐,它对于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大家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笔者在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四不"阅读教学模式,即:感知设疑——阅读交流——突破重点——应用拓展,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语篇阅读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在语篇阅读中掌握语言知识,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四步教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田华 《考试周刊》2011,(80):94-95
警示性公示语是提醒公众注意潜在危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的公示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采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因此警示性公示语英译应以英语中警示性公示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采用"Cau-tion"、"Warning"、"Emergency"、"Danger"、"Beware"等词语的相应表达式,把原文的意图和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实现警示性公示语的警示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不"的变调是汉语普通话掌握水平的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对以普通话语音等级为重要教学目标的韩国汉语教学来说,"不"的变调的掌握是涉及语流音变的一系列变化的一种,从"不"的教法设计,可以进一步指导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培养语感。本文根据韩国雉岳高中汉语课中"不"的变调教法实际,提出应当引入语音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引入平仄相对的对称性概念,就会使变调这一语音变化现象形成语音上成熟的语感实际,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作为从语言的初始了解到地道掌握的相对系统的过渡,经常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生成的语言特征的不稳定组合。中介语的僵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其形成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通过对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的探索,临沂师范学院实施"一年集中突破,后续分向提高"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聚焦式语料与开放式语料的分析,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存在否定副词"不"误用、程度副词误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6种偏误。出现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规则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目的语规则理解掌握不到位等。只有找出偏误的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避免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凉山彝族地区"德古"调解的既有传统及优点,凉山州两级法院经过实践探索,建立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即通过将"德古"聘为特邀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德古"调解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好地优化法院民事调解工作。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通过对"德古"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对"德古"调解案件的指导、以国家法为指导的同时结合合理的彝族习惯法等,来进一步完善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二语动机研究在近几十年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近五年来"自我"和"身份"概念的引入使得二语动机研究朝着一个更加动态的视角转变。借鉴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Ushioda的"情境中的人"的相对观,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Bill的访谈、反思日志以及博客质性数据的搜集分析,探讨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动机自我系统的动态构建,发现其"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及其"学习经验"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并且其动机二语系统有两种独特表现形式,即"努力行为"以及"英语功能观"。  相似文献   

16.
吕磊 《考试周刊》2011,(26):39-40
本文首先从新闻、方言、实用、文学等文体中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特点,认为"都"主要有加强语气、强调立场等虚词功能。在分析"都"表述语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翻译策略,认为为了传达源语的功能,在不同情况下,需采取直译、意译、零翻译等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女真语中的"猞猁"[∫ilɑsun]并非来自汉语的"猞猁狲",而典籍中的"失剌孙"、"失利孙"等音译词恰恰源于女真语。满语与汉语的接触推动了"猞猁狲"简缩为"猞猁"。"猞猁狲"一词借自阿尔泰语系。  相似文献   

18.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音节轻声词,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其中日本渡边博文先生的分类非常详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从詈骂语的词源出发,对"横强盗"、"强徒"、"毛丫头"以及"行子"等詈骂语进行说明,从而对它们进行新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周圆 《考试周刊》2014,(48):91-92
20世纪80年代,二语习得理论中出现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假说,即"输入假说"、"输出假说"和"互动假说"。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与二语习得"三大假说"研究成果的内在关系;任务型教学思想的形成深受二语习得研究"三大假说"的影响,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各种假说及其内在联系为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