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贻 《学前教育》2009,(7):35-36
情绪是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个体心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发展心理学家曾指出,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学业情绪体验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以大班幼儿及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共228人为被试,采用图片测试法考察了其对数学任务图片和数学情境图片的基本情绪体验,及基本情绪体验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班幼儿与一、二年级儿童对非符号任务图片有较积极的情绪体验,但三年级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消失.儿童对符号任务图片的消极体验随年级提高而明显增长.三年级儿童对讲课和解题情境的图片均开始表现出显著的负性情绪.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幼儿的情绪体验不能预测其数学成绩,而在控制了年龄的影响后,小学儿童对符号任务图片和讲课情境图片的情绪体验能显著负向预测数学成绩.研究有助于揭示儿童早期阶段情绪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数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如何才能使幼儿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我们的体会是,密切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由于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而情绪体验的强度又取决于外部对象和环境对某个人的意义。因此,即使处在同一环境中,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强度也会出现区别。这就决定了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同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程度必然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及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舞蹈     
邓婷 《今日教育》2007,(8):45-45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幼儿舞蹈教学的角度谈谈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快乐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前,幼儿情绪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受到广泛的关注,引起广泛的讨论.认知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体验情绪被认为是幼儿情绪管理的要素.很小的婴儿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3~6岁的幼儿对情绪已大致了解.人们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幼年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班杜拉(Bandura)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儿童情绪,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会使用认知历程来表征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以及和别人沟通;儿童的许多行为包括情绪行为是经由观察学习而来的.[1]让幼儿学习认识情绪,理解情绪,说出心里的感觉,学习处理愤怒与伤心的方法,对于培养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的个性的健全发展。幼儿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而成功体验又是自信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自信心的影响可以从归因、情绪、意志三个角度加以分析。通过成功体验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新生入园是其从单一的家庭生活环境迈向集体的社会性生活的第一步。幼儿在初入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常见的表现有哭闹不止;紧张焦虑、不安;不愿来园或是静坐在一角,态度漠然等等。我们对幼儿表现出的这些不良情绪,称之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幼儿离开父母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归根结底,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师幼在特定时空围绕一定的活动内容展开的多维度的互动。幼儿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态度体验称之为教学情绪。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既驱动人的本能行为,又干预人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情绪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对人的行为起着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幼儿情感教育的认识1.幼儿情感教育的含义关于情感,教育学界主要采用心理学对于情绪情感的描述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切态度体验包括情绪体验都属于情感范围,它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体通过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及一系列的态度体验,形成人的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等。这些虽然主要是情感的结果,但是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上对高中生的情绪、情感教育作以论述,首先是提出问题;情绪情感教育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重要的一块,要加以重视。然后就高中生情绪、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阐述,主要是"知"——理性情绪认知策略",情"——情绪、情感体验策略两种策略的理论阐述,及教师自身的情绪情感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悲哀、忧虑、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一、中小学生的情绪效能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这就是下面要探讨的中小学生的情绪效能。 (一)影响自身行为的发生从小学阶段起,情绪对学习生活和人际沟通的影响日见增大。学生的情绪会极大地参与认识的加工过程并影响自身行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力、调节机制的巨大潜能和动员代偿机能,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消极的情绪则相反。学校教育实践表明:中小学生在愉悦状态和兴趣状态交替出现和互相补  相似文献   

13.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可为将来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奠定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幼儿认知发展状况 3-6岁幼儿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情绪表现方式上还有许多不同.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情绪常常极度强烈和高涨.他们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他们对声音、陌生人或陌生人的东西、疼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的害怕渐渐减弱,而对想象中的事物,比如黑暗、危险的动物、鬼怪的害怕则有所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等威胁的焦虑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14.
梁洁 《甘肃教育》2004,(6):13-13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等。幼儿的情感具有直觉性、冲动性的显著特征,常常会因某种强烈的情境刺激而引起情绪体验,并且直接体现在外部行动上。在教育过程中,我针对幼儿情感特点,抓住时机,运用艺术手段、文学形象和拟人化的方法来矫正幼儿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幼儿园大班选取140名5-6岁幼儿,考察性别与情绪情境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使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女孩在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目标和掩饰策略使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孩;不同性别在情绪表达目标的选择上具有显著差异,女孩在他人定向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男孩在自我定向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掩饰是幼儿运用最多的情绪表达策略。为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能力的发展,成人应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对方感受,促进幼儿积极的交往方式;正确看待幼儿情绪表达的性别差异;接纳幼儿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起赞起来     
【活动理念】五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初期,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生活事件对他们情感和情绪的体验有很大的影响。夸赞的话语,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们寻找生活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能够了解生活中奇妙的自然现象、了解我们生活中事与物的差异及多样性,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自信心,科学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并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组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考察大学生性别和专业对音乐所引起的情绪体验有何影响.探讨不同类型的经典音乐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得出结论: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引发大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9.
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情绪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Pekrun提出的,指"学习者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我国心理学研究者俞国良、董妍编制了我国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并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托班或小班幼儿新入园的时候了,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泪眼相送”,真的好像是“生离死别”。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将班级布置成温馨得像家一样的环境,组织游戏化的一目生活,从而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建立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孩子们乐于来园的愿望。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在人园初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各不相同的心理需求,这需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分析、准确解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