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英民 《现代语文》2011,(5):113-115
教学设想在当今的新课改中,"满堂灌"摇身一变而为"满堂问",实则换汤不换药。"满堂问"的问题是预设的,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殊途同归。教师为了掌控教学的主流,只注重启发提问,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问,只注重完成教学任  相似文献   

2.
廖其法 《考试周刊》2011,(14):67-68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激发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通俗地讲,"探"是探本求源,探求真理;"究"就是研究、研讨。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对于文章来说,"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旨的窗户"。那么对于教学来说,通过那一双双"教学文眼",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生活更简洁更有效。如何才能找准教学文眼呢?我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些课文的教学文眼是显性的,就在文章的明显之处,如《爱之链》,教学文眼就在题目之中;  相似文献   

4.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石,是物理学科学习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公式化"、"熟记型"、"空中楼阁式"的问题仍比较常见.本文从分析物理概念的建立,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诗意语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既是对当下社会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回应,也是对语文新课程重新确认民族文化传统的现实探索。所谓诗意语文,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段、方法,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课文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李俊新  刘开湘 《考试周刊》2010,(29):185-18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告诉我们,教师首先必须"传道"。一直以来,"传道"是教师最重要的事,渐渐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说法油然而生。然而,在课堂中是不是教师将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就一定是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当提及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时,一般都会认为指的是语文教师上课的时间。的确,《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来解释"教学"和"时间"含义的,"教学"指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时间"在这里指的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看来,字典的解释是侧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定义这一概念的,强调的是语文教师传授完预设的内容所用的时间。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一旦大家对某个概念的内涵达成默契共识,约定俗成的含义便成为指导我们生活学习的航标。  相似文献   

8.
周芳 《现代语文》2014,(7):31-33
这是省坛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一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民主"的含义 所谓"教学民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讨论、启发等手段,循循善诱,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实效性不但要看教师"教什么",还要看教师是"怎么教"的,"教得怎么样"就要结合教师是"怎么教"的和教给了学生什么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文章着重探讨了启发式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在于围绕中心问题抓住关键点进行"推陈出新"式启发和以"点"带"面"的类推式启发。应用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在于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学语言准确、导向性强,知识面要广、知识内涵要丰富,从而明确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格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文学教学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人格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想"的人格教育,"入世"的人格教育,"出世"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每一次的测试中"解决问题"部分都会令教师和学生头痛,教师苦口婆心的分析,往往换来学生一脸迷茫,尤其是高段的"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区分度很大,好的学生30分的题目可以全拿,而差点的学生只能得5分、10分,甚至一分未得。因此,怎样才能提高高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解题能力,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陶晋宇 《考试周刊》2010,(53):90-91
高职英语教师能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来促进教学,其中,"放手"应该是第一步.高职英语教师不应该对英语程度不高的学生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而应该运用方法和手段来调动起学生们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导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渊源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中考升学的必考应试内容,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对"讲"十分侧重,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灌输式"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总结并创造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对现状的总结,指出了如何才能创立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以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出意义探索。  相似文献   

16.
考察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读者意识"的缺乏无疑是个普遍现象。表面上写作时作者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本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写作现状、教师在作文教育上的缺陷、如何建立读者意识三方面分析,希望能在作文教学中引起对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郭华 《成才之路》2012,(6):94-94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方法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效性教学是方法的科学性与理念的人文性相结合,自然分材教学的有效性得益于三大法则:第一,"感情先行"法则,注重认知与情感因素并行,体现了教学即情智相长的理念;第二,"以学立教"法则,学生充分自学与教师针对讲授相结合,体现了教学印教与学合一的理念;第三,"问题跟踪"法则,即面向全体又兼顾差异,化解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的矛盾,体现教学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教学实验对几种体育教学队形进行"近体学"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运用"近体学"创设体育队形时,常出现无意识、随意性行为和"队形及师生空间的凝固化"现象。"相对亲密型"的队形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拉近师生关系,"绝对权威型"队形能维持教师的权威、防止违纪行为和运动事故的发生,"弧线型"队形有助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散点型"队形能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增加有效的练习时间和密度等。  相似文献   

20.
理所当然,"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关注学生思维"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思维。而"关注学生的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下面的三点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