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忠 《电子出版》1997,(7):58-60
一、为什么需要色彩管理系统现在已是桌面出版的时代了,高分辨力扫描仪、数字式照相机、PhotoCD图像、经济的彩色打印机和针对短版市场的数字式彩色印刷机等应用已非常普遍,这些成就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今日益增长的桌面出版业中,图像色彩的质量控制是最关键、最困难的。要使扫描的原稿与最终印刷品达到基本一致并非易事,因为在整个图像制作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不同的扫描仪扫描同一张原稿,会得到不同的图像数据;各种不同牌号的显示器显示同一个图像会有不同的表现显示屏与印刷油墨的色彩表达能力不同,从而做不到所见即…  相似文献   

2.
在印前处理和实际印刷过程中,信息相同的同一幅图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显示时,呈现出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用不同的彩色打印机输出时颜色也会不完全相同;若印刷出来可能又和打印的效果大相径庭。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得不到同样的颜色,在设计和印前生产作业的不同阶段所看到的颜色也很难一致,原因在于这些图像的数据表示使用的是RGB或CMYK颜色空间,它们都是与设备相关的表示方法。也就是说一组RGB或CMYK数据到底会使人眼看到什么颜色是与呈现这个颜色的设备特性密切相关。任何印刷过程都伴随有色彩变化,作为匹配最终印刷成品甚至就是最终印刷的数码印刷品来说,图像色彩的控制至关重要。传统印刷都是大批量印刷,色彩一旦偏差就很容易发觉,但数码印刷可能张张不同。没有有效的色彩工具,可能无法确保颜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的出版印制管理过程中,如何在保证质量、保证生产周期的前提下,不仅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又不使印刷装订工作复杂化呢?这就要求出版印制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印制业务,对各种制版、排版、印刷、装订的设备性能、生产工艺过程及纸张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研究,而且要熟练运用印制工艺中的各种技巧。所谓“印制技巧”就是出版印制管理人员在图书印制之前,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手段,对图书的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工艺进行论证、优选,统筹安排,以满足周期最短、成本最低的要求。下面主要就零散印张的整合、印刷用纸的选择、平版印刷与胶印轮转印刷的选择、对开与四开的比较、胶印与轻印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打样是模拟印刷、检查制版阶调与色调能否良好合成再现、编辑校对信息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修正或再版提供误差及数据标准,同时也是印刷墨色、墨层密度及网点扩大等数据的正式印刷参考,是保证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准。因此,打样是一个连接印前和印刷的重要工序,打样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版和印刷品的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公司不断推出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印刷生产解决方案,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生产时代,数字打样技术也逐渐进入印前打样领域。数码打样是出版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性工艺环节,直接制约着出版印刷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的质量。数字打样技术对纸张、油墨、硬件设备和软件等都要求严格,而目前即没有统一标准的高精度设备,更没有与硬件设备相匹配、对操作过程和色彩参数进行整体控制的打样软件,很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都对其敬而远之,仍采用原始的低效率打样方式。  相似文献   

5.
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出版系统使印前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不断地影响着印前技术工作者。开放式的电子出版系统的强大功能使彩色平面作品的印前设计制作过程成为一个整体,无论对美术设计人员还是专业制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色彩是衡量印刷品复制质量的三大要素之一,而且印刷品色彩的质量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要真正做到知色、用色及管色,才能制作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印刷品世界。 全方位了解、掌握色彩,包括色彩构成、色彩空间、色度学及印刷色彩理论(如表所示),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便能在印前设计制作全过程中熟练自如地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处理及输出。  相似文献   

6.
一、 UV—书籍装帧的新时尚 什么是UV呢? 了解印刷的编辑都知道UV是书籍封面印制的一种新工艺,指在印好的书籍封面上过一种特殊的透明材料,这种材料油光透明,手感光滑。目前人们把这种印刷工艺称为UV 。 再讲详细一点,UV 油墨,又称紫外线固化油墨。UV 油墨是一种非色彩油墨,无色透明,一般都覆盖在普通油墨之上,以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UV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能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瞬间的化学反应,使油墨几秒钟从液态变为固态,它与普通油性油墨通过溶剂发挥的干燥方式完全不同,因此,这种易凝聚的固体,能在印刷品的表面…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1999,(8):50-53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出版领域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起来,纸质的印刷品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换的最常见的介质形式,特别是黑白印刷越来越普及,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做为信息媒体的出版行业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一直都是应用着传统的印刷制版方式:文章先进行编辑然后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排版、并通过激光打印机打样校对,校样之后,用磁盘(或MO)拷贝送主照排中心,通过照排生成胶片,核对无误之后再将胶片送至印刷厂制版,印刷厂通过晒版机的晒版冲洗工艺制成PS版,然后印刷成品。传统的制版工艺已经不…  相似文献   

8.
美国图书市场的按需出版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需出版(On-demand Publishing,亦简称POD),是指按照客户需要的时间、地点印刷制作出客户需要的印刷品或出版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按需出版的国家,其标志性事件是1997年闪电印刷公司(LSI)最先使用按需出版技术为一所学校印制了50本急需的已经脱销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12月9日通过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就图书质量的印刷质量提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并没有对印刷质量提出具体的标准,而是笼统地将"印刷产品标准水平划分为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内一般水平标准三个等级."而什么是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内一般水平标准,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那么,出版社如何以这个笼统的标准来保证印制质量?以下几个方面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国际色彩联盟(ICC)制定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内的色彩管理方案和色彩特性文件格式,这种与设备无关的颜色转换、传递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的各个方面。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目前.这一技术也应用到报纸的出版流程中。  相似文献   

11.
容费尔印刷出版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ROTOMAN系统用户。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哈茨山的赫尔茨贝格市的容费尔公司装有ROTOMAN系统的40个双印机组。在一套生产线上连续不断地印制4条双面四色纸带。容费尔公司的ROTOMAN系统适用于大量印刷高级插图印刷品。 今后将由ECOMAN生产线印刷《哈茨山信使报》 现在赫尔茨贝格市容费尔公司也扩大了它的报纸印刷能力,就是说购买了ECOMAN。新买来的ECOMAN生产线将代替另一个竞争者的设备。ECOMAN适合容费尔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印刷产品是《哈茨山信使报》,其印数达二万份,是该地区印数最大的日报报纸。除此以外ECOMAN生产线还将印制许多报纸  相似文献   

12.
印刷行业激烈的竞争使得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品质量关系着印刷企业的生存。在行业需求和视觉技术都达到一定程度时,采用视觉技术进行印刷品质量检测的视觉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印刷行业逐渐使用视觉技术来替代人工进行质量检测,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熟练掌握视觉信息及其应用技术,结合印刷包装专业进行自动印刷品质量检测、印品位置控制以及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桌面出版、数码打样、CTP和JDF等技术都对传统印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印刷市场上又兴起了一种新技术-数码印刷,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印刷方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且已从最初能够印刷简单的条码、标记等发展到现在的印刷大幅面彩色印刷品,同时印刷品质量也有了长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1,(12):4
2011年出版产品质检突出环保检测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2011年继续开展"3·15"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本次质检针对少儿读物类出版产品在印制、复制、编校、环保4个方面进行检测,以印刷、复制质量检测为主,突出环保质量检测,兼顾报刊编校质量。据介绍,随着总署质量管理力度的加大,少儿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水平逐年提高,但部分环节仍时有质量问题出现,这对印装质量及印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今年对印装质量的检查仍是质检活动的主要内容。此外,今2011年出版产品质检突出环保检测  相似文献   

15.
图书印制质量是评价图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的印制属于图书的外观生产。好的外观能更好地反映图书的内容 ,对图书内容的表达起促进作用 ;相反 ,则会对内容的表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提高图书印制质量非常重要。科技图书大都存在大量插图 ,因此 ,相对于纯文字的图书 ,科技图书对印制质量的要求更高。那么 ,图书的印制质量由谁来保证呢 ?在活字印刷时代 ,出版社发稿后 ,剩下的任务都交给印刷厂 ,印刷厂负责捡字、排字、校对、制版、印刷等工作 ,印制质量的优劣基本上与出版社无关。而如今 ,绝大多数出版社都配有比较齐全的电子出版系…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李秀伟 《出版参考》2015,(19):64-65
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简称POD)是指按照用户对印刷品的数量和内容需求,采用数码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其核心技术是它的印刷技术——数码印刷,即将数字化的内容直接印制成印刷文本(数码打印),再用计算机完成折页、配页、装订等工序;其需求一般指小印量的需求和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学术出版的小批量印刷和个性化内容正好适应了按需印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印刷品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印刷业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等新特点的出现,印刷品质量在线检测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印刷品质量在线检测技术应用于印刷生产线的系统主要有"号码在线实时检测系统"、"水印在线实时检测系统"、"印刷色彩定时监测系统"以及"印刷套色MARK线在线实时检测系统"等[1]。  相似文献   

18.
就出版物的质量而言,原稿质量、编校加工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及印装质量构成它的整体。图稿质量在原稿质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位居组成印刷品的五大要素之首,即:原稿、制版、印刷、纸张、油墨。尤其是图稿中的彩色图像,在色彩、层次与清晰度方面,在出版制作时必须进行重点质量检查与把关。    相似文献   

19.
印刷复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批量的与原稿图像尽可能一致的原稿复制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对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打印机等一系列印刷过程中所用到的电子产品依赖程度逐渐增强,所以这些设备毫无疑问都对印刷品的最后呈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印刷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占印刷队伍的90%以上)对色彩管理的必要性都认识不足。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让印刷企业业主重新认识色彩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商标、包装盒、杂志和广告等众多印刷品中,颜色的使用和搭配是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颜色能否通过印刷进行正确复制则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在许多彩色印刷品中常常会出现印刷品颜色与实际期望的颜色不相符的现象,如公司的徽标或某些产品的颜色,通常不能像设计人员所设想的那样呈现在客户面前。印刷品颜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通常是设计人员倍受困扰之处,尤其是当印刷品中包含了一种或多种专色,但同时为了不提高印刷成本而采用四色油墨进行模拟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