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目前许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作文内容要有创意,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参与作文实践。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习作的现状是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时无话可说或是空话连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创意与想象……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面向学生生活"活水"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来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将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我从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收到了有效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励学生创作兴趣是作文活动的主要原则。”写作文的兴趣是激励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何谓创新作文?我想,只要是学生作文灵活自如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就是写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吾手写吾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学生作文内容丰富、鲜活起来?如何使学生见多识广、写出好的文章?我认为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是使学生作文成功的一个有效方法。第一,重视课内阅读;第二,重视生活感悟;第三,重视名著阅读;第四,重视学习自由发展空间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作文?尊重、理解学生是“快乐作文”的前提。“快乐作文”的关键是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挑重担,树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发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给予明确的鼓励或暗示,始终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真行”,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付超男 《现代语文》2011,(8):136-137
我国传统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从文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所以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生气,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作文的个性化,依赖于生活的个性化。要想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教师必须通过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1.
吴小玲  朱瑛 《辽宁教育》2014,(12):33-37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片面强调竞争,表现在作文上,就是用正统思想要求学生,用成人目光评价学生,用优秀作文衡量学生,尤其是考场作文,评分标准往往是"中心明确、语句流畅"等冷冰冰的机械的字眼。学生为了他们的命根子——分,不得不揣摩优秀作文的标准,努力迎合"评分者"的喜好,剔除那些可能扣分的东西,编一些假话、空话、套话赢得高分,从而导致真话作文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解决?改革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化地表达,自信而本真地表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激发表达欲望;留心生活,丰富体验;创编教材,为真话习作拓展时空。  相似文献   

12.
一、从细节描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向来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但却忽略更为重要一点,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否则,像看热闹一样,看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收获。学生作文里叙事干巴巴是因为缺乏描写,但如何去描写,学生心中没有底。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先从细节描写人手,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能够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打消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喜欢作文,在作文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保持持久的作文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近两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命题脱离学生生活,评分标准过高,急功近利等弊端,大胆作了一些探索,采用新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作文就是倡导学生写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自主地写,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然而在应试作文的批量生产下,学生的作文失去了个性。没有生命体验的头脑如何产生灵动的思想,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套作、抄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特色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每当提起作文,不论学生成绩是好还是坏,都有怕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把学生从怕作文的泥坑中拉出来,使其勇敢地畅游在作文的大洋中呢?我认为应从培养习惯和激发兴趣上下手。  相似文献   

16.
程英俊 《学语文》2006,(3):29-29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成绩的好差,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水平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目前,就农村中学而言,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低,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内容平淡,毫无新意可言。如何使学生写出好文章,尤其是中考考场作文要出彩,有亮点,我以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那么,高中作文如何才能成为有感而发、有个性、有创意的优秀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评价标准,但现在作文教学陷入了尴尬境地,一方面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学生面对作文愁眉苦脸。现在学生的作文是"为作文而作文",一味讲究立意深邃,作文题材重复简单。作文教学领域,真正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写作的做法是生活化作文,让学生自主地写作,以我手写我心,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又无法不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如何创设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马滨珺老师的这篇文章从生活与作文、做人与作文、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一件最头疼的大事;对于学生而言,最难的也是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是推动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新课程中,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