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图书发行效果集锦四川省眉山县新华书店余德槐文化古城四川眉山是著名宋代文学世家“三苏”的故乡。改革开放政策使这块古老的热土焕发了新的活力,人们用科技知识武装了自己,使名城更富美名。花香眉山眉山县“三苏”宾馆职工邱界年读书养兰成了行家。他多次求书店帮...  相似文献   

2.
周丽娟 《编辑学刊》2023,(1):101-105
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是图书商品输出和图书版权输出,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实体图书出口数量近年来呈下降态势,且无论是图书商品输出还是版权输出,贸易逆差依然较大,中国图书国际传播状况有待改善。海外P O D可以实现海外本地化印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同时又可以利用其全球化的营销渠道,快速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创新中国图书“走出去”模式,提升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科技图书发行工作杂谈四川省眉山县新华书店余德槐农技书发行重在"三及时"近来我收到浙、粤、湘、甘及云、贵、川等19个市、地、县书店同志的来信,要我谈谈发行农技书的经验。根据我多年来的实践,最深刻的体会是农技书的发行必须做到三及时。一是及时配合城乡各...  相似文献   

4.
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资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资助主要体现在图书出口贸易方面。提供资助的政府部门包括:英国文化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海外贸易局、外交部、海外开发署等,资助的范围包括:英国图书的海外推广,包括举办、参加国际书展;出版商参加国际书展的摊位补助和旅费补助;访问图书出口国的销售代表团的旅费和生活费补助;对负有图书进口使命的国外出版商提供资助;对开拓图书出口市场研究提供资助等。由英国海外开发署资助的海外低价书项目是目前英国在海外实施的最成功的图书项目。1994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走向海外情况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图书在海外的读者对象中国图书(为叙述简明起见,本文将“中国图书”的定义局限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图书)在海外的主要读者对象之一,是旅居海外的华人。这些华人,有的在海外学习、工作或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依然保持着中国国籍,也有的已成了所在国的公民。海外华人由于同根同源,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构成了中国图书在海外的主要消费群体,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人总数分别达到了2 5 0万、5 0 0万和810万,占当地人口的77%、32 %和14 % ,是中国图书在海外最集中的销售地区。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另一个主要读者对象,是进行…  相似文献   

6.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1X):11-12
北京图书订货会从去年开始邀请海外华文书店直接进行采购,这也是总署鼓励出版业“走出去”的一个有力措施,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成为整个华文书业所关注的问题。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由订货会组委会主办的海外代表座谈会更是以“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出席会议的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发行司司长刘波、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等领导及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华文业者代表。会议由刘波司长主持。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特殊地位,成就了香港图书界的销售特色,而这个特色也是无法被内地或者海外图书界所复制的。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和光明日报国际部联合协办的“中国图书海外发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交流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经验,探讨进一步拓展海外发行的途径,展望未来海外发行的趋势”为主题.图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样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古时候 ,通讯方式落后 ,向往中国灿烂文化的外国君主派使者到中国来访问学习 ,如今 ,图书成了使者 ,海外游子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通过图书了解中国 ,对中国图书的兴趣与日俱增 ,中国图书的海外市场已逐步形成规模 ,下面 ,笔者简要分析一下中国图书海外市场的格局 ,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一、亚洲市场 :主要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图书市场。多年来 ,我国中文图书在日本的发行量、码洋、贸易额都是第一位的。据《日本文化交流史丛书》介绍 ,日本每…  相似文献   

10.
出版集约化是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广东科技出版社傅东伟近年来,国内不少出版社纷纷把眼光转向世界,积极开拓海外图书市场。如何使中国图书更快地走向世界,一直是出版界的热门话题和探索的目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出版集约化不失为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西文图书采访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开展西文图书采访,怎样利用海外出版社信息,各种类型的书目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西文图书采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中文教育图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考察了国际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影响力状况,并对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文图书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于8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文图书海外发行研讨会”。来自日本、法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中文图书发行商和国内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等出版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大家就海外中文图书发行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交换了看法。 在面临加入WTO的今天,中国出版界在注视着海外出版进入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问题。据悉,现在,中国书报刊出口额公认的数字是1500万美元,占中国出版业的0.5%,无论是与世界图书出  相似文献   

15.
基于OCLC馆藏数据库,考察了2010—2020年间项目立项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版图书在海外的出版发行特征和传播影响力,展现了该项目英文版图书在海外发展的概貌,为进一步推动新时期中国学术外译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新华书店委托成都大学创办的图书发行学专业班,于10月3日正式开学。六十五名学生全部报到入学。成都大学受托开办图书发行学专业,在四川省的高等院校中是第一家,就全国而言,也只有武汉大学于去年才开办了这个专业。图书发行学专业将开设二十八门课程,其中包括《图书发行概论》、《图书发行企业管理学》、《图书分类学》、《读者研究》、《市场预测》等十门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书种和印数不断激增,许多图书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争相购买,而且受到了海外读者的欢迎,不少海外读者千方百计、辗转相托,希望能够买到。三联书店的香港分店,是中国图书在香港的总经销处,他们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出版事业的发展形势,最近将原有的门市部扩充为“三联书店读者服务中心”,加强对海外读者和学术机构宣传我国各省市出版的图书刊物。为了解决海外读  相似文献   

18.
国际出版发展趋势与我们的新思路 朱福铮 根据国际出版业发展的趋势,我们中国当代出版界的社长、总编们,应当具备以下全新的出版意识,以便使中国的出版业在21世纪的国际出版舞台上展现出新姿。 第一,海外版本意识 海外华人共7000多万,他们分布在北美、西欧、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5大地区——它们是汉语图书的5大市场。因此,我们的图书凡内容精湛者,都应千方百计打入这5大市场。只要我们排版时多出一套繁体字胶片,印刷、纸张、装帧上亦以海外图书为标准,专门再出一批“海外版本”,出口海外,定可获利。 第二,海外拓展意识 最为实际的作法,是聘请大陆旅居海外华人中的实干者,为自己社的海外版权代理人、海外发行代理人,为自己社拓展海外市场服务。财力雄厚者,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更不失为上策。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新华书店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图书宣传 针对图书宣传不力这一弱项,今年以来,四川省新华书店与多种新闻媒体联手,加强了图书的宣传攻势。 3月1日,四川信息广播电台开播了《图书精  相似文献   

20.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