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新型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器的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结构与原理.从无级变速传动研究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控制技术研究两方面着手,综述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新进展,并在这一基础上,归纳了该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并确立了超轻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电机前轴制动与液压制动)过程中驾乘人员舒适度定量评价为研究目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加权主成分和价值函数,建立了基于样本的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舒适性评价模型,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舒适性与主成分间的回归方程,可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复合制动参数校调与整车制动过程中的舒适性进行预测和评价.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的舒适性参数校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中日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日本政府、中国政府的发展规划,选取主要品牌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比亚迪,介绍了它们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开发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对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CAN总线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AN总线及其通信协议,分析了CAN总线在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试验表明,CAN通信能够满足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基于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提出了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的实验研究平台结构,在完成该车辆结构总体设计及各子系统部件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了该研究实验平台,并通过道路测试初步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定速巡航和车距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环保和能源短缺的状况下,混合动力汽车以成为当前汽车研发的主题.分别从动力传递方式、发动机和电动机功率比大小、行驶前后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三个方面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混合驱动动力汽车的分类、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混合驱动动力汽车研究背景和发展前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例如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但目前最具有实用性价值并已有商业化运作的只有混合动力汽车.本文将结合三个例题对内燃机、混合动力、太阳能这三种汽车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原传统内燃机汽车基础上进行了并联式Plug—in混合动力系统结构设计和主要参数的匹配.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方案,建立了混合动力主要部件和整车的Simulink模型。并在中国城市公交循环工况和CYC_UDDS循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均比原车型有明显改善,表明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汽车(HEV)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在节能与减排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倍受关注。本文论述了混合动力常用结构形式、特点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并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技术的并联型控制策略;插电式混合动力更节能环保,但推广还有较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由于自身结构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必然采取轻量化技术来提升其性能,文章对本田公司的Insight混合动力汽车所采用的轻量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并通过分析总结揭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轻量化的8大发展态势:细化、优质、减免、整合、改质、异构、优化与综合,提出了国内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春市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长春市戊肝病毒在动物与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戊肝防治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对长春市采集的动物血清包括猪820份、牛506份、羊273份及人血清,包括农村饲养猪人群182份、农村非饲养猪人群102份,城镇人群546份,采用戊肝病毒抗原及抗体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原及抗体。结果感染率分别为猪72.80%、牛11.86%、羊10.26%、农村饲养猪人群20.88%、农村非饲养猪人群15.38%、城镇人群4.58%。结果表明戊肝病毒在长春市的动物及人群中均有流行,且猪HEV感染比牛和羊及人都普遍,农村饲养猪人群和农村非饲养猪人群感染率都远高于普通人群,为戊肝是人畜共患病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和研究概况。在介绍自行设计的双离合器、传动控制箱和行星齿轮机构为基础的改进传动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5种根据车况可自动切换的工作模式和利用变频器对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的方式。讨论了以PLC控制器主、以单片机控制为辅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方案。最后,对混合动力的研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无刷直流电机为控制对象,并根据该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该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各独立的功能模块,进行有机结合,搭建仿真模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响应速度快、超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对家用HEV的动力匹配、动力控制的工况匹配2个问题,建立合理的电机动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参数的取定和试验界定,计算分析了选用电机参数,实现了对车辆动力因素的匹配;同时分析了弱磁工况下实现电机动力控制匹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工作模式、工作需求和性能特点三个方面讨论了HEV发动机与传统车辆发动机的差异,按照动态协调算法体系构建了发动机ECU扭矩算法.  相似文献   

17.
To solve the low power density issu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ular batteries, a combination of batteries and ultra- capacitors (UCs) could be a solution. The high power density feature of UCs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attery/UC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HES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equipped with an internal combus- tion engine and an HESS. An advance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EMS), mainly based on fuzzy logi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of the HEV and the endurance of the HESS. The EMS i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he ideal distribution of output power amo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attery, and UC according to the propelling power or regenerative braking power of the vehicle.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M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M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ower sources to work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efficient areas. The battery load can be mitigated and prolonged battery life can be expected. The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HESS is reduced by 3.91%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battery only system.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HEV is reduced by 24.3%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ame class conventional vehicles under 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 driving cycle.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热电材料的性能出发,讨论了提高半导体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介绍了Ca3Co4O9半导体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改善其热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片状纳米CuO的合成及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晶化法和室温固相混合法合成了具有片状纳米结构的CuO,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合成CuO结构的影响,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Cu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异丙苯氧化制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为探针,比较了不同结构纳米CuO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