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源与陶澍的交谊,起源于魏源祖父孝立公,陶澍身微时,曾慕名向魏府借贷,而陶富贵之后上门偿债,魏孝立公拒收,并寄望陶澍为官清正即可。其后,魏源之父邦鲁、魏源与陶澍结为至交好友,成为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2.
陶澍和魏源同为古梅山人,均是清代叱咤风云的人物,道光年间联手为东南三政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幕主和幕僚的特殊关系共事十数载,两人有着甚多相同处:清代实学通经致用为其思想和行动的基石和指南,他们爱国恤民、重践履、不拘一格擢育人才,在经济思想上崭露近代意识,体现了非凡的识见和胆略.陶澍对魏源影响巨大,魏源的"师夷"主张是二人经世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淮北票盐志略》辑录了清道光年间以陶澍为首的一批官员在淮北创行票盐有关的奏疏、详禀、批示、章程、条规、告示等资料,是我国近代收录公文种类最全、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公文文集之一。此书虽署名童濂总修,魏源、许乔林纂辑,但实际上是以魏源为主编辑而成的,其中大部分文稿均为魏源所撰。《淮北票盐志略》中,魏源以其独特而精妙的公文风格,不仅将陶澍的吏治行政理念和要旨表达得非常精准,而且将自己经世济用的韬略和匡国济世的思想融贯于具体的行政活动之中,从而使《淮北票盐志略》不仅成为陶澍政绩的一座碑记,也成就了魏源对近代文书学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清代湖南资江流域的土地上,先后产生过陶澍、魏源、胡林翼、蔡锷等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而其中的魏源更是开启近代,打破封闭状态,支配国民心理长达个多世纪,且集思想家、史学家、改革家与爱国诗人于一身的"无双国士"。魏源一生留给我们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书古微》和《元史新编》等,内容涉及哲学、经学、史学、地理学、文学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而且,他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建树,代表着嘉道时期的最高水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代风气。这是美丽的资水滋养出来的奇迹,也是邵阳和湖南人民历史上的骄傲。  相似文献   

5.
陈蒲清的《陶澍传》是陶澍传记研究中出现的一部新作,它准确地评价了陶澍的历史地位,具有鲜明的特色。陶澍传记研究的奠基人是魏源。在沉静了一个半世纪之后,20世纪的最后20年,先后产生了《陶澍在江南》、《陶澍评传》、《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想研究》等著作。2010年《陶澍全集》的出版,为开展陶澍传记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魏源为何屡试不第,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文章以翔实的史料,剖析了魏源为何屡试不第的原因。同时,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  相似文献   

7.
文章收录了魏源散佚的诗联数则,并略加考释,以供修订《魏源全集》之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魏源思想进行剖析和解读,阐述了魏源人本思想触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魏源人文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文价值理念,魏源西学思想意蕴着可持续性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对魏源及其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魏源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对外开放思想是魏源丰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了前驱先路的作用。魏源以对世界的全面介绍、全新认识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业,“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建立平等贸易的国家关系主张。研究魏源对外开放思想对于今天的对外开放实践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文章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其思想渊源 ,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 ,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12.
元代包公戏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剧作者在创作这些女性形象时使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漫画式的肖像描写、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虚拟化的行动描写、多彩的语言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刻画等,其成为元代审视叙事性文学的珍贵的文本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包公戏在元杂剧中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数量多,而且显示了元杂剧所凸显的平民精神。对之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中国近代通史作,几乎都有康有为于1895年5目2日发动“公车上书”的记载。虽曾有人提出异议,却未引起重视。事实上,康有为虽起草了上皇帝的万言书.但各省举人并未在万言书上签名,更未至都察院上书。康梁等蓄意编造了一个完整的“公车上书”事件,完全是为了抬高康有为维新运动领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魏源的山水诗中不仅艺术特征鲜明,其内涵同样突出,诗人一生践行的经世致用思想渗入其诗歌创作之中,率先提出反帝御辱主张启蒙新民,探索革新晚清政府水利、漕运、用兵等政策谋求富国强兵。因此,经世思想不仅已成为其山水诗的重要内容思想,也影响山水诗创作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国家图书馆藏公文纸本《魏书》纸背元代文献,是目前继黑水城元代文献之后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元代一手文献资料。该文献中编号为GT[W:16·39]、GT[W:16·40]的两件文书实为一件,其性质为杭州路向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汇报该路东北录事司孤老健康状况等的呈状。文书反映出元代杭州路孤老的收养时间在50岁左右,实施查勘孤老健康状况者为坊正。文书又证实了元朝后期杭州路复置四隅录事司情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昔人都把张问陶看作袁枚的信徒,是性灵派的后期传人。其实张问陶与袁枚的诗学观点同中有异,且异大于同:同在都主张独创,抒写性灵;不同在张问陶论诗取径较宽,既主张独创,抒写性灵,又主张为诗要有豪气骨气壮气大气,要关心时务,提倡讽谕,既要空灵,又要沉郁。他的诗论既上承性灵派之长,又纠性灵派之偏,有启龚自珍、魏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公安派的发生发展以三袁为主将。三袁对公安派的发展之功可概括为:袁宗道发之,袁宏道兴之,袁中道善之。而公安派之所以能够成为明代文坛蔚为大观的文学潮流,从根本上说离不开袁宗道的发轫之功。  相似文献   

19.
魏源与邹汉勋青少年时代都生活在望云山麓,有相似的爱好,交往密切,交谊深厚,互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近代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先驱。对魏源的社会改革、经世致用、哲学、经济、文化、学术、易学、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思想作一综述,有利于促进魏源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