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厂中常用于制造转化炉管的奥氏体耐热钢 HK40和 HP40合金,在1144K 温变下进行恒载蠕变裂纹扩展试验,发现蠕变裂纹扩展性能与 Ni元素的含量关系很大。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 Ni 对蠕变裂纹扩展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i 量增加,蠕变裂纹扩展抗力增强,即 HP40合金的蠕变裂纹扩展性能好于HK40。  相似文献   

2.
采用RLW-2000M微机控制煤岩流变仪,以细粒砂岩为研究对象,对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孔隙水压力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进行了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重点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分级加载时蠕变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渗流体积演化曲线,同时对不同渗流水压力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岩石蠕变演化曲线进行了模型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级加载孔隙水压作用下细粒砂岩的蠕变曲线符合蠕变演化三阶段特征;利用西原体模型进行理论与实验蠕变曲线对比,蠕变方程曲线与实验曲线的演化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薄壁管试样,在MTS809疲劳试验机上对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650oC下的高温多轴拉扭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对应力应变迟滞迴线分析发现,拉扭分量应力应变迟滞迴线形状与试件的加载波形和加载路径相关,塑性应变不断增大。利用FEI-Quanta 200扫描电镜和EDAX Genesis 2000 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疲劳断口微观分析,结果表明,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在高温循环加载下有氧化现象。综合不同等效应变下材料的断口形貌差异,推断在高温循环加载下有蠕变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都裂隙性黏土流变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裂隙性黏土为对象,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成都裂隙性黏土的流变特性。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各级偏应力水平的全过程蠕变曲线和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对试验结果做了讨论,并建立了蠕变方程。其中应变—时间关系采用伯格斯模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指数函数的蠕变方程,拟和曲线与试验曲线很好的吻合,较好地表达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大量的单轴棘轮和蠕变试验,建立了描述该材料单轴短时蠕变演化模型。根据已有的棘轮效应研究结论,该材料的蠕变变形的多项特征与棘轮变形规律一致。提出了棘轮效应和蠕变变形机理一致的假设,认为棘轮变形实质上是材料在应力循环中的瞬时蠕变变形累积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一套棘轮变形的蠕变算法以计算材料的棘轮变形,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证实该假设在一定条件下成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锁紧盘试验台三维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验证所设计锁紧盘试验台能否满足强度要求。通过计算得出锁紧盘力臂存在可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力臂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将力臂厚度和力臂上圆孔直径作为设计变量,约束条件为满足安全系数条件下的力臂最大应力,目标函数为力臂重量最轻,优化设计之后重量得到减轻,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围压下各级偏应力水平的全过程蠕变曲线和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探讨了成都黏土的流变特性,并建立了蠕变模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固结蠕变特性,开展了不同生物酶掺量下粉土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反映生物酶改良粉土蠕变过程应变与时间关系的双曲线蠕变模型,并分析生物酶掺量对双曲线蠕变模型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  相似文献   

9.
PdSi合金与金属Cr膜压痕蠕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变变形是薄膜和微机电系统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因此有必要考察薄膜材料和小体积材料的蠕变行为。采用深度敏感纳米压痕方法对单晶PdSi合金和金属Ni基体上沉积Cr膜进行了室温压痕蠕变研究,分析蠕变应力指数和蠕变机制。结果表明:随硬度减小,蠕变深度增大,在不同应变率下计算得出应力指数PdSi合金在26.3~47.1之间;金属Cr膜在4.1~22.5之间。蠕变变形机制是位错的滑动和攀移,在高应变率下保载阶段瞬时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对传感器蠕变进行补偿的新方法 ,首次引入模糊识别的方法来确定载荷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可实现蠕变实时精确补偿 ,简便易行 ,避免了繁琐的传感器蠕变模型的建立和实现过程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精度很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