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图书出版中,责任编辑是个常见的名词。凡每本正规出版的图书上,都可见到责任编辑的“大名”,或署于封底,或在版权页,也有署于勒口之上的。这说明责任编辑在图书出版中地位的极端重要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叫责任编辑?人们对责任编辑的内涵和责任范围,至今仍缺乏明确的统一认识,《辞海》上有对编辑的定义,却缺乏“责任编辑”的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责任编辑”加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2.
标题常被媒介的编辑记喻为一篇章的眼睛,特别是电视新闻。纸质媒介,题目可以据信息消费意愿反复阅读或进行选择。而电视线性特征决定了画龙点睛的“睛”稍纵即逝,标题不可能长时间“挂”在屏幕上。为此,电视新闻记更要克服看轻标题的倾向,要在5~6秒的时间内,让电视新闻标题冲击受众眼球,走下荧屏,走进心灵。如何让它走进心灵?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传媒为了在竞争中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新闻的采集上可谓是绞尽脑汁,通过创新各种新闻手段挖掘新闻资源,以求最大程度地占领读者市场。对于地市报而言,先天条件不足是影响报业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一方面本地地域狭窄,新闻资源不  相似文献   

4.
当新闻信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时,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最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在“快餐时代”赢得读者,赢得竞争,是所有记者、编辑们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现在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新闻众多,因此,在新闻传播理念上,正如项晓宁先  相似文献   

5.
于雪 《新闻知识》2004,(8):17-19
当前的新闻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打出“眼球经济”这张牌。为了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媒体不仅在标题和内容上大做文章,尤其是在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上,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势头。如今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6.
刘明学 《军事记者》2004,(11):20-20
2003年4月28日,本报消息《全军紧急选调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以下简称“选调医务人员决战非典”)继去年荣获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后,今年又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应《军事记》之约,要责任编辑谈谈感受.我就把这篇新闻“出笼”的经过向同仁们汇报一下。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大视野的背景下,国际新闻成为一张报纸吸引读者眼球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源”。如何将硬性的国际新闻传递给读者使之成为可读性强的有效信息,是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在电视直播中被人同步目睹,信息的第一落点直接进入了观众的眼球。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记者,由此不能不对新闻落点的问题再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虽为文化快餐,但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围绕“受众阅读习惯”,不断深化对“视觉冲击力”的认识,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的理念也不断创新,强调当代性、时尚性、通俗性,进行新的探索,放大和强化标题,增加卖点,吸引眼球,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一则好标题,不仅能够增强新闻本身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还能延长读者在报纸版面上的“停留”时间,因此,报纸的标题成了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重要向导。那么,“读题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标题,怎样才能使新闻标题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的眼球,让其产生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呢?笔者认为,作为版面第一视觉元素亮相的标题,既要有与众不同的“标新”,又要有适合读者口味的阅读“韵味”。具体来讲,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重要网站的崛起,网络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网络传媒的虚拟性,网络容量的无限性,致使大量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爆炸式地早现在人们面前。在大量新闻信息中,网民如何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和信息,网络编辑如何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和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编辑的标题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面宣传为主,是党在新闻舆论领域一条基本思想原则,这条原则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媒体的优良传统。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呈多样化状态,信息渠道繁多,媒介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几年,有一些媒体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有的曲意迎合社会上的低级趣味,刊载或播出一些污秽不堪的文章或节目,  相似文献   

13.
蒋颖 《新闻界》2003,(6):59-60
“文好题一半”这句老话的意义在当今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分量日益加重。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信息的浓缩,更是新闻的门户和眼睛。为了快速抓住读者眼球,为了更多地提供信息,编辑不仅突出标题来强化新闻信息,而且大量地直接运用标题新闻的形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且流动疾速,读者更注重阅读标题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更倾向于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这就从形式上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传媒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标题越来越凸显特定报纸的独有形象,并由此影响着读者对特定报纸的偏好和忠诚度,因此,报纸编辑们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标题的创新。一…  相似文献   

14.
尹瑛 《当代传播》2003,(3):82-83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喊“信息过载”,有人却叫“信息匮乏”,这就是新闻信息相对过剩的表现。新闻媒体的同质竞争,新闻媒体间浅层面的联动,新闻娱乐化倾向以及网络媒体发展尚不成熟等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新闻信息量与质的不平衡导致了新闻信息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的娱乐化,用形象的话语来讲就是“往骨头上加点肉”。“骨头”是硬新闻、乏味的新闻。又是想让人民知道的新闻。若需引起读者的注意。就应在“骨头”上加点“鲜肉”。即娱乐的有趣味的信息,“净骨头”一般读者是不爱“啃”的。尤其是获取信息意识不强的读者。需强调的是。这“内”是“骨头”上本身具有的,不应是记者虚构杜撰的,只是往往被只见“骨头”不见“鲜肉”的记者剔除掉了。有“骨”必有  相似文献   

16.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做文章如此,写新闻亦应如此。传统导语的“5W”形式如今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更深地了解消息、掌握信息的需要。面对今天的读者,导语需要摆脱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在确保事实准确真实的同时,适当地进行“包装”,使其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笔者不吝浅陋,谈几点关于导语“包装”方法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7.
林晓宇 《东南传播》2022,(11):29-30
信息爆炸时代,主流媒体迫切需要改进运营策略,在标题创作上提炼亮点,吸引用户眼球;在内容叙述中融入情感,营造共鸣效应;巧妙植入“新闻+”元素,增加附加值,增强用户黏性。透过近几年的现象级传播案例,新闻工作者应牢牢把控吸睛、共情、增值的“硬核”技能,谋求“破圈”,维持“常青”,争当深度融合的排头兵、领跑者。  相似文献   

18.
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是近年来流行的词汇,它是信息社会为媒体度身订做的。在信息过剩、媒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仅仅争夺用户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够了。有专家称中国传媒将走过“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影响力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9.
责任编辑的“责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几年出版的书刊上,人们对“责任编辑”几个字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但实际上,许多人——甚至责任编辑本人,对“责任编辑”的古义及份量井不清楚:有的人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和评职称的阶梯;有的人则仅把它看作书刊版权纪录的一个组成部分,例行公事而已;有的人虽然觉得责任编辑要承担责任,但究竟应负哪些方面的责任井不清楚。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书刊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书刊作用的发挥,引发了不少问题,甚至埋下了许多“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0.
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韩云涛 《编辑学报》2001,13(4):234-235
从“什么是责任编辑”入手,分析责任编辑的角度定位,探讨责任编辑的责任问题。认为:责任编辑应是稿件质量的主要责任者,而不应是经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只有在经济责任上解放了责任编辑,才能促使他们对稿件质量真正负起责任,才能最终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