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中国体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针对建国后体育目标取向的“工具论”模式,分析其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认为体育价值所反映的对象层面有两个:作为一项活动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满足个体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满足社会其它系统的需要。只有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才能建立全面的体育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2.
体育价值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方祥 《体育与科学》2004,25(3):50-51,64
本文从哲学观点出发,探讨了体育价值的本质、体育价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认为体育不仅是人的需要。也是人的权利,体育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体育价值活动中的反价值问题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育边缘科学门类很多,研究的面也很广,本文仅就发展较快的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做一简单的介绍。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把体育作为个人的和社会的现象来看待。它所涉及的哲学领域有哲学人类学、人生哲学、现象学、社会哲学及文化哲学等。它在体育中研究的方面包括:业余体育活动、竞赛、休息、卫生、行为、成绩、教育、身心问题、体育对形成个性的价值、体育运动中道德观等。体育哲学是从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与体育的关系开始的。由于近年来大众体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价值论是关于学校体育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价值问题在体育教育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价值的根本在于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其内在价值在于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其外在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学校体育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曾经也被称之为科学中的科学而凌驾于各个学科之上。虽然这一说法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而被推翻,但足以显示哲学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作为人的某一类别身体活动的代名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同学科对体育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效果。但唯独只有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体育,才能更全面理解体育,才能对体育进行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体育哲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的形势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成长起来的。 1981年夏,沈阳体院发起,约请全国十所体院举行了首届体育辩证法学术讨论会,次年8月又在西安体院召开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全面研究了体育辩证法同体育哲学的关系、学科性质、体系结构和研究课题等问题。经过几年来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与探讨,大家认为原来编成的《体育辩证法》和《体育哲学》教材初稿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  相似文献   

7.
体育价值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并对今日世界产生全方位的重大影响,皆因为体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实际效用。这种实际效用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价值不仅是体育存在的社会前提,也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体育必...  相似文献   

8.
体育活动的存在基础源于人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健康的身体是人在现代社会环境里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或期待,人从来就是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体育活动来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它的产生、发展和得到满足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文章从现代人的需要为体育活动的存在、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竞技体育异化的社会结构性根源、社会心理机制、哲学性根源3个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指出,竞技体育异化的实质是体育人争夺奖牌所对应的社会价值排序,其目的是,使其自身在社会价值排序中处于高位,并且在具有歧视性对比特征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心理优势,从而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心理机制是,利用社会价值排序背景下,体育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把体育人谋求心理优势的需要,转换成为对奖牌占有的需要;其哲学性根源在于,以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分裂为特征的体育人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的价值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价值是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与体育关系的最深刻反映,同时也是体育本质的深刻反映。体育价值的内在基点是体育的功能;体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是人——即社会的需要;体育价值实现的关键是体育实践基础上的体育功能与人——即社会需要的对应。研究体育的价值系统可以确定体育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认识体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内在机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体育价值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明孕育体育任何一种社会动机和效果,只有在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体育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是什么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们需要它,喜欢它,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离不开它。但是,究竟是什么孕育了体育呢?  相似文献   

12.
社会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正是为满足这样那样的时社会需要,才进行着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体育是在原始人群维特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人类为满足物质,精神、享受的多种需要中发展了体育运动。社会需要体育,体育需要社会,社会需要是体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哲学的视角论述了体育发展的动力,从体育的联系与发展、社会的需要与需要的满足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及在体育的发展中竞赛起着杠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探讨体育发展的成因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价值的嬗变商谈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或与更远的历史时期相比都会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差异.当今,体育的价值不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人对体育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体育也不是在人的发育时期作为人的发育辅导手段,而应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重要生活内容,既是每个人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体育价值的嬗变也将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有了以下的变化:健体魄与育心智并行,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向跨学科发展.无论进行怎样的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韵 《体育科学》2011,31(7):92-97
在对当代体育哲学的价值反思的基础上,基于对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思想的探究,沿袭其对于西方传统镜式哲学的批判,对真理观的颠覆与对哲学基础的瓦解,以及后哲学文化的构建这一内在思想逻辑,尝试在体育哲学领域内构建与之相一致的体育后哲学文化,在体育的自身属性、学科环境以及社会实践等主要方面进行剖析,提出新的体育哲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描述和总结了我国大学体育的价值流变历程。研究认为,在民国时期,国民体质孱弱,健身强国价值得以萌发。解放后到文革前,在继承、发扬根据地和解放区体育传统,接收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服务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凸显。文革时期,高等教育体育事业被强调要绝对地服务于国家和政治需要,直接导致我国大学体育价值被政治化,个体人本价值遗失。改革开放后,大学体育按照学科建制,以学科发展为推手,处于以学科发展价值为主导的阶段。1994年自主择业至今,学科发展与大学生个体人本价值和服务社会价值发展失衡,大学体育缺乏人文关怀,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使主体价值处于被遮蔽状态,致其价值迷失。未来,大学体育将形成以个体人本价值为主体,以社会服务价值和学科发展价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哈尼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价值,以现有的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法,对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现实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基础特征进行探讨。它大致发挥着以下二层作用,器物上:哈尼族体育为哈尼族人民造就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的身体素质;精神上:哈尼族体育满足人对哈尼人体育的意义与价值追求。哈尼族传统体育建设在于加速体育价值观的更新,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的体育环境。旨在探求推进红河州哈尼族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得以确立的最根本的元问题之一.体育人文社会学以人的体育行为活动和由这些活动引发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与体育自然科学相比较,它具有人为性、异质性明显,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偶然性更大,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并存等特点.因此,在研究上具有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价值非中立性与价值中立性相统一,实证性研究与评价性研究相统一等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受体育价值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判断,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学生的价值取向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体育的价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相融合,树立综合素质健康教育观;社会体育价值和个人体育价值取向相容,多元化交叉融合发展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与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文化传统和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要求我们把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统一起来,而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发展方向与价值评判的多元化令体育价值观念也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应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理清体育课程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提出和谐发展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