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守玉 《宁夏教育》2011,(10):42-4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
常常听一些家长忧虑地说:“我们家孩子学习用功努力,为什么成绩上不去;人家的孩子平时运动娱乐、轻松读书,为什么成绩就那么好?”这里涉及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问题。好的学习习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是智力中等的孩子,如果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样能出类拔萃,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家长该如何协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其英语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不懂英语又十分关注孩子英语学习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发其学习兴趣呢?我们在此提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处方之一:孩子的英语学习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中学生学习英语,一开始都充满了好奇心,加之入门阶段的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习很容易接受。此时,作为家长要抓住这一契机,渲染你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不断鼓励你的孩子“真棒”、“都会讲洋文了”。应时常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常说:“孩…  相似文献   

5.
与初一新生的家长交流,不难听到“我孩子初中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及小学?”诸如此类的话语。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家长也不适应孩子在初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9,(7):76-77
春夏之际是幼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孩子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后该如何护理和治疗呢?种种问题都让家长忧心不已。为此,我们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请教了浙江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李荣女士,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手足口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学有着最美好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得也很强烈。对学校的好奇以及成为一个小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跨入小学的大门。可是,一个月以后,孩子的变化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对拼音的恐惧和厌倦使他们拒绝学习。儿童为什么对拼音学习产生这种“厌食”情绪?汉语拼音学习为什么会如此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8.
做教师的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一点儿也不爱学习,不认真做作业,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老师,孩子根本不听我的,您帮我多管管”。显然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学校就是管学习的地方,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任务。其实,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人们的目光。许多老师和家长就闹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却还有相当数量不愿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家长们含辛茹苦的供养,培育的孩子却那样自私任性?此情此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教育——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暑假又到了,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校门,成为“小学生”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孩子的生活要从“游戏”转为“学习”,孩子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适应。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转换角色呢?家长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活动.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提高孩子学习质量和效率历来是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广大家长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随着对“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品质的优劣程度对学生学习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注孩子的学习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你是否希望花较少的时间教育最优秀的孩子?你是否常常在质疑,为什么同样是学习,成绩却有那么大的差异?如何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家庭教育如何指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与家长进行交流。一、有目标才有动力,让孩子由被动学为"主动学"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11,(11):12-13
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马虎的毛病,如:考试时列完算式,忘记把答案写上去了;上学去,带了10支铅笔,回到家就只剩下了4支……为什么孩子会这么马虎?为什么父母用心地纠正了很多次都不奏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不马虎?为此,我们来到建德市明珠小学,和该校的老师、家长共同探讨孩子“马虎”的话题,很多家长献计献策,讲述了他们应对的良方。现摘取其中的一部分,和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4.
一缕飘香 《家长》2014,(8):26-29
常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为什么没见家长怎么管,孩子却表现优秀?”言外之意是老天爷偏心眼儿,把听话的孩子都赐予了别人,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由于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增加许多额外课程,孩子压力过重,导致厌学;更有些条件优越的家长,给孩子请家庭教师,反而使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失去了对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劲头呢?1培养、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对孩子提出的一个个“为什么”要热心地解答和鼓励,千万不要嫌烦;第二,创造家庭学习氛围,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讨论问题,家长要做孩子的学习伙伴;第三,要求适当,始终使孩子有成…  相似文献   

16.
在近日上海市健康基金会开设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培训课题”上,面对培训老师的提问:“如果你的孩子做三道数学题错了一道,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结果.有80%以上的家长脱口而出:“你做错啦!”只有不到10%的家长回答:“答对了两题,你真捧!”该基金会儿童心理工作室主任吴亦君分析认为,这样的答案其实反映了平时家长评价和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大多数家长习惯于以负向思维模式评价孩子,这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甚至严重的可能诰成孩子的自卑人格。  相似文献   

17.
李丹阳 《下一代》2012,(1):87-90
由于从事教育工作,或家长或朋友经常咨询一些教育问题。课业负担过重怎么办?孩子上课溜号怎么办?孩子行动慢,写作业拖拉怎么办?明明不想补习,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孩子与家长观点不统一,母子间“战争”升级怎么办?问题背后反映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及困惑。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素质培养的“三五秘笈”中,“五个特别关注”的第二点是“特别关注孩子的‘思路’问题”。“思路”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特别关注”?从家长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去“关注”它?这些问题在一般家教指导书中很少提及,所以,我们应该具体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10,(11):17-18
2011年2—12月每月话题征稿: 2月:为什么不少家长都怕被班主任召到学校?3月:中小学生家长有无必要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4月:中小学由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好不好?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有个家长曾经幽默地总结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为:家长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为什么要把毛泽东对儿童的勉励,作为当今家长的座右铭?其实这的确很有道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人人需要学习的时代,在当前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谁不学习谁就落后,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所以家长的自我教育首先应该表现为主动学习。一个不爱学习,逐渐落后于孩子的家长,亲子沟通很难出效果,甚至出现反效果。曾经有一位家长焦急地向我反映:“现在是中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