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道德自律精神培养的必要性道德自律是相对于道德他律而言的。自律尊重人的价值,强调自主、自治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潜能及创造力。自律道德的根本功能是内在制裁,它要求主体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并要求建立良好的内心法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裁决。所以自律尊重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需要,重视发挥人主体意识、智慧和创造力,张扬了人的主体价值存在。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  相似文献   

2.
“自律”相对“他律”而言,是自己对自己施加行为约束的准则,它是在“自我监控”的条件下实现的。而“自我监控”则相当于在个人心中树立一位导师,以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样去做。  相似文献   

3.
一、开展自律教育的缘起开展自律教育,并不是一阵的空穴来风,而是我校办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这里,“自律”,就是指“律自”,意思就是“约束自己”。“自律教育”,就是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教育。包括学生自我要求、自我表扬、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自律和义务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自律概念,康德一方面批判了受控于自身欲望的非理性行为,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拒斥了那种出于外在权威和规范的他律,强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道德法则是理性的自我立法,道德的根据既不在于自然情感的倾向也不在于外在权威的约束。而义务概念凸显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自身的二重性,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是有理性的、自我立法的人,更是能够在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5.
自律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不论做什么事情,保持自律都是必不可少的。“自我节制,自我约束,是一种控制能力,尤其控制人们的性格和欲望,一旦失控,变得随心所欲,结局必将一败涂地、不可收拾。”这是歌德对我们的告诫,也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自律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不论做什么事情,保持自律都是必不可少的。“自我节制,自我约束,是一种控制能力,尤其要控制人们的性格和欲望,一旦失控,变得随心所欲,结局必将一败涂地,不可收拾。”这是歌德对我们的告诫,也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论自律教育     
自律即人作为主体主动地自己约束自己,自己限制自己。自律具有社会制约性、发展性、自由性。自律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其行为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构建人的自律机制,培养人的自律品质。自律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加强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增进全社会成员自律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一个无视师德价值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自律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要适度,要做到爱而不宠、温而不冷、严而不厉。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淡泊名利、克制私欲。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与自律相对应的概念是他律,即外在的约束。从师德修养的角度来说,自律与他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自律更可贵。这是因为自律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主动的约束,而他律则是来自外面的、不得已的、被动的约束。因自律而表现出来的师德行为是长久的,因他律而表现出来的师德行为是暂时的。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关键是要做到自律。  相似文献   

9.
幼儿自律能力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计划而进行自我约束的行为,它是一种自主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幼儿几乎成了家中的"小皇帝"、  相似文献   

10.
“自律性”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指人类、社会团体或个人为维护自身进步和健康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约束条件、约束意识、约束能力。从宏观上说成文的法律、规章制度及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与规范,都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律”,但这里指的自律更多的是指个体在遵规守纪及按一定道德准则调节、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人人都要把自己行为规范于一定的范围内。“遵规守纪”、“循规蹈矩”,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这种自律性,这种自律性的养成,一方面仰赖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无视师德价值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自律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要适度,要做到爱而不宠、温而不冷、严而不厉。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淡泊名利、克制私欲。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与自律相对应的概念是他律,即外在的约束。从师德修养的角度来说,自律与他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自律更可贵。这是因为自律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  相似文献   

12.
1.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律精神。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进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儒家强调“反求诸己”,在内心世界上下工夫,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道德教育就会失效。青少年要养成自身的自律精神,就必须遵循以下两点:一是学习和行动的统一。二是持之以恒。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即在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己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评价、约束、调控、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选择和自我内化,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克服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意识和不良行为,促使自身的能力、素质向良好方向发展。自我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律、自主的教育活动,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律”即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缺少自律品质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很难去做好一件事情,达成一定的目标。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孩子自控力差,与同伴冲突不断;在家又任性、霸道,不达到自己的目的誓不罢休,这些都是孩子缺少自律的表现。但自律品质又非在一朝一夕间所能形成的,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就更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忘记规则、难以自控。  相似文献   

15.
赵倩 《早期教育》2000,(3):32-33
"自律"相对"他律"而言,是自己对自己施加行为约束的准则,它是在"自我监控"的条件下实现的.而"自我监控"则相当于在个人心中树立一位导师,以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样去做.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即在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己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评价、约束、调控、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选择和自我内化,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克服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意识和不良行为,促使自身的能力、素质向良好方向发展.自我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律、自主的教育活动,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的意义 "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即在认识、接受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以这些规范为行为准则,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律"是成年人行为健康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可塑性较强的一种素质.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自律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它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持续性与反复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的特征。道德自律的培养应从道德认知、道德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教育能力等几方面入手。道德自律又是我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自教自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教自律皂冕是一种规范和约束,又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一方面,自教自律是一种自我施压、自我控制,使言行遵循一定的秩序;另一方面。自教自律更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主自由的积极判断和行为,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赋予自教自律自主性、进取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富有生机与活力 自教自律对社会来说,具有自觉的群众性、基础性的不教而育、不管而理,从而起到维持秩序、稳定局面、推进发展的作用;自教自律对个人来说,具有自主、自为和自由地分析、导向、选择的作用,从而达到主体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自律     
自律本意上是道德概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尤其是人们对自律失却危害甚大的时候 ,自律不可或缺的范围大大拓展。今天 ,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作风建设等活动中 ,提倡自律 ,不仅是职业的要求 ,也是社会的呼唤。增强自律意识 ,提高自律艺术 ,升华自律境界 ,对每个公民 ,尤其是对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者 ,已成为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一自律 ,属于主观意识和行为的范畴。简单地说 ,自律就是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监督和约束的标准是自己信守的政治原则、纪律规章、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文明社会中道德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自律的生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