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而不讲究读书的方法,不注意培养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一、读书与思考结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一方面要给足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多层次、多方式的阅读空间,并适时地予以点拨、引导,以提高读  相似文献   

2.
朱熹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个名句都向我们指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为多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呢?  相似文献   

3.
"读"是语文学习的精要所在,掌握好的读书方法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良好的阅读心态、阅读情景、善于质疑、读写结合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由"自读"、"感悟"、"迁移"三步教学构成.语文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完成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在教师鼓励、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读、说实践中形成灵感、增强悟性,提高创作能力,要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训练写作.  相似文献   

6.
<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和学生,都被作文教学活动困扰着,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一直阻碍着作文教学的发展,制约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深深感到,语文教学,厘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指导学生多读、精读,以多读带动多写,以熟读带动熟写,不失为一条通向学生学好文本、写好作文的成功之路。自古以来,"读"和"写"就密不可分。尤其是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学生的读书和作文,是一项  相似文献   

7.
马晓艳 《考试周刊》2013,(66):51-51
<正>"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又一直都是令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觅得一汪清泉、一股活水。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议患不明",意思就是要博览群书。阅读是一种能够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作用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吸取营养,积累写作材料,并找到写作的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一先进的教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大力推行和倡导"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内外阅读的密切结合,旨在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促使小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课堂内阅读,更要把阅读的范围拓展到课外,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开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47-48
阅读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精华。在语文教学板块中,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读写结合指的是通过课文等语言载体,从阅读的内容出发,制订与阅读本身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进而推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如何有效的"读""写"结合就非常重要了。读写融合在语文实践中作为一种核心教学策略,读书和写作都是较为长远的功课,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凸显其价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各种文章,多方面积累语言知识,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杜虹 《考试周刊》2014,(33):28-28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首要通道便是"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然后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茅盾的"读书三诀"得出学习语文的"阅读二步走",即:第一步整体把握,第二步局部品味。诗词及文言文阅读要求诵读,能调动学生多感官,以便理解古代文章的文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他们践行"读书三义",即多读、精读、熟读。通过多读,学生可以获取大量语文知识;精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熟读则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首要地位,"读"的能力在读、写、听、说能力中占首要位置,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基本素质的标度,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独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黄金时间指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以读促写"是指要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要用读来调动学生写,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目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在以读促写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生的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时,需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问、多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巧妙做到读、问、思、写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本领,提高阅读能力.笔者现结合<雪猴>等课的教学实践,具体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问促读、以读促思、读写结合",如何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到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那种浓浓的情,以及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那种无言的默契.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让学生多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去读好书,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潜心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立足课堂,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教材读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语文。那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方法,授人以渔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一是读提示。很多学生一拿到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往往忽略了课文的提示语习题,因而对学习要求茫然无知,自然不懂得从何学起。所以要引导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提示。二是读资料。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帮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从教材出发,向课外拓展,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呢?一、拓展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绝不能局限于课本。教语文,不应只教语文教材,而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