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如下: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个小节呢?请听录音。(生听录音,体会)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伙伴听,好吗?(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自由练习朗读,有的读一节,有的读全诗)生:我最喜欢第一节。(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应该把“凉凉的”读得轻点儿。生:不,我觉得要读重点儿。师: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两人分别读这句)师:你们还想评一评吗?生:他没有把“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谁能再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2.
片段1: 师:谁来读一读写"我"摸海星的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相似文献   

3.
一 句式辅助,读好节奏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读)师:字正腔圆,平翘舌分得很清楚。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古诗的节奏吗?(生再读注意了五言诗“二一二式”的节奏)师:像这样自己练习摇头晃脑、有节奏地读一读。  相似文献   

4.
北师大版教材《祖国在我心间》课堂教学片段一:师:你们课前去摸模、看看地球仪了吗?(生答“是”)那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地球仪上这大片大片的蓝色表示的是什么吧?(生回答“海洋”)师:剩下的是陆地。在陆地上有一片区域是我们祖国的领土,你能找到吗?  相似文献   

5.
师 :同学们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课文 ,课题是———《万里长城》(板书 :万里长城)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 :你感觉读得好吗?生 :一般。师 :再读得好一点 ,再读。———生二读课题师 :读得怎么样?生 :好了一点了。师 :还能读得更好吗?———生三读课题师 :读得更好了 ,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生 :因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生 :因为万里长城气魄雄伟。生 :在宇宙飞船上第一个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就是万里长城。师 :哟 ,你带着崇拜的心去读了。是吗?在宇宙飞船上能看到的建筑物可不多啊 ,其中就有咱…  相似文献   

6.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师:现在,先请小朋友去迎接春天的脚步,认识美丽的春姑娘。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节,边读边数,一共有几行?(生自读,反馈)师:谁愿意上台来读前两行?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待会儿评评他读得怎样。生读: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没有处理好轻重缓急,没有读出应有的感情和韵味)师:他读得怎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师:还有吗?(沉默,无人举手)师:我请他再读一读,老师根据他的朗读,表演一下。小朋友要边看边听边思考,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返老还童”,摇身一变,成了春姑…  相似文献   

8.
【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甸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铁索会“寒”?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小露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的几个片段。片段一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既然你那么喜欢,你能把它读好吗?(生读)师:听着小动物们的赞美,小露珠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之间挑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与小露珠对话。好吗?第一组同桌甲:我是小露珠。乙:我是小青蛙。乙:“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相似文献   

10.
(播放歌曲《春晓》,学生跟唱)师:歌曲唱的是一首古诗.学过吗?我请一个最棒的同学读。(出示古诗《春晓》,生读)师:读得真好。可惜你漂亮的小手没有发挥作用。谁再试试?(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师:我也会读,听我读,看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板块一复习导入,回顾场景师: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吴冠中先生的散文。一起读课题。生:(齐)《父爱之舟》。师:带着你对“父爱”的理解,再读课题。生:(齐)《父爱之舟》。师:好极了!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场景?生:买枇杷、住旅店、逛庙会、雨雪天背“我”上学、凑钱为“我”缴学费、送“我”考学、送“我”入学、缝补棉被。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流程】一、梳理“文中月”1.第一个挑战:读题目,品月味。师:同学们,这一课预习过了吗?我现在来考考你。第一个挑战:读一读题目。生:月是故乡明。师:这个题目出自一句诗,既然是句诗,就要读出一点诗的味道。再读一遍。(生读)师:这个题目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季羡林先生借用这一句诗,透过天上的明月,写了这篇散文。我们再来读读这个题目,看看你的嘴巴里有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两只风筝)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你们想要吗?(想要)师:你想要哪一个?(大的或小的)二、体验感知,建立概念1.理解物体的表面及火小师:你想要大风筝,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平平的)  相似文献   

14.
<正>板块一:回顾共读时光,温习诵读方法(课前播放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和大人、小伙伴共读童谣儿歌的视频。)师:我发现你们刚才一直盯着大屏幕笑呵呵的,看到你自己了吗?看到你们在干什么呀?生:我们在跟着老师念童谣和儿歌。生:我在和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师:短片记录了你们上个学期和大人、小伙伴一起读童谣儿歌的美好时光。我们在课本中读了很多童谣儿歌,这三首还记得吗?(出示标题《剪窗花》《谁会飞》《春节童谣》)  相似文献   

15.
韩非 《教学与管理》2011,(11):48-49
在一次校内研究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他对第二自然段中“疾驰”一词的教学处理引起我的思考。 师:疾驰是什么意思? 生:速度非常快。 师:你能把这个速度读出来吗? 生:读。(语速快,情感淡。)  相似文献   

16.
一、课例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最近电视里在播出什么比赛吗?生(异口同声):世界杯足球赛。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足球(出示)。你们知道足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生:足球的外面是一层牛皮,里面是橡胶层,橡胶层中间充满了气。师你知道得真多。老师手中的足球哪部分是牛皮做的,谁能把它指出来?生1:(上前,摸球的外壳)这就是足球外层的牛皮。师:那你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生1上前,摸整个球的外层)(其余学生笑)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点头)师:那么,刚才这位小朋友用手摸的是这个足球的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给取个…  相似文献   

17.
师 :小朋友前两句诗说得真好 ,读得真好 ,我们连起来读这首诗。(生读 ,读到“随风潜入夜”时声音很响)师 :前两句读得不错 ,不过后两句不该这么读。(生再读第三句 ,仍然很响 ,有几个学生意识到读得有问题)生 :我知道了 ,这句不能读得很响 ,要读得轻一点。师 :为什么呢?生 :因为是在夜里。生 :大家都睡了 ,周围很静。生 :春雨很细 ,它是随着风飘来的。师 :说得真好 ,春雨怎样飘来的 ,这里的“潜”是什么意思呢?生 :就是“偷偷地”师 :能换个词吗?生 :是“悄悄地”。生 :还可以是“轻轻地”。师 :那春雨为什么要选夜里悄悄的来?生 :它…  相似文献   

18.
3.《火烧云》片断实录师有感情地范读第四自然段,生鼓掌。师:谢谢大家的掌声!谁能说说你为什么给老师鼓掌呀?生甲:因为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读到“天空出现了一匹马”时很惊讶,读到“尾巴可不见了”时却很失望。生乙:因为老师读得有快有慢,尤其是读马发生变化的句子,变化是f刚央的,老师读得也f良决。生丙:老师的朗读让我觉得火烧云很美!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读吗?生自由练读后报名读,组织讨论。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先说说读得好的地方,再说说不足之处。生丁:他读出了感情变化,但是还不够快。师:请你读一遍,好吗?生读…  相似文献   

19.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20.
徐慧颖 《小学语文》2007,(11):38-41
一、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谁再来读。(生再读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