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国际传播中,随着“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Web2.0时代的到来,有一种力量正在悄然和有效地传播着中国。它结合了网络传播的效率和人际传播的效果,成为值得我们国际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注意和利用的另类国际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起,Web2.0蓬勃兴起。Web2.0极大地降低了网络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成本,因而造成了网络微内容的海量增加,这为包括网络国际舆论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传播(即政府信息传播)虽然不是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却在信息时代的新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诉求。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普罗大众表达意愿、聚合观点的阵地以后,政府传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其传统优势明显削减。如何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进行传播策略上的改进与调整,成为政府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中国政府传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了《〈蜜蜂华报〉研究》、《海外华文传媒研究》、《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国际传播学教程》、《公关心理学》等专著及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4.
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殷乐  申哲 《对外大传播》2023,(10):31-35
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和传播契机。从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式在技术的助推下升级和转变,元宇宙、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大模型、虚拟3D等技术的发展从智能升级、屏幕叙事、重组赋能和多维互动四个层面,多模态、全时空、强智能地深度融合与重新塑造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将在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风险的同时,开创数智化国际传播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6,(5):F0003-F0003
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央批准的从事对外传播和国际涉华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专业研究人员70余人。中心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2005)、“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及影响力传播研究”(2014)和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2010)。  相似文献   

7.
金苗 《对外大传播》2010,(10):48-49
2008年底成功助选奥巴马,2009年初轰动助战以色列,基于Web2.0技术的博客、微博、维基、播客、BBS论坛、社交网络和虚拟社区等社会化媒体在政治传播、军事传播领域已初显公关威力。2010年,美军国防部的社会化媒体进路明显加快了步伐,打造国防部2.0,领跑e时代的政府公关,成为美军社会化媒体对外传播应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感知和认识90%取决于其所作所为,10%取决于其所言所说”。也就是说,政府形象首先是从“行”上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光靠“言”。借用李普曼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形象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客观现实”——政府的本体状态(政府本身和政府行为),二是“象征性现实”——传播媒介对政府行为的解释,三是“主观现实”——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印象与评价。“软传播“注重传播边际的挖掘,倡导从政府形象传播的边际入手,细腻地挖掘与公众生活贴切的人和事,使政府形象传播内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取得良好的边际效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有关跨文化传播资讯时,我常为“文化”与“文明”两词的涵义感到困惑。在英语里,culture(文化)和civilization(文明)似乎较易区分,在中文里则常易混淆。《辞海》里“文明”一词的释义有二:(一)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按第一义,文明与文化就混为一谈了。中国翻译者协会黄友义副会长在一篇文章中曾谈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史安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美国宾州大学比较文化学博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持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和“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主讲教师。主要著作(译著)有《危机传播和新闻分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身份》(英文)、《媒体与权力》等。  相似文献   

11.
Web 2.0环境下企业级产品信息传播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CNNIC测算,到2009年10月31日,我国网民数将达到3.67亿人,而其中偏好社交网络等Web 2.0方式网站的网民数将在2009年年底达到1.24亿.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级科技信息如何进行有效传播?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更针对性地将相关企业级信息传播到企业客户群体?文章对Web 2.0形式的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所需传递的信息进行归类之后,将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对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News programmes”(新闻节目)中的英语语言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重点考察了2007年2月至3月期间(春节和“两会”——两件中国人的大事集中阶段)的有关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希望有助于人们了解跨文化语境下英语新闻的传播效果,促进跨文化传播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把握全球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动态,连续、科学、系统地评估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华通明略(MillWardBrown)、Lightspeed GMI,72016年lfJ至3月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5)。  相似文献   

14.
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是主办国向全世界展现本国的绝佳机会,其在对外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越赛事本身。主办国往往通过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出某种信息,如本国(有时还包括本洲)某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或者某种震撼人心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以下简称英语频道)在国际社会上得到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逐渐提高,原因之一就是在对外传播中能够尽量以外国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说话”,使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话语传播力与其经济、政治地位还不相称,对外传播的"量"很大,但"质"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意识形态的偏见、文化隔阂、技术水平等,但自身理念则是重要原因。理念决定着话语与实践,话语与实践是对理念的表述。要实现融入国际传播体系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如何融入的理念。在此背景下,2010年成立的央视国际视通开辟了新的国际传播样式,从视频发稿入手介入国际新闻市场竞争,传播中国  相似文献   

17.
李宇 《对外大传播》2011,(11):21-22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提出过一条经验法则,解释个人选择传播路径的或然率。这个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全球化、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实语境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借力于节事活动(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的助推。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在彰显城市软实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开展对外传播,海外社交网络是不容忽视的舞台与阵地。为什么这么说?几个简单的数据呈现出海外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全世界最大在线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拥有11亿注册用户,其中近一半用户每天登陆;18至34岁的脸谱使用者中,有一半在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账号;推特(Twitter)注册账户6.45亿,每日新注册人数13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过去41年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历史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整体模式,总结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方向。整体说来,传统的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集中权威(authority)模式,是以国家需求导向,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复合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国际传播+”模式。在培养效果上,该模式满足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国际传播人才的临时性和表层需求,但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的今天也导致了中国国际传播结构性失语,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下媒介技术引发的全域性、生态性、颠覆性变革,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亟需走向分散枢纽模式(hub),通过在不同专业、学科复合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实现从“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从不同专业、学科赋能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赋能不同学科、专业,实现因校、因专业制宜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学科体系建设,解决中国国际传播在专业领域的结构性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