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冯坤过生日总要许个愿,但从未向别人透露过秘密,这次她却把自己十年间始终不渝的心愿说了出来:进国家队。冯坤说自接触排球,喜爱上排球开始,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国家队,做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大概上天读懂了这个小女孩的心思,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的第十年——2001年,她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稳稳当当地坐上了国家队的一把交椅。三进国家队其实,2001年已是冯坤第三次入选国家队了。早在1995年2月,郎平回国执教首次组队,16岁的冯坤就进入了中国女排19人的大名单,并参加了在柳州的大集训。虽然那时她所在的北京女排成绩不佳,而且冯坤进入…  相似文献   

2.
冯坤的心愿     
每年的12月28日都是冯坤许愿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日。她说,这一天许愿,特灵。但愿望实现以前决不透露内容。 冯坤最难实现的一个愿望就是:“入选国家队”,这个愿望竟连续了近十年,直到2001年才如愿以偿。最幸运的是去年,两个心愿在一天之中全都况现,使她欣喜若狂。那是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夺得第九届世界杯赛冠军,她获得世界最佳二传奖。不论是做运动员还是二传手,这两个荣誉可都是世界唯一的,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她却幸运地双喜临门。难怪她在事后过生日时,又一下子许了两个愿。她自嘲地笑着说:“我很贪。”  相似文献   

3.
每逢生日的时候,冯坤都会许一个愿,“如果这个愿望在那一年里没有实现,那么下个生日的时候,我会许同一个愿,一直到愿望实现为止!”拍封面照的那天,恰好是她23岁的生日,问她许了个什么愿望,她摇头不肯告诉我们,“许的愿在没实现之前是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不灵了!”“那能告诉我们你去年许的什么愿吗?”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进国家队!”去年许下生日愿望的时候,新一届国家队连主教练都还没有确定,两个月后,随着主教练陈忠和浮出水面,冯坤的愿望也到了最终实现的关键时刻,四年前已经入选过国家队的她,心情却比当年更紧张,“…  相似文献   

4.
换了便装的冯坤坐在面前,紫色夹克、黑色长裤,刚刚洗过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同场上那个灵巧、机警的二传手相比,面前的她显得沉稳而成熟。一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这个最初的印象得到了更充分的证实,22岁的女孩子对生命的领悟和把握已经非常深刻了。 “这是不能错过的机会” 这是冯坤第二次入选国家队了,名单公布后,采访她的记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一次入选的感受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隔着四年的光阴,冯坤回望1997年入选国家队的情景,“那个时候太小了,无论是心智还是技术都还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水平”,或许正是这个原…  相似文献   

5.
期待冯坤     
初见冯坤,182米的块头;一溜精神的短发,仪表堂堂,活脱脱一个'帅哥";再瞧冯坤,明眸皓齿,两句话一说,顿时垂下姑娘羞答答的眼帘,好一副乖女模样。冯坤是一位来自北京女排的主二传手,是一位多次入选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的国内排坛新秀,更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98-'99新赛季试行临时转会制成功转会的第一人。冯坤,1979年1月出生在北京,父亲冯继文曾为空军男篮运动员,母亲吴秀英也是一位体育爱好者。1990年7月冯坤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排球队,当时,身高160米的她统的就是二传。天赋加勤奋,使冯坤脱颖而出。94年1月进…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淡出国家女排的冯坤,走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十字路口。继续打球,还是重新择业?割舍不下对排球的深情,冯坤远渡重洋,前往意大利。半年之后,从欧洲归来,异乡生活让冯坤对排球、对事业、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感,都有了新的感触和了悟……  相似文献   

7.
相别已久,再见到殷茵时,她颇有些意外。在全国女子排球联赛新赛季,这位球龄最长的女球员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老资历而摆谱。她依然是那样的随和和自信,惟一的变化是七个月的意大利联赛使她变得成熟了。但这个成熟也让她知道自己不再有排球事业上的巅峰,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延长运动青春,保持状态多打几年球。“过气的球星”,她这样说着自己。同现在一起打球的队友比较,她说自己是过了气的球星一点也不夸张。新赛季联赛中好多新一代的球员在她已经成名时,还在体校或者二、三线队,有些甚至可能连排球还没有摸过。但体育竞技就是这样的残酷…  相似文献   

8.
尽管已经得知自己将被任命为中国女排的队长,而这意味着自身能力被高度认可,但是冯坤却没有一丝轻松的感觉,相反她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层压力。然而一向在压力中奋争的冯坤已经做好了接受挑战的准备,日前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她坦率地告诉记者:“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是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31岁的巴西女排名将安娜·莫瑟在为国家队忠诚奋斗了15年以后,于去年11月从排坛退投。在过去的一年里,她遭受了右膝伤病的困扰.不得不进行了三次手术治疗。在去年的日本排球世界杯比赛上,当她因为膝伤而不能打满全场比赛时,安娜·莫瑟决定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同时,她也不得不解除了加盟BCN队参加全国锦标赛的合约。但安娜·莫瑟并没有完全离开排球,她在自己的家乡圣保罗市开设了一所专业培训青少年、名为"安娜·莫瑟"的排球运动学校。巴西排协上个月专门为她的近段组织了一场比赛,参加者有她最好的朋友和队友,如费尔南德、…  相似文献   

10.
28岁的天津女排主二传手丁红莹 ,对自己入选国家队感到有些意外 ,但她说 :“我这个年岁首次入选国家队好像有些晚 ,但作为二传手并不算大。”二传手是排球场上的“灵魂” ,是全队战术的组织者 ,不仅要技术全面 ,经验丰富 ,心理素质稳定 ,还得能把大家团结起来 ,组织起来。所以 ,成长的周期就相对要长一些。为此 ,丁红莹的话不无根据。丁红莹平时话不多 ,在球场上也很少“疯狂”。她总是踏踏实实 ,兢兢业业地传好每一个球 ,尽力为攻手们提供最有利的攻击点。她不仅传球手型好 ,隐蔽性强 ,而且自身的情绪平稳波动小 ,能把握场上的节奏 ,组织…  相似文献   

11.
郎来了     
梅行雨 《新体育》2009,(9):74-75
从叱咤球场的“铁榔头”,到誉满全球的名教练,郎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书写了两段精彩的人生传奇,她那高大的身影,始终牵动着国人的视线。北京奥运会后,郎平卸任美国女排国家队教练,何去何从,亿万人关心。2009年8月,郎平签约国内首家职业排球俱乐部—恒大排球俱乐部,年薪5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32-34
她并不爱打乒乓球.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去做生意.她有着极佳的把握机遇和风险投资的能力;她爱美,以至于一度被认为在八十年代“领导了中国女队的流行潮流”;她战功卓越.征战乒坛十年.四获世乒赛冠军,她的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几乎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动作;她其实很脆弱,“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让她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西去意大利。十年之间与中国乒乓界彻底隔绝;她骨子里非常好胜,在亚平宁半岛上.她当过教练,做过玩具外贸,经营过中餐馆.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在乒乓球之外的价值;她37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她终于回归到了乒乓球这个圆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出任八—乒乓球队代理大队长一职。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家庭出16名篮球选手,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这在华夏大地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可四川女排选手陈静就出自这样一个篮球世家。她偏偏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的排球选手,并多次入选国家队。 对排球情的独钟 陈静的父母亲都是篮球运动员,父母的兄弟姐妹也都是篮球运动员,再加上这个家庭的“外来户”:舅母、姨夫、婶婶、姑夫等等,统统算起来总共有16人。陈静为什么没有加入这个庞大的篮球阵容?缘于她幼时身体太瘦弱,不适于从事这项冲撞激烈的运动。陈静说小时候自己是个“小麻杆”,大腿细得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体育测验常不及格。陈…  相似文献   

14.
许静娴 《乒乓世界》2006,(11):15-15
乔晓卫(郭焱在国家队的主管教练):郭焱已经不毛躁了郭焱在进国家队以后,进步很大,她对自我要求很高,肯钻研,很要球,在她们这个年龄段中郭焱在这一点上是最棒的。但是有的时候,她的思维方式有点偏,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好的时候把自己看得过高,容易膨胀,状态不好的时候又把自己看得太低,她分析自己比分析对手多,而打比赛应该是相反的。郭焱的性格比较急,她过去在场上总是  相似文献   

15.
提前了的目标:初进国家队1995年全国联赛后,国家队看上我的消息便有了耳闻。当时我正和李轶之在国家青年队集训,听到传闻她也很高兴地对我说:你肯定能进国家队。她的推测不无道理。近些年来,中国排坛二传人才的匮乏已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因此,我作为一个被公认为很有培养潜质的二传新人,被国家队相中调去考察训练一段也顺理成章。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只要有点事业心荣誉感的,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进国家队,拿世界冠军了,我也不例外。不过,初次听到这些消息,我非但不开心,心里还沉甸甸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员,也相…  相似文献   

16.
排球杂志的记者让我说中什么,说什么呢:战场上的我大家都看到了.也都熟悉了.那么就跟大家说说场外的我吧我属牛。1973年3月底出生在南京一对排球伉俪家中爸爸孙锦华曾是江苏男排的副攻手,妈妈黄启珍则在江苏女排打主攻妈妈当年打球很能拼所以大伙给她起了个外号"老虎"等我到省青年队打球、而目也打主攻时。妈妈当年的队友见了我便开玩笑地说:嗨.你家又有了一只"小老虎".没想到一句玩笑.渐渐成了我现在的绰号说来惭愧一作为国家队的主攻手.在场上我真应多点杀气。多点老虎下山的勇猛,可能骨子里算条"笨牛"吧.我没觉得自己一点也…  相似文献   

17.
作为排球运动员,八一队赵蕊蕊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却与排球无关──她的微笑。一位球迷说“蕊蕊的微笑和她的球技一样让我欣赏,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无论是赢球还是输球,她总是脸上带着微笑;让人一看心里就暖暖的。蕊蕊爱笑再自然不过了──别看她个子高高1.97米;今年还不满18岁;如诗如画的年龄,哪能不爱笑O1992年,刚刚11岁的蕊蕊从古城南京踏进7绿色军营,成为八一青年队的一名小队员,从此开始7她的排球之梦。在八一队,她见到了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崔咏梅、吴咏梅等国家队的大姐姐,当时还好一阵激动;不过现在,蕊蕊已经不…  相似文献   

18.
孙继海文静腼腆,一头自然卷起的黑发和一张娃娃脸透出一股灵气。他说:“我是同龄人中最幸运的,我承认我的机遇不错,因为我正赶上1977年这个年龄层次,国家对我们这个年龄的足球运动员非常重视,才有了我今天的荣誉。有人说我进人国家队是戚务生教练对我们大连队有特殊的偏爱,张恩华人选国家队时也受到过球迷们的猜测,而‘黑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样我不会让戚指导失望,更不会让信任我的球迷们失望。”孙继海没有人选过国少队、国青队、国奥队,而是直接人选国家队,这是相当不易的。他的足球天赋及他刻苦的训练促…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01,(10)
冯坤爱笑,笑起来双眼眯眯,很可爱。冯坤的嗓音哑哑的,听起来别有一番味道,这大概是说了太多话的缘故。她有两个外号,一个是“熊猫”,另一个——“呵呵.不能说,不然我会被她骂死”,陈静狡黠的一  相似文献   

20.
今年31岁的巴西女排名将安娜·莫瑟在为国家队忠诚奋斗了15年以后,于去年11月从排坛退投。在过去的一年里,她遭受了右膝伤病的困扰.不得不进行了三次手术治疗。在去年的日本排球世界杯比赛上,当她因为膝伤而不能打满全场比赛时,安娜·莫瑟决定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同时,她也不得不解除了加盟BCN队参加全国锦标赛的合约。但安娜·莫瑟并没有完全离开排球,她在自己的家乡圣保罗市开设了一所专业培训青少年、名为“安娜·莫瑟“的排球运动学校。巴西排协上个月专门为她的近段组织了一场比赛,参加者有她最好的朋友和队友,如费尔南德、文图里尼、法弗、詹尼娜、凯琳等,这是她的告别赛。安娜·莫瑟在她作为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曾获得了9次圣保罗(州际)冠军,6次巴西全国冠军。在国家队,她在1987年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在1994年和1996年两次获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1996年巴塞罗那g奥运会铜牌和5次南美排球赛冠军。安娜·莫瑟还是国际排联评出的本世纪最杰出排球运动员中的一员,在巴西,仅有她一人获得此项殊荣。巴西女排名将 安娜·莫瑟退役@向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