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这一关系的探讨和实践尚不成熟。本文将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作为案例,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元培计划为实施通识教育而采取的制度性安排及其实施效果;然后考察了元培计划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一些提法和做法;最后,针对有关改进建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各种困境,指出在我国实施通识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嵌入到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制度性约束因素包括实体性的专业教育制度、零散式的学分管理制度、缺乏科际整合的分布选修制度和纵向分隔式的课程衔接制度.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要从模仿移植走向本土构建,树立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大学体制环境的通识教育实施之路.  相似文献   

3.
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理念衔接,共塑一流大学教育,是高中教育与高校的共同使命,也是新高考方案的立意之一。"通识教育""学习投入"和"社会服务"作为当代大学教育质量的三大支柱,依赖于高中阶段的素质基础,是发达国家大学招生的重要考核内容。就普通高中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在实施新高考方案时需要做到四点:一是用通识教育理念引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二是将学习投入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三是全面提高中外文化经典阅读质量;四是全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行动。  相似文献   

4.
王玮 《教学研究》2006,(5):403-407
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在实践阶段上差距颇大.本文对通识教育概念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作了简要的对照.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已近20年,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其的研究都是十分丰富的,但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可行及有效方法尚还在不断的探索中。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即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设置.  相似文献   

6.
徐曼曼 《教育》2012,(28):28-29
对我国的普通高中来说,"通识教育"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虽然进行了将近1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虽然高中课改后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然隐含了"通识"的影像,但在任何与高中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找不到"通识教育"这几个字,我国的普通高中没有"通识教育"。高中只是"常识"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将普通高中的这类基础综合课程设置为通识课呢?这里有一个算不上原因的原因——我们的"通识"是从大学开始的,高中有的,只是"常识"。教育部1998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在我国内地高校从十多年前的研究、探索到今天的尝试实施,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十多年来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在更多高校的实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目前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反映出的历史性缺位与人文素质现实性缺失、专业如何设置、如何指导通识教育由意识走向真正实践等问题,都是实行通识教育必须面对的.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密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于实施通识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实施通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从注重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到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揭示通识教育的本质、探讨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来提高其效率和质量,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是基础,培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领导的重视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释什么是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选择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并尝试辨析这种价值取向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对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视,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100年前现代大学初创之时就提倡"造就通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推行通识教育.在最近20年的积极探索中,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通识教育实践.由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在通识教育的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实践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通识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一直倍受瞩目,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国内一些大学也在进行积极的尝试。虽然目前我国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不仅不一致,而且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专才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以及通选课和公共课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3.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机构设置名称与功能不统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统一、课程体系中师范性凸显不够、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亟待整合优化等问题,应采取设置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构建"师范性"的通识课程体系、实施"并行式"通识教育模式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它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的拓宽和纵向的延伸.文章通过对当前公安院校教育目的的分析,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目的的转轨所诱发的观念型转变,尤其是通识教育的提出,明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通识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公安教育必须面对,必须参与的重大教育改革事项.  相似文献   

15.
吴雷 《职教论坛》2005,(32):18-19
综合高中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除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之外的又一种新的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基本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为目标,具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双重功能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综合高中在我国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办学时间较短,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经验还是教师的教学经验都较为欠缺.由于生源等各种因素,使综合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探讨使学困生转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通识教育的本质还有很多模糊认识,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目的与通识教育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在研究型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阶段重通识教育、研究生阶段重专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就是如何实施合理的"分流教育"的过程。分流定向教育与学生多元发展可能性之间以及升学与就业之间的矛盾解决,不仅要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制度设计相关,而且要与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这可以说是推动世界各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综合高中"似乎能够较理想地解决高中教育阶段的既有矛盾,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表面看来,我国综合高中教育作为一种强化"普职融通"的教育模式而存在,实质上,综合高中教育是对教育公平以及"全人"培养理想的追求。基于我国综合高中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功能定位分析,可以透视出综合高中模式选择与课程取向的合理化追求。  相似文献   

18.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从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则无论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养成教育共同构筑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作者提出了包含通识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架构图,还对不同类型高校提出了多样化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升华和整全。通识教育的演变历程和与专业教育的比较辨析表明,通识教育具有"知识性"、"精神性"和"信念性"的三重特性。因此,在发展时序上,应遵循三个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预备阶段;专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补充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引领阶段。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升华和整全。通识教育的演变历程和与专业教育的比较辨析表明,通识教育具有"知识性"、"精神性"和"信念性"的三重特性。因此,在发展时序上,应遵循三个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预备阶段;专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补充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引领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