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北京奥运召开前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重庆各大报媒纷纷拿出大量版面予以报道。其中,重庆晚报的奥运特刊显示了鲜明的特色。现以8月11日——17日这一周的该报为例,对特刊推出的“热赛”、“热度”、“热猜”、“热评”、“热图”等突出奥运热的专版予以剖析。总的说来,上述专版办得浓墨重彩,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深受读者欢迎。具体说来,重晚奥运特刊专版具有下列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冰点”:返璞归真看中国张功臣《中国青年报》于1995年1月开办的“冰点”专版就要出满百期了(每周出版两次),在该报异彩纷呈的一系列专版中,“冰点”虽然经历短暂、人手缺乏,甚至开办前夕还没有找到自己专门的报道领域,但它带着探索的锋芒,在编辑方针、关注...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时期,我省各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新闻舆论监督。各报纷纷推出了一批新的专版、专栏,各种形式的批评报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舆论监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仅以石家庄日报为例,5月份以来,该报除在原有的“读者来信”专版上继续刊发一些批评报道之外,又在一版开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报于今年2月15日一版头条发表了《我国城市报业最新走势》一文,说江苏某市委机关报将《理论与实践》等专版“统统撤销”,换成《多彩世界》,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改过去形式呆板的弊端,同时还避免了有些稿件和一二版重复的现象”云云。读完,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时感到茫然:这就叫“最新走势”吗?我们的手头和资料室一时找不到这份报纸,不知道该报的证论与实践》等专版“呆板”到何等程度,也就无法评说。不过从“统统撤销”这字面上来理解,可能也“呆板”得可以了吧,不然为什么要“统统撤销”呢?今人不解的是,我们的同行…  相似文献   

5.
《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对珠三角这个既是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也是新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责无旁贷地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该报推出才一年多的《珠三角经济》专版,在经济报道怎样贴近实际方面,做了一些可喜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在6版精心推出“禁毒专版”后,很快获得了多方面的好评。最高的褒奖来自公安部“禁毒办”:“在目前为止的8个禁毒专版中,这个版最好”。然而,在见报当天,我们就已经看到其中的遗憾了。所以《中国记者》编辑盛邀我们作出评介时,我们认为,这正是在同行间进行交流的极好机会。 报纸传媒上大量专版的出现,无疑是解释性报道操作的结果。实践表明,它的确可以满足受众对特定新闻信息的需求。当报社将禁毒报道的部分任务  相似文献   

7.
“两会”报道开始以来,新华每日电讯不仅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在版面编排的灵活性、深刻反映“两会”主题、突出“两会”热点、亮点、以多种方式集中反映代表委员关于某一问题的意见与建议方面做得更深更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专版”:热点、难点、重点突出,解惑释疑效果好。 民主进程、法制建设、人口资源、环境保护、西部发展等问题,一直是“两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电讯“两会”专版对此作了充分、全面、深刻的报道。如12日两个“两会”专版,一个版在《坚持以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  相似文献   

8.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9.
以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见长的经挤日报今年先后在一版开设了“旧闻新篇”栏目,在二版开设了“读者点题采访”栏目。 据该报有关领导介绍;该报过去抓了诸如关广梅现象、“小机”斗“大机”等好多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亚运会,写下了中华民族体育史上迄今最辉煌的一页,也为中国新闻界创造了一个展身手开新篇的历史契机。翻开京津沪穗各报,亚运报道十分引人注目。人民日报及海外版除了在要闻版报道亚运会重大新闻外,还各辟了两个“亚运专版”,并另出一张彩色对开的《亚运新闻》,规模之大自该报创办以来未有先例。首都其他报纸如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也纷纷推出亚运专版,中国体育报增出了晚报,北京日报更是全力以赴,用50%至75%的版面报道亚运会,显出了东道主城市报纸的气派。外省市的报纸上,亚运会也始终唱着“主角”。津、沪、穗等沿海城市原本  相似文献   

11.
传媒监洲网络是世界性的、由新闻从业人员中的自愿者组成的对传媒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加以研究的群众性组织。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有一条战略目标,即倡导传媒中公正的、没有成见的女性形象。为时中国传媒中女性形象加以观察、研究、引导,1996年3月,首都女记者协会成立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网络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中国妇女报》妇女论坛”专版上以“通过监测提高传媒性别意识”为主题,发表一整版文章,让社会了解和参与我们的工作。还通过该报的“女性与社会”专版的有关栏目,对大众传播媒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青年报》于今年1月开办的《冰点》专版就要出满70期了(每周出刊两次),在该报异彩纷呈的一系列专版中,《冰点》虽然经历短暂、人手缺乏,甚至开办前夕还没有找到自己专门的报道领域,但它带着探索的锋芒,在编辑方针、关注对象和读者群等方面迅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自问世伊始便脱颖而出,高  相似文献   

13.
论精确性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新闻界新闻报道形式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及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组织新闻报道,数据和图表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多,因而使新闻报道的内容能更准确、正确地反映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得到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大幅提升,最终导致精确性报道的兴起。我国真正的精确性报道首推《北京青年报》,该报于1996年1月3日率先在其“公众调查”专版上辟出“精确新闻”栏目,刊登《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一文,“从此拉开了…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许多报纸开始把经营好摄影专版作为报纸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节假日或重大战役性报道期间,摄影专版往往成为整个报道宴席中的一道“大菜”。 今年春节前后,以“过年”为主题推出摄影专版的报纸明显多于往年。如中央级报纸《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解放军报》;晚报中的《羊城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京的报业大战此起彼落,大大小小的报纸为争夺读者市场使出了浑身解数,惟独《现代家庭报》以其稳定的读者群而不事张扬、不进行炒作。究其原因,这与该报注重以内容特色吸引和凝聚读者密不可分。该报所辟“读者心桥”专版重视基本读者群体的构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上经常出现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专版,这些专版由编辑部分工固定编辑组编,有利于熟悉业务,比较稳定。 但时间长了,人缘熟了,有些专版编辑利用手中组稿组版的权,对自己采写的篇幅字数优先,同行的互相海涵,熟人的加以关照。别人来稿写得虽好,但版面有限,只好“靠边站”。这种专版,在编采人员较少的地方报纸上并不少见。专版编辑除享受编辑们的同等待遇外,还有一份没有明文规定自己享受的“加餐”,造成编辑之间心理上的不于衡。在专版上出现稿件平淡、专版不专、由少数“圈内人”操办的怪现象。通讯员戏称为专版编辑的“自留园”这种现象比较隐蔽不易被领导发现。  相似文献   

17.
高考成绩一揭晓,许多媒体立即众星捧月般地“追击”本地高考状元。笔订阅的一份都市报,先是报道省会城市的高考状元,接着又报道全省的高考状元,还将高考状元及其家长接到报社,开通什么“冠军热线”、“冠军家教热线”,好像其他学生与高考冠军通个电话,就能得到决胜高考的法宝似的。而且从6月24日到26日,该报连续三天使用特别显的大版面,其中两天几乎是专版。(6月26日《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8.
日前收到朋友寄来的《淮纺通讯》报,该报分期编发了《说说身边不文明行为》专版.其作者都是企业员工。编者出了个“高招”,请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4月2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一条消息,报道在轻工业部去年11月组织的全国机械手表质量考核中,上海手表厂的上海牌手表得第八名。4月8日该报三版一则通栏广告中,又为上海牌手表冠以“中国第一名表”的头衔。刚过了六天,“第八”怎么又成了“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