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赫尔巴特从社会本位的立场出发,高度重视培养人的道德性格,并通过教育的杠杆形成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目的基于其对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的理解,着眼于社会,落脚于具体个人,教育性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培养秩序化个人,并推动他向秩序化社会转化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指导原则,其关键是构建个人秩序化的观念.教育管理的根本就是促进个人秩序化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校     
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思考使学校管理权力的运行纳入秩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是学校管理适应法治社会要求而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反映。学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过去主要是着眼于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而对于如何“维护人的权益”重视不够。在中小学,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的内部管理秩序失范,诸如建立和完善听取意见、民主决策、监督检查的正当程序等都是中小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之初的教育,是与人之"人间"密切相关的.教育是为人之"人间"的建构与形成服务的.教育的责任只是通过老师之眼、之口将人之"人间"的各个要素彰显,加深其在个人心中的文化印象,解读这些要素对个体生命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使这些要素以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秩序论的角度看,书法艺术本质上是运用笔墨线条对文字进行重构的秩序化行为,而主体时空情绪运化变易客观上支配着这种行为,并最终外化为书法作品的表层秩序。中国哲学中“气”的概念正是个体生命力、生存状态、时空情绪的概括。因而可以说,书法就是“气运”、“气写”、“气的赋形”。气既是书法行为的终极动力,又是书法表现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在中国古代,"礼"和"礼仪"没有作明确的区分,往往互相混用。广义的"礼仪"包括典章制度、朝政法规、治国根本、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狭义的"礼仪"是指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而在现代社会,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礼仪一般是约定俗成的,形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并能为大家所认同和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行为关系的总和。一、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心理依据(一)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特别是初一、高一新生刚  相似文献   

6.
"和而不同"是指以"不同"为前提,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事物发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建构世界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上看,国际社会秩序经历了从无政府状态向有秩序状态的缓慢演进过程,但历史的均衡秩序、霸权秩序、多极化秩序等都不是理想的国际秩序,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审视世界秩序的基本特征和现实状况,建构"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以更好地维护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灌输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外来信息并改造自身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品质方面的总的规划和设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主体。社会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工作中要做两项巨大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二是健康心理维护.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向。制度建设是社会公正的保障,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正秩序的建构、社会公正思想的建构和个体公正思想行为的建构等方面。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研究中国社会民主化发展的特征,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公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在现实环境中,对道德敬畏的回归,不应该只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伦理标准等,而应该是基于主体内心的道德需要,把外在的道德法则逐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在当代中国,重塑个体道德养成中缺失的道德敬畏,唤起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惧怕之心,并予以自觉地遵从,同时经过持续化的自律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个体道德的成长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