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最基础的工具学科.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和作文等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锻炼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将教授知识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的训练和美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始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体验”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带学生去体验语文呢?  相似文献   

3.
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考察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怎么考?怎样的试题才能考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的试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些都值得命题者思考。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试题应设置语言情境结合语境考语文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试题:1.每逢佳节,身在他乡的人们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思念家乡人们的最好写照。2.在小草纤弱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难怪诗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外,还担负着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任。作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美,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完成这一重任的有力工具。那么怎样的教学语言才算得上美呢?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在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怎样教好作文?怎样让孩子对作文不再惧怕?怎样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了广大语文老师一直探索、盼望能够解决的“大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小练笔上下大功夫,精心设计小练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小练笔”解决了“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普遍反映怕做作文。他们说:“挖空心思也找不到好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学到的词语、写作方法又不知道怎样用到作文中去。”这些意见,触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把范文教学和作文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另一个是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使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逐步提高,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们的做法是:突出重点,反复练习,多设“阶梯”,逐步“登天”。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应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品味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母语言语交往活动能力水平的提高,这便是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语文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服务”的提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认清语文教学工作的目的与性质,更和谐地处理师生关系,使我们语文教师更自觉地为学生的利益、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而工作。当然问题在于怎样服务,怎样以自己专业的“学得-言教”、以那些专业的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本期的文章仅仅初步明确了方向,这些服务工作应该怎样具体做好,我们还要进一步具体展开讨论,欢迎大家就此问题来稿。  相似文献   

9.
发现法是从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出发,依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施发现法才有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连续两年的试验,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说语文教学效率低是实际的话,但治疗语文教学低效的灵丹妙药是训练。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训练”,即:为什么训练?训练什么?怎样训练?(一)为什么训练?语文教学进行语言训练,由以下性质决定着:1.教学的原则——决定了训练的必然性。语文教学强调实践性原则。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必须凭借学生自己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操作实践。因为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没有实践中的反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积累能使学生掌握许多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感悟能使学生体味和理解语言的精妙,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逐步形成语感。在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结合读写训练,最后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一、积累与运用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正。语文课是言语课,言意之间的转换是一切言语活动的本质。因为必要的知识积累是凸现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语文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着教学改革的途径。但是如果单纯在教学方法上兜圈子,不触及其根本,无论方法怎样变化,也还是不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的。语文教改的根本乃是教材的改革。只有教材编写得科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然后再在教法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使学生能把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才能使整个语文教学尽快改革得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一、对“语文”含义的理解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有机结合。“语”既包括了语言,又包括了文字。而“文”指的是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太少,知识面太窄,实际水平与较高的写作要求相差很远。因此,让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多备“料”,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怎样让学生多备“料”,使“仓库”储存多起来呢?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行之有效的良方。虽然近几年来,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词语的教学,但仅靠一周的几节语文课以及课本…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问世以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新课标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且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个专门条目。笔者不辞浅陋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新课标提出“语文知识”的前提是什么?它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意义何在?列出一份语文知识清单就能解决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吗?列一份语文知识清单可能吗?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语文知识问题?为应对语文知识观的变化语文教学必须作出哪些积极变革?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课程下的语文知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 ,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 ,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 ,教师树立科学的语文教育观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育观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作用的认识 ;第二 ,怎样理解“教学目的”和“语文能力” ?第三 ,语文学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第四 ,怎样判断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 ?要树立科学的语文教育观 ,必须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有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下面 ,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  相似文献   

16.
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所谓语文能力,“读”占鳌头。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人所共知。而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还要不要课外阅读,怎样开展课外阅读,人们就有些茫然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认识。一、课外阅读在高三复习阶段很必要首先,课外阅读是学生的第二生活,能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讲,大量的阅读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语言现象,这些信息和语言现象积累得越多,书面语言就越发展,对语言的感知力也就越强。长期的大量的阅读,能使…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不断,语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在课堂怎么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线语文老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从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目标”到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目标”,目标理念的变化必然赋予语文教学的课堂新质。不论是“双基目标”还是“三维目标”, 语文知识教学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现有的语文知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体系?我们头脑中的语文知识现有没有问题?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最有价值?语文知识教学的应然状态该是怎样的?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  相似文献   

19.
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通过扎实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其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低年级朗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唐绍能  尹虹 《教师》2019,(16):125-126
新课标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学”。可现在知识更新节奏快,学生接受的新事物又多,产生的疑惑也多,提问的问题更复杂万象。教师如何增加自己的信息储备量,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怎样使自己更有亲和力才足以与学生对话……文章强调教师应当好“智者”“学者”“长者”,让自己知识渊博、教学得法、亲近学生,方可推进“和谐新课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