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2.
比和比例是小学六年级一个重要的知识,包括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等内容。新教材对这章知识的编排,更多地关注与生活的联系,并且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联系平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性质解比例,会列比例式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性质并巧妙运用,就可以很简便地解决许多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3.
比和比例是小学六年级一个重要的知识,包括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等内容。新教材对这毒知识的编排,更多地关注与生活的联系,并且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联系平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性质解比例,会列比例式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性质并巧妙运用。就可以很简便地解决许多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4.
高小第四册的《比和比例》,主要使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式,能够判断成正比例或者成反比例的量,并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常遇到的比例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内容包括了:①比的意义和性质;②比例的意义和性质;⑦正比例;④反比例等四个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要点 1.比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值;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化简等。 2.比的应用。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等。  相似文献   

6.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从比的概念入手,导入新课。比的概念是建立比例概念的基础,因此,学习比例的意义时,应首先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  相似文献   

7.
吕美荣 《辽宁教育》2006,(1):118-1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8.
许多同学在解比例时,都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方程来解。其实,解比例有多种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当比例中相对应的项的倍数关系很明显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来解就比较简便;当比例中相对应的项的倍数关系不明显时,则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较简便。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郾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其性质解比例。2郾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以及成正、反比例的量,并能对“关系”和“量”加以区分,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3郾使学生运用比例知识会看比例尺,并能求出比例尺中的各个项。4郾通过让学生经历比例的各个环节的学习,逐步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三、内容分析与建议(一)总述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到第十二册,要…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应用。下面对教材内容、体系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通常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解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等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  相似文献   

12.
缘起最近,校内组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六年级选定的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课题,老师都力求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这样来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从黑板上的例子中任选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学习比例尺,不但可以加深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4.
比和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小学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的认识,并初步建立起函数观念,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的教学这部分知识包括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及分数的关系、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等内容.其中使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比的概念是教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正、反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相似形的产生由比例而来,它的发展更离不开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贯穿于相似形的始终.学好比例性质,对相似形乃至几何都是重要的.一、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ab=cdad=bc.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导出比例ab=cd的不同形式db=ca,这种不同形...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梳理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7.
[知识导序 ][知识导练 ](一 )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议一议 ( 1 )什么叫做比 ?( 2 )比和比例各有什么基本性质 ?( 3 )把表中 (   )填写完整。( 4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填写下表。区 别各部分的关系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前项比值除法是一种 (   )除号 (÷ )分数表示一个 (   ) 分母 (不能为 0 )   ( 5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何用处 ?请举例。( 6)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 (   ) ,叫做解比例。做一做填空 :( 1 ) (   )÷ 2 4=58=2 0∶(…  相似文献   

18.
考测点导航 1.正确理解比例线段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重点; 3.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比例式与等积式的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  相似文献   

20.
(二)比例由于比的知识已经提前到第十一册教学,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比例尺的应用和一些简单的正、反比例应用题.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和涉及平面图形的比例尺的有关计算;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